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是餓的,弄點玉米糊拌上軋碎的地瓜秧子喂兩頓就能緩過來。”
“玉米糊?!開什麼玩笑,人都舍不得吃,你讓我喂豬?”
“那就等著它斷氣吧。”
李明清剛剛開了掃視看了,沒見有什麼毛病。
第一次的掃視功能竟然用在了一頭豬的身上,也是蠻搞笑的。
王大國二話不說就去屋裡舀了半瓢的玉米麵。
其他幾個人看的眼直抽抽。
這可是給人吃的啊,家裡本就不富裕。
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過完年得借糧才能平安的過完冬天。
這一刻張翠花無比後悔養小豬仔。
她前兩天去看過李家養的兩頭豬,白白胖胖,看起來得快兩百斤了。
還有趙紅斌家養的雖然沒有李家的豬肥但到時候也能分到二三十斤的豬肉。
二三十斤的豬肉可不算少。
再加上過年殺豬分的豬肉,算下來得有三十多斤。
誰家過年割過這麼多的豬肉。
李明清直到出了老王家的門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
張翠花追出來問道:“明清,你家裡有豬食嗎,先借半袋。”
“沒有。”
“怎麼可能沒有,李家可是養了兩頭肥豬。”
“拿錢買。”
“錢?你又不缺。你看看我們王家這麼可憐就不能幫幫忙嗎?”
“隻能怪你們自己。”
李明清說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
李老婆子正拿著一把大掃把,在大門口打掃。
“明清,大清早的去哪了?”
“老王家的豬餓暈了。”
“餓暈了?”
“對啊,埋汰的根本沒法站腳,豬被養在他們家真是受苦。對了,等會張翠花可能會來借豬食。”
一聽這話下李老婆子不敢相信。
豬食還要借?頭一次聽說。
雜七雜八的混在一起再摻一點點糠不就成了嘛。
在秋天忙完的時候地瓜秧和花生秧就應該晾曬乾準備好才對。
看來王家是啥也沒準備。
農忙結束後,王家跟沒事人似的全部歇在家,也就隻有王大國去地裡撿了半袋子,根本不夠。
一個小時後,張翠花果然來了。
孫佳雪和李老婆子坐在牆角曬太陽,手裡在纏毛線。
毛線是李明清拿出來的。
孫佳雪打算給他織一個圍巾。
“和兒媳婦曬太陽呢?”
“是啊,他嬸子過來是有事嗎?”
“沒什麼事。”
張翠花看著李老婆子身上嶄新的棉襖饞的不得了。
她身上穿的卻是一層又一層的薄褂子。
雖然還沒上凍但確實冷。
孫佳雪手上動作不停,一個線團子纏好後又弄了一個新的線團。
“那個,他嬸子,咱們兩家養豬,你家有沒有拌好的豬食料啊,家裡的豬沒食喂了。”
“實在騰不出來,家裡養了兩頭豬可能吃了。”
“你家的豬我看過,那麼肥餓一頓兩頓的沒事。”
李老婆子和孫佳雪聽到她說這話竟然沒覺得奇怪,是她能說出來的話。
但凡換了村裡的其他人都不會說出這麼招打的話。
“你去找彆家借吧。”
“你們家又不缺,為什麼不能幫幫忙呢,你這孫子馬上要生了不得做點好事積福嘛。”
“我兒子救了那麼多人福氣滿滿。”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李明清救了這麼多人一身的福氣,不差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