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天子降詔進漢宮,從容應對匡漢室(1 / 2)

伴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作為上位者都會麵臨一件事,即麾下存有的聯姻現狀,尤其是在大族之間,這種現象是極普遍的,如果對其不夠重視的話,難保麾下不出現什麼狀況。

曹操過去或許在意這點,但是還沒有到警覺的程度,畢竟處在四戰之地下,還把天子迎回來了。

北有袁紹,南有袁術、劉表、張繡,東有呂布,西有紛亂關中,那地緣格局可謂是險象環生啊。

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

更彆提除了上述大小諸侯勢力外,還存有不少諸侯勢力,而這還僅僅是外部威脅,至於內部就更複雜了。

但是吧。

這一切從建安元年就悄然在變。

張繡被收服了,袁術被乾掉了,呂布被降服了,劉表被氣死了,一大片廣袤地域被先後奪取了,使麾下所控之地連成片,關鍵還構建了一個安穩後方,這讓曹操的處境轉瞬間就扭轉了。

儘管外部威脅依舊有吧,但這卻不至於叫曹操忽略彆的。

“你的婚事,你母也對你講了。”

數日後,司空府。

一處小亭。

身倚憑幾的曹操,板著臉對曹昂說道:“知道也就知道吧,這終究是你的大事,畢竟及冠了,不能不迎娶良配。”

“這次成婚可能會顯得倉促些,而你姨夫遠在河內也趕不回來,但你要是敢叫某在許都知道,對妙才侄女有任何苛待,看某不狠狠教訓你這豎子!”

“父親教誨,孩兒定銘記於心。”

與之對坐的曹昂,抬手朝曹操一禮道。

見曹昂如此,曹操露出複雜之色。

這份良苦用心,你可一定要看懂啊。

關於曹昂的婚配,不止丁氏上心,曹操更上心,畢竟選誰為妻,這可不是隨便拉一位就行的,這要通盤考慮下才能去做的決斷。

曹操知道曹昂身邊女人不少,所以曹操就有些擔心,曹昂會不會為了其他女人,繼而輕待了夏侯淵的侄女。

真要是那樣的話,這是會埋下隱患的。

曹氏這邊有他在,丁家這裡有丁氏在,這兩族是斷不會有彆的想法,可夏侯一族就不同了。

站在曹操的角度,曹氏、丁家、夏侯三族誰要敢不聽他的話,那他肯定是要罵娘的,誰來了都不好使。

這就叫底氣。

這世上誰都會背叛,但唯獨三族不會,因為在他們的身上,都打上極深的烙印,這是誰都無法磨滅的。

但是站在曹昂的角度就不同了。

三族都認可曹昂,且認同嫡長身份,但是這卻存在兩個前提,一個是因為曹操與丁氏這層關係,一個是曹昂在過去表現確實好。

隻是這在曹操看來還不夠。

曹操要讓曹昂跟他一樣,在三族擁有絕對話語權,絕對影響力,所以聯姻就是不可避免的事。

隻有關係更近一步,有些事才不會有變。

畢竟隨著三族子弟逐一及冠成年,他們或在軍中曆練,或在地方曆練,都是會接觸到形形色色之人,而且及冠了就要考慮婚配之事,成年人的世界裡,對於方方麵麵都必須要考慮到才行。

按著曹操所想,一些子弟的婚配,他是要插手乾預的,隻有這樣,三族才能進一步凝聚在一起。

其實曹操不是沒有考慮過,從彆的家族中擇一位適齡女子,作為曹昂的正妻,如荀彧所在的荀氏,鐘繇所在的鐘氏……可思前想後下,曹操卻都覺得不太合適,而在經曆了一些事,還有丁氏的一番話,曹操才知自己該怎樣做了。

一句話,曹昂表現的越強,曹操非但不會生出忌憚,相反會很高興。

處在這紛爭亂世下,關於繼承者一事,是每位有想法的上位者,都必須要重視起來的事,並且要安排好與之對應的種種。

如果這件事安排不好,那麾下勢力是會出大問題的。

“收拾一下吧,明日進宮麵見天子。”

在曹昂思慮著,該怎樣跟曹操講,要離開許都返回襄陽之際,畢竟他離開襄陽的日子太久了,這對後續整合與掌控是不好的,但是曹操的一句話,卻叫曹昂一愣。

“見天子?”

曹昂皺眉道。

“是。”

曹操平靜道:“陛下頒詔了,點名要見你。”

曹操罕見的沒有多說彆的。

“那孩兒準備一下。”

曹昂聽到這裡,抬手作揖道:“父親,孩兒就先告退了。”

“去吧。”

曹操擺擺手道。

看著曹昂離去的背影,曹操心生感慨,真的是長大了啊,但是感慨之餘,曹操心底生出了警覺。

毫無征兆下,身居漢宮的天子,突然頒詔要召見他的兒子,關鍵是這詔書還頒到他手裡,而非是他兒子手裡。

這如何能不叫曹操多疑?

董承、種輯之輩雖被除掉了,但因他們而生風波卻未結束,不過對自家兒子,曹操還是很放心的。

當然了,曹操也生出讓曹昂儘快離開許都這一是非地的想法,這也是曹操為何說曹昂的婚事會顯倉促的原因。

在今下的格局下,就曹昂這等特殊身份,待在襄陽節製四州軍政,遠比待在許都掌權要強太多。

他們父子倆一個在內,一個在外,關鍵是手裡都擁有不小的兵權,這對任何人都是能起到震懾作用的。

……

翌日。

天清雲淡。

“公子,到了。”

典韋渾厚的聲音,在車駕外響起。

坐在車駕內的曹昂,緩緩睜開眼眸,在對典韋應了聲,便撩袍起身朝車駕外彎腰走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