第249章 李曼成圍而不攻,調兵譴將馳平氏(1 / 2)

在一南一北的整體戰略下,曹昂所節製的四郡,特彆是麾下統領的諸將,絕大多數在曹軍之中,那都屬於初現崢嶸,在論資排輩的曹軍中,他們是新興一代,而他們能夠在曹軍嶄露頭角,都是得益於曹昂。

所以他們聚集在曹昂麾下,非但沒有給曹操所節製的大軍,造成太大的影響,相反還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在這種背景下,跟隨在曹昂身邊的二代子弟,眼下連新興一代都算不上,充其量隻能算作儲備一代。

如果他們的腳步,無法跟上新興一代的步伐,那他們就哪裡來回哪兒去,曹昂不可能因為他們的身份,就影響到自己的整體戰略。

畢竟在大戰略下,曹昂前進的步伐是極快的,建安四年的官渡之戰,是曹昂無法忽略的一個關鍵節點。

在這一年的曹袁大戰爆發前,曹昂必須將所謀的種種事宜落實下來,既要確保曹氏後方的安穩,還要切實能幫助到前線才行。

跟不上腳步,除了掉隊,就不可能有彆的選擇。

相較於安穩下來的新野,彼時的章陵郡一帶,卻一改先前的平穩,局勢在悄然間緊張起來。

“噠噠~”

章陵郡所轄平氏,嘈雜的馬蹄聲不絕。

平氏城外。

一支支曹軍將士分散各處忙碌著。

這對平氏城上的荊州守軍造成極大影響。

“將軍,我軍既已出比陽進抵平氏,為何不一鼓作氣,拉開陣仗先打一波再說,若能出其不意奪占平氏,這章陵郡就被我軍撕開口子了。”

“是啊將軍,公子所領大軍已然攻克新野,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拿下朝陽等地,到時若威逼漢水以北的鄧縣、樊城,而我軍卻連平氏還沒奪占,這仗打的豈不是丟人。”

“將軍,末將請戰!”

“將軍……”

在一處坡地上,十數眾披甲將士,無不情緒激動的朝李典叫嚷,而對觀察戰場的李典而言,卻好似沒有聽到這些一般。

他這一部所肩負的重擔,一點不比自家公子輕,在整體大戰略下,什麼時候打仗,不是靠一股氣去支撐的,而是靠各方形勢推動的。

“一個個都講夠了沒?”

不知過了多久,李典才開口道:“講夠了,就滾去各處督察去,過後,某會親領憲兵巡察各處,何處營寨沒有搭建好,到時軍法從事!!”

“喏!”

一聽這話,眾將有氣無力的應道。

這仗打的一點都不痛快!!

合著彆人在彆處吃肉喝湯,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感覺實在太憋屈了,但即便是憋屈,他們也不敢頂撞李典。

彆看李典年輕,但治軍極其嚴格,何況李典極受曹昂重視,這也是為什麼,李典赴比陽統兵後,卻沒有一人敢紮刺。

‘公子,您真是高瞻遠矚啊。’

而在眾將各懷心思離去之際,李典卻生出唏噓,看著前方的平氏城,‘在刺探隨棗走廊之際,您其實就想好了伐荊一役,為此在討袁之戰中,才會做那麼多的事情吧。’

感慨之餘,李典隨轉身離去。

他還有不少事要解決。

己部出比陽,兵聚於平氏一帶,那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相較於城外曹軍的忙碌,彼時的平氏城內氛圍卻緊張起來。

這連帶著急報很快就出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