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們一群道士,工匠,哪裡跑得過身懷地遊龍的葉驍?
好不容易,甩脫了身後的老道和工匠們,葉驍直接帶著趙泉離開了乞活山。
其實,倒也不是葉驍小氣。
而是他覺得使用特殊材質打造火槍這條路,本身就走不通。
“以當下這個時代的技術,能夠造出快速裝填的燧發槍,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火槍的威力,必須要用數量來進行提升和填補,才有望使用到戰場上去。
而要做到量產,就必須是能夠快速燒煉,凝固成型的材料才行。
葉驍當初拿上山去那兩節斷開的佛像,光是煆燒,就用了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樣的東西,根本就無法達到量產的級彆。
哪怕用黑佛材質造出的火槍,威力強大,但是不能量產,就遠遠達不到武器更新換代的程度。
“看來,距離打造新時代火槍隊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不過,葉驍也不氣餒,他手裡已經有了能夠量產的火炮,而且火炮技術成型之後,葉驍已經不單單是在乞活山上進行生產。
大部分的火炮產能,已經被他調集到了銅礦附近。
礦山出土就能冶煉,然後鍛造青銅,按照炮管的配方,加入適量的鐵粉,增加炮管的剛性。
不僅如此,為了增加大炮的產量,葉驍還在各地,不斷擴充生產線。
“50門大炮隻是一個開始,終有一天,我要500門,5000門……”
如果西川道內所有的縣城,都能裝配上大炮這樣的殺器,那麼向春蠶縣之前那般的死戰,傷亡就會大大降低。
這也是葉驍不斷擴充大炮生產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