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大人,調查清楚了,死了的西川督道史,的確跟葉驍之間起過衝突。”
狀元縣,翠峰居。
聽到手下彙報的弘盛冷笑一聲。
“案卷上寫的什麼不重要,真相才重要。”
關於西川督道史被殺一案,弘盛早就收到消息。
這個西川督道史怎麼死的,弘盛一點也不感興趣。
他真正感興趣的是,西川督道史是死在誰的手裡。
很顯然,案卷當中那個與匪寇勾結留下血書為證的飯桶知縣,肯定是沒有這個能耐的。
“西川督道史麾下雖然隻有200隨行兵馬,但是,200軍漢在小小一個縣衙裡麵全軍覆沒。”
雖然事後,作為替補知縣的孫承光遞交了許多賊寇的屍首。
但是這些屍首弘盛派人檢查過了。
屍體上的刀痕並非軍械所傷。
而且西川督道史死的那些手下,身上都有箭傷,尋常賊寇,怎麼會帶這麼多弓箭襲擊縣衙?
“不僅如此,那些箭矢造成的傷口也幾位奇怪。”
這種箭傷就連身為大內高手的弘盛都沒見過。
“更蹊蹺的是,這些屍體運到錦州城外的驛館之後,不到一晚,整個驛館就遭了大火。”
顯然是有人想要掩蓋證據。
在平康府內能有如此手段。
又能讓所有平康府的官員如此俯首帖耳的人,也就隻有那位越王府麾下的“鬼先生”了。
“但這就很奇怪了……”
“不知大人說的奇怪是指?”
身邊,一個大內密探開口問道。
他們這一行皇都出來的密探,全都是以弘盛馬首是瞻。
除了弘盛本身武功卓絕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弘盛本身的威信。
弘盛在加入大內高手之前,曾是六扇門的捕頭,因為武功高強,善於推斷,在皇都中闖下了莫大名聲。
後來皇帝禦賜,親封他為大內高手。
手下統管半數大內密探。
朝廷很多棘手的案子,全都是由弘盛一手偵破。
所以,這些大內密探對弘盛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
“你們還記得昨日,在山道中留下響箭的那個人影嗎?”
“當然!”
葉驍就是鬼先生的消息,就是那道人影留下的。
為了確定這點,他們從進入狀元縣,就一直在嚴格核實各種信息。
“如果我猜的沒錯,他應該是殺手榜上的鬼手都尉熬如歸!”
“熬如歸?聽說此人退出江湖之後,就一直陪同在越王世子身邊。”
身為大內密探,他們手裡掌握的消息來源,遠比皇都那些權貴想象中的更多。
“可是這就奇怪了,這個‘鬼先生’是越王府的人,鬼手都尉熬如歸,也是越王府的人,他為什麼要出賣自己人呢?”
“是啊,他為什麼要出賣自己人!”弘盛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答案隻有一個,他們並不是自己人。”
即便同樣隸屬於越王府,也不一定是自己人。
“他們不是鐵板一塊,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事情。”
弘盛此番率領大內密探進入平康府,除了調查清楚這邊的情況,更是為了震懾朝堂中那些兩麵三刀的權貴。
讓他們知道,這大雍是誰的大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既然是陛下的臣子,就該守臣子的本分!”
“弘大人是準備對這個葉驍動手了?”
聽到手下密探的詢問,弘盛輕輕點頭:“平康府脫離陛下掌控太久了,這裡是大雍與南疆的第一道屏障。
不能變成皇都那些權貴,肆意擺弄利益的地方。”
既然路子走偏了。
那就應該拉回來。
而拉回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殺一儆百。
所以弘盛準備第一個對這個鬼先生動手。
“殺了他,平康府那些牆頭草的官員,才知道大雍是誰的大雍,天下,是誰的天下。”
當然,殺鬼先生隻是弘盛的第一步。
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步。
第三步。
直到平康府徹底被宮裡那位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