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啊!”
不知過了多久,曹昂才放下公函,在眾人複雜注視下,麵露感慨的講了句,直到此刻曹昂才突然明白,為何曹操每逢大戰在即,都會將後方交給荀彧,還會給予很重的權力,這後方有沒有人坐鎮,當真是不一樣的。
這也讓曹昂總算清楚,為何在他知曉的一些事,曹操對荀彧會如此複雜,可以這樣說,曹魏是靠曹操打拚的,但在打拚期間,這根基一直是荀彧在守的,這一對搭檔是缺了誰都不行啊!
當然這不是在否認其他文武的功績。
他們也都立下了功勳。
但是這不一樣!
“都看看吧。”
想到這裡,曹昂將手中公函,遞給閻象他們,“在我等奮戰於前線時,滿君他們在南陽、汝南等地,所麵臨的壓力與凶險,可一點都不比我等要少啊。”
“此番我軍伐荊一役,將無需再為錢糧所憂,即便是打到明年,我軍也能從容不迫的應對。”
聽到這話,眾人就知一點,南陽、汝南等地在過去出大狀況了,不然自家公子斷不會講這種話。
閻象、婁圭、繁欽、於禁一行站在原地露出各異思緒,曹鑠見狀,遂上前接過那封公函,可看了一眼,曹鑠就臉色大變。
“大兄!宛縣城竟然發生叛亂了?!”
隻此一句,就叫閻象一行圍了上來。
“自公子領兵離宛以來,宛縣就出現流言蜚語,對伐荊一役憂心者眾多,這與公子在戰前猜想的一樣。”
婁圭伸手奪過那公函,便當眾讀了起來,此刻眾人的心思,全都在宛縣城叛亂上,儘管透過曹昂所講,他們知曉南陽等地無憂,但他們想知曉在這前後,南陽等地到底發生了什麼。
畢竟從他們隨軍伐荊以來,這心思與注意全聚焦在前線戰場。
“而自公子領兵攻打新野,命於禁率部留駐育陽,以隔絕我軍與前線,這期間卑下等知曉前線戰況,然南陽諸地各族不知,為此導致流言蜚語加劇,我軍在前線失利的消息,就如雨後春筍般遍地傳開。”
“甚至在這期間,有遷至宛縣的汝南諸族,在暗地裡派人將消息傳回汝南,致使汝南多地局勢動蕩!”
“可惡!!”
聽婁圭講到這裡,曹鑠緊攥雙拳,厲聲道:“當初就不該大費周折的將他們遷去南陽,就應該全都給殺了!!”
婁圭一行神情各異的看了眼曹鑠。
但他們卻沒有多說彆的。
這件事真要做了,恐伐荊之戰就打不了了。
畢竟在戰亂下清除,跟在戰後殺戮,這是兩個概念。
當初曹操在兗州時,不過是將咒罵他的邊讓殺了,就險些叫整個兗州丟掉,這背後的關係,是今下的曹鑠不明白的。
曹昂若在此事上效仿其父,那就等於將心向曹氏,或者還在下決心的諸族,直接推到了對立麵,這種蠢事曹昂可不會做。
即便是要殺這些人,也要站在大義上去殺,要叫更多的人知曉,這些人的死,全都是咎由自取的才行。
“……而在鎮南將軍府,南陽及汝南太守府,掌握大量罪證,調集大軍以清剿這些擾亂秩序,蠱惑人心之輩期間,各地頻有戰果傳回宛縣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