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小半袋子黃豆拎出來。
孫佳雪把裡麵壞掉的黃豆和小石子全部挑的乾乾淨淨,直接泡水等著磨豆子就行。
“用不了這麼多。”
“成,我倒出來小半桶,等會你拎回去。”
孫佳雪笑著說道:“剛剛包鍋貼的時候我和娘還說要是有豆腐當餡兒更好吃,明天就能吃上豆腐。娘,明天去磨黃豆喊上我。”
“大冷天的,你就彆去了。”
“沒事,我就看看不插手。”
李老頭坐在窗戶那兒看大妞寫字。
李明清過去問道:“大侄女,下雪後去過牛棚嗎?”
“還沒有,之前我們帶了不少的地瓜過去,畢老師讓我們少去,牛棚特彆的冷,然後我們就沒去。”
“這麼冷那就彆去了。”
傍晚。
李明清回家把自行車停靠在院牆裡麵,和孫佳雪說了一聲便出去。
他發現從村裡到牛棚這一段不遠不近的路上被打掃出來一條小路。
不用想都知道是牛棚的幾個人乾的活。
宋大叔看見他說道:“我們挺好的,大冷天的你快回去吧。”
“我就是出來溜達溜達。”
苗大嬸看了一眼他手裡的籃子說道:“上次你讓孩子給送的地瓜還有不少呢,大家夥都不容易,我們怪不好意思的。”
“這有啥啊,幾個孩子的學費。”
“話可不能這麼說,糧食多金貴啊,冬天才剛開始,來村裡這麼幾年已經適應了。”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領著李明清進牛棚。
確實挺冷的。
幸虧外麵遮擋了一層油紙,要不然半夜睡覺得被凍死。
木板上鋪了厚厚的雜草,上麵蓋著被子和衣服。
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有。
沒辦法,能蓋的全都蓋上了。
他把籃子放在石板上,說道:“畢大叔和孔大爺呢?”
“去外麵逛遊去了。”
在棚子裡坐著凍得直打哆嗦還不如去外麵多走走身上還能暖和點。
“我來的時候沒看到。”
“可能是去後山的方向了。”
閒著沒事就後山溜達,說不定能撿到野兔子,好歹添點葷腥。
“成,我先走了。”
苗大嬸麻利的把籃子從石板上拿起來遞給他,“快帶回去。”
“一點肥肉,我和佳雪不愛吃,放時間長了就不好了。”
“瞎說,哪有人不愛吃肥肉的。”
這還真沒瞎說,確實是這兩天做飯削下來的肥肉。
李明清沒接籃子快步離開。
苗大嬸想追上去走了兩步便停下來,免得被彆人看到。
宋大叔說道:“今年能這麼好過全靠李明清,以後萬一我們要是能再次回首都可要記得他的雪中送炭之情。”
“這是肯定的,希望有那一天吧。承了彆人的情總是要還的。”
“說著的,就算回去心態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說的是啊,以前在首都不愁吃不愁穿,沒想到大多數百姓是這麼過日子的,大部分人吃不飽穿不暖,革命尚未成功啊。”
他們以前非富即貴,說句不好聽的根本不懂老百姓的苦。
如今身處其中才懂尋常百姓的艱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