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清接過信抱著孩子回家。
留下鄉親們麵麵相覷,國外來的信,一聽就很厲害。
李老頭見狀連忙站起來往家裡走。
他怕再晚走幾步就被大家夥按住問東問西。
等鄉親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李老頭正好回家把大門關上。
“你們說這咋什麼好事都在李家人身上。”
“這誰能知道,我看信封上歪歪扭扭、密密麻麻的字,一個也看不懂。”
“看不懂才正常。”
“好歹我們掃文盲過,有些字是認識的。”
“那才學了幾個字,彆操心彆人了,還是趕緊的回家歇著吧。”
李明清到家拆開信封。
發現是國外醫院發來的,想讓他去國外上班。
挖人呢。
還真彆說,待遇還挺豐厚的。
之前沒回國之前就找過他,想都沒想果斷拒絕。
沒想到他們還真能堅持,還不忘給自己寫信。
這信恐怕早就被人知道了。
孫佳雪問道:“這是什麼?”
“國外來的,想讓我出國,還說連帶著家裡人可以一起去。”
“出國?”
“放心,我在家待得好好的完全不想出去。”
李老頭過來問道:“咋回事啊?”
“沒什麼事,就是一封信而已。”
“我以為出事了,你有主意,我們也幫不上忙,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爹,我記住了。”
李家老兩口看著家裡越變越好很欣慰,但也怕李明清一個人在外麵沒個依靠。
孫佳雪說道:“爹,留下來吃飯吧,蒸的大米飯。”
“你娘在家煮的玉米糊糊。”
“那爹這個你帶回去和娘吃。”
她把下午炸好的肉丸子盛了小半碗遞過去。
裡麵是實打實的五花肉。
就放了兩顆蔥提味,基本上都是肉。
“你們留著吃吧。”
“爹,家裡還有一大盤,玉米糊糊和肉丸子正好吃。”
不僅給盛了小半碗的肉丸子還給裝了兩個豆包。
李老頭念叨著不好意思,李明清給塞進手裡送他出去。
一出門就見吳勝利,趙有才和周京立站在門口。
三人正推諉沒想到他會突然出來。
“你們這是?”
“這不下工了嘛,閒著沒事來你家串串門。”
太奇怪了,一看就知道有事。
“天馬上黑了,你們還是趕緊回知青所吧。”
吳勝利訕訕道:“來都來了,不讓我們進屋坐會嗎?”
“是啊,是啊,有點事想問你。”
周京立見兩人格外客氣的模樣,氣的說道:“李明清!神氣什麼呢,還不——”
他話沒說完,就被趙有才打斷。
“李同誌,我們確實有事找你。”
李明清瞟了周京立一眼,說道:“進來吧。”
四人坐在院子裡。
“明清,你有沒有聽說知青返城的事?”
“返城?”
“是啊,來村裡快兩年了,怎麼一直沒收到返城的影啊?”
返城那可有的等了。
這才來村裡不到兩天就想回去,是不可能的。
“我沒聽到返城的消息。”
“真的假的啊,你成天又是省城又是首都的能沒消息?”
“我可沒這麼大的本事,你們去知青辦事處問問不就好了。”
三個人聽到這話挎著臉。
周京立道:“你不會知道卻故意不和我們說吧,要真是這樣你可就太陰險了,就知道你見不得我們好。”
“你長腦子是喘氣的嗎,說這麼沒腦子的話。”
李明清毫不留情的罵道。
這人是傻逼吧。
還真是看得起他,他又不是神算子。
趙有才訕訕道:“那我們隻好明天去知青辦事處問一問了。”
吳勝利接話,“我看彆的村子又來了新的知青。”
“那可能是新下鄉的。”
他們就是見彆的村有新的知青來才過來問的。
到這時候竟然還有知青下鄉,仔細想來,回城是沒盼頭了。
本來知青們想在鄉下待個兩天就回去的。
現在看來遙遙無期。
李明清說道:“可能還得十好幾年才能回城。”
“十好幾年!那我們咋整!”
“是啊,難道還要我們在村裡結婚生子嗎?”
趙有才此話一出三個人對視一眼。
還真彆說,要真的十來年回不去必須得在村裡找個女人才行。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真的結婚可就在這裡紮根了。
生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是村裡人。
周京立後悔的不行,早知道一時半會回不去他就和劉佳佳結婚,好歹都是城裡來的。
村裡就沒幾個能看上眼的。
“咱們要是在村裡娶妻生子得蓋房子吧?”
“是啊,得蓋房子。”
“也可以當個上門女婿就不用蓋房子了。”
趙有才不讚同的道:“京立,你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不管怎麼樣還是自己蓋房子硬氣一點,要不然到時候抬不起頭來。”
李明清見他們意見不一致,說道:“要不然你們回去商量吧,家裡還有孩子。”
“你給我們出出主意。”
“我沒什麼好主意,還得看你們自己。”
周京立厚著臉皮道:“你雖然沒好主意,但你有錢,好歹借我們一點吧。”
“嗬嗬,我可不是銀行,找錯人了。”
“就知道你小氣巴拉的。”
他哼哧哼哧的說完就走了。
吳勝利和趙有才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李明清。
本來是他們兩個人來的,但出來的時候碰到周京立,他在知道兩人去找李明清時,死活非得跟著過來。
“明清,我們先走了。”
“行,你們有空可以去知青辦事處問道問道,要是想蓋房子要和村長說,得批下來宅基地才行。”
他們不知道這其中的道道這麼多。
虧得李明清和他們說,要不然什麼也不知道。
“你要是不和我們說還真不知道,這一趟是來對了。成,你快回去吧,不用出來送。”
“沒事,我正好去門口拿柴火。”
第二天下午。
知青所的人垂頭喪氣的回來。
去知青辦事處問了,不僅沒法返城,還要來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