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幾個孩子興高采烈的跟著了李明清回家。
李麗珠把二妞拉回家,讓孩子帶了一些點心,這些是從她娘家拿回來的。
“來,帶到你小叔家。”
向南手裡也拿了一小塊熏肉。
還有大妞,李明利把張梨花買回來的大黃梨帶了幾個。
雖然知道李明清家裡不缺,但好歹是份心意。
於是,三個人拎著不少東西去新屋。
小孩一出門碰到一直在那裡坐著的周小雙和劉香。
周小雙看著他們手裡的東西,笑著說道:“劉香,你說李家也真是夠缺心眼的,明明李明清啥也不缺卻偏偏還要帶吃的去,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這麼大方怎麼剛剛沒見他們給王大柱點錢蓋房子。”
劉香提醒道:“小點聲。”
“怕什麼,你怎麼變得這麼膽小了。”
“行了,趕緊回家吧。”
張春兒過來找李明清,正好和兩妯娌遇上。
“張春兒?你怎麼來村裡了?你那傻子娘呢?”
“嬸兒,我娘在家。”
“你和你弟弟長大了,你那傻子娘倒是一直那樣,成日瘋瘋癲癲的。”
張春兒忍不住說道:“嬸兒,我娘很好。”
“哼,好什麼好,我要是你直接把你娘領到集市上,能不能找到家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是啊,給家裡拖後腿。”
張繼農擔著柴火過來正好聽見這話。
他罵道:“你們兩個人怎麼這麼缺德,良心被狗吃了吧,和孩子這麼說話!”
周小雙道:“我說的是實話。”
一個傻子被照顧的比她過得還好,她心裡不痛快。
“我不跟你一個娘們多說話,但你說的話太過分了,你不孝順婆婆,把吳家老兩口趕出來我管不著,但是你瞎逼逼我家的事就是你的不對。”
“不識好人心。”
她說完氣呼呼的離開。
張春兒看著張繼農喊道:“爹,你怎麼來了?”
“我聽冬兒說你來李家了,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沒事,我是想來拿點凍傷的藥。”
要是以前她絕對不敢自己過來,但上次她來過,覺得李家人是好人所以才敢過來。
“凍傷?”
“爹,我沒事,昨天看見你腳後跟和手背都裂了,往外滲血。”
她說著說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張繼農連忙說道:“閨女,爹沒事。”
“怎麼沒事,裂了那麼大的口子還要每天上山,肯定沒法走。”
他走了兩步安撫道:“看,爹沒事。”
怎麼可能沒事,隻是他受疼受苦慣了,並沒有覺得多疼。
“爹,我找李叔叔買藥,我帶了壓歲錢。”
張冬兒怕他不願意花錢,說完就去敲門。
孫佳雪開門看見她溫和的說道:“來,進屋吧。”
張繼農剛從山上下來衣服上沾了不少的臟東西沒打算一起進去,他向來不喜歡與人打交道。
張冬兒進屋後就見大妞他們在看書。
李明清見她說道:“自從上次見過就是在大年初一也沒見你呢,快坐下和大妞他們玩吧。”
“李叔,過年好。”她局促的說道。
“過年好啊。”
她把壓歲錢拿出來小心問道:“叔,你這裡有沒有管凍傷的藥?”
“有啊。”
“我想買點。”
“成,我去給你拿。”
李明清拿著年前做好的凍傷膏出來遞給她。
“謝謝叔叔,這是藥費。”
“好,我收著。”
見他收下張冬兒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叔,我先回去了。”
“大過年的,來,吃塊糖”,孫佳雪給塞了幾塊大白兔奶糖。
張繼農一直在遠處等著她。
張冬兒出來之後開心的說道:“爹,買回來啦,回家吧。”
她說完張繼農便把身上的柴火送到李家門口。
也沒打聲招呼什麼話也沒說就走了。
就自家閨女拿的那兩分錢怕是不夠裝凍傷膏的盒子錢。
大妞說道:“很少會見到春兒。”
“對啊,我隻有在河邊的時候見過她,她經常在河邊洗衣服。”
“她得在家裡照顧她娘,很少出來。”
“但我覺得她比吳小丫日子過得好。”
“那是肯定的,彆看她娘腦子不行,但她爹可疼她了,我很少見她去地裡乾活。”
李明清聽了他們的話後笑著說道:“沒想到你們小小年紀竟然這麼八卦。”
向西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
“小叔叔,我們就是隨便說兩句,春兒來乾什麼的?”
“來拿了治療凍傷的藥膏。”
孫佳雪站在院子裡喊道:“明清哥,你快出來看看。”
“怎麼了?”
“這怎麼還有一捆子柴火,誰給咱們送的啊?”
“應該是張繼農送過來的。”
正好家裡的柴火不多了,既然送來那就收下。
“媳婦,你去煮湯圓吧,我把這些拿到院子裡去。”
孫佳雪專門去院子裡拿出來一副手套讓他戴著,省得傷到手。
幾個孩子在這裡吃了甜糯糯的湯圓心滿意足的回家。
——
這天下班回來,李明清見張梨花高興的一進門就喊李明利。
剛從自留地回來的李明利問道:“咋了?出啥事了?”
“明天你跟我去紡織廠,內部消息,招人。”
李明利一時沒反應過來,三秒後,他不可置信的問道:“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他慌裡慌張的說道:“紡織廠不是都是女工嗎,會招男工嗎?”
“這次是專門招男工,女人在體力上還是比不上男人的,你去試試,成不成再另說。”
李老頭欣慰的點點頭說道:“對,去試試。”
“我怕到時候不行。”
“這還沒開始呢,你可彆增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
李老婆子過去輕打了一下他的腦門,“從小到大你就麵麵的,這麼好的機會可不常有,可彆錯過。”
“娘,當著孩子們的麵乾啥呢。”
“咋了,我是你娘還不能打你了!”
“娘,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太緊張,萬一成不了——”
李明清寬慰道:“成不了就成不了唄,以後又不是沒有機會。”
“明清說的對,放寬心。”
張梨花說道;“真希望能成,要是夫妻倆同在廠子裡上班,就可以住廠裡給分的筒子樓,我們住在那裡來回上班也方便。”
“分房子啊?”
“對,就一間小屋子,我去同事家看了,特彆的窄,但總比天天來回跑是要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