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清抱著孩子在那裡就見王大柱和周京立散步並兩步過來。
“蓋你的房子花了多少錢?”
“這我還真沒仔細算過,確實不知道多少錢。你們去問問於知青,他的房子剛建成比較有數。”
“問了,說是八百。合理嗎?搶錢吧!”
周京立和王大柱還沒從震驚裡緩過來。
劉佳佳過來說道:“彆在這裡丟人現眼,於懷智才蓋了兩大間屋,再看看他家,滿打滿算得有五間屋,何必問這個給自己添堵。”
鄉親們沒事拿了錢一個個樂開懷的坐著閒聊。
老光棍說道:“我成天在外麵轉悠沒見到女的要飯,想有個兒子真的沒戲了。”
“這事不能強求,得看緣分。”
“啥緣分啊,大半輩子也沒見緣分來。”
吳力聽他說的話覺得他有點舍近求遠,鄭寡婦正好合適,本來兩人就不明不白的。
這麼想著他便說出來:“鄭寡婦不就挺好。”
“好什麼好,不是說生不出來孩子嗎?”
李明清在一旁聽了覺得不可能。
鄭寡婦就不可能看上李老光棍,窮的要死根本不可能跟他。
年輕時不著急現在著急也晚了。
五分鐘後,李老光棍問道:“明清,生不出來孩子你可以治嗎?能治好嗎?”
“我可沒這麼大的本事。”
“你的醫術我還能不知道嘛,你沒有這麼大的本事誰有這麼大的本事。”
“大爺,另請高明吧。”
“我跟你說真的,沒開玩笑,到底能不能治好?”
“我治不了,你去問問彆人吧。”
李明清說完就站起來去旁邊找孫佳雪。
要是再坐在這裡恐怕李老光棍能拉著他去找鄭寡婦。
“明清哥,怎麼了?要回去嗎?”
“你繼續聊天就行,不用管我。”
孫佳雪在他移動時視線就全部放在他的身上,小碎步來到他身邊。
“牡丹說過兩天就做門窗,爭取下個月全部收拾妥當搬進新屋。”
“那差不多,門窗很快就做好了,兩間屋更快。”
“隻要門窗做好一天就能安裝好。”
炎熱的三伏天已經過去。
每個村子都在為秋收做準備。
尤其是李家村的人,更是期待今年的糧種能有多少的產量。
他們心裡還是有些擔心的。
有黃葉子的花生先提前從地裡刨出來。
村長和大隊長用鋤頭刨出來之後立馬甩了甩上麵的土,把上麵的土弄乾淨,仔細數了數。
一顆花生整整結了三十五顆花生。
粒粒飽滿。
以往村裡的花生種最多每棵結二十來個。
大隊長剝開外殼,露出來新鮮的花生米。
“真好,明清帶來的花生種確實好,今年交了糧之後花生也夠吃。”
“這麼看的話今年不缺花生油吃。”
“等收了玉米肯定也不少。”
鄭老頭驚歎道:“我滴老天爺,活了這麼大歲數還是第一次見長這麼多的花生。”
“說的是啊,沒見過。”
“多虧了明清呐,這些先送到李家吧。”
“李家大哥這不正好在這,等會讓他帶回去就行。”
李老頭替自家兒子鬆了一口氣。
“不用,家裡自留地也種的。”
“你拿著就行,回去煮煮吃,再說了,不是給你的是給明清的。”
“明清身為村裡的一份子能幫到大家夥也好。”
村長高興的合不攏嘴,說道:“多虧了明清,今年肯定能過個好年。”
於是,李明清回來就收到了一筐花生。
“明清,今年真是大豐收啊。”
“收了這麼多了,村長叔,怎麼拿到我家了?”
“先給你送點。”
村長說完就和大隊長扛著?頭出去。
這事全村人都沒意見,能有這麼好的收成全是靠著李明清弄來的種子。
過了半個月正式進入秋收。
鄉親們越乾越精神,一點也不嫌累。
麥場上堆了好多的花生。
和往年相比差不多得多了一大半。
李明清想著去自留地看看種的那兩溝花生。
他拎著钁頭和筐子就去弄花生。
上次村長送來的花生全都煮了吃了。
到自留地。
一伸手還沒開始乾活就被“洋刺子”紮到。
按理來說夏天楊樹上有這種綠色的蟲子,沒想到花生葉子上也有。
洋刺子,身體呈現綠色,有毛,有些身上還有豎著的藍色小點組成的條形紋。
一旦碰到它,皮膚就會感到奇癢無比並伴有紮疼的感覺。
李明清抬起食指仔細看了一下。
確實紮進手裡不少的細毛。
還真是倒黴,沒開始乾活就被紮到手。
虧得手上還沒沾上泥土,趕緊把紮到手上的細毛拔掉。
村裡人對洋刺子基本上習慣了。
就是被紮到也不會有什麼反應。
不過李明清之前沒被紮過,眼看著手指腫起來。
他連忙抹上靈泉水才消下去。
來都來了哪有空著筐子回去的道理。
坐在地頭,準備等半個小時再開始乾活。
牛棚的畢大叔牽著牛路過。
“李同誌,來刨花生啊?”
“是啊,大爺這是放牛回來了還是剛出來啊?”
“我去地裡乾了會兒活,太陽馬上落山正是放牛的好時候,這塊青草蠻茂盛的。”
畢大叔坐在田埂上和李明清閒聊。
他牽著黃牛的繩子讓黃牛自己吃青草。
“聽說村子今年的收成不錯,所有人都對你讚不絕口,糧食收成好比什麼都重要,起碼餓不著。”
“我隻是碰巧碰到買到好一點的糧種而已。”
今年風調雨順,就是沒有他的糧種收成也不會差的。
不過經過空間培育出來的糧種確實產量高。
起碼扣除需要上交的糧食和一家人的口糧還有剩餘的糧食賣。
糧食值錢的很。
不出意外村裡人今年會賺到一筆。
要是王大柱和周京立認真上工,掙得工分多的話能有一筆錢。
緊緊嘴,使勁省省,還是能蓋兩間土坯房的。
李明清見手上的紅印消失之後便起身忙活。
埋頭苦乾二十分鐘,收了一筐子花生就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