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話說的確實在理。
難為她說了句好話。
村長道:“這事也不能急。”
“確實不能急,畢竟是一輩子的事。”
張翠花道:“還不著急呢,想當初我和大丫她爹隻見了一麵,人都沒看清長啥樣就嫁過來了,不安安穩穩的過了這麼多年。”
“你這話說的對,我也是見了一麵連話沒說就嫁過來了。”
李明清在一旁聽八卦。
孫佳雪小聲道:“明清哥,以前我們村有個人臉上有兩道疤,聽說非常的嚇人。家裡為了給他娶媳婦就讓他弟弟幫忙相親,結婚第一天晚上新娘子就被嚇死了。”
“真的啊?”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孫家村確實有一個大叔臉上有兩道猙獰的疤痕。”
“那估計是真的。”
“當初我來咱們家的時候可害怕了。”
李明清笑著道:“怕我滿臉麻子嗎?”
“嗯嗯,有點害怕是個長得難看的老頭子。”
“媳婦兒,沒想到你這麼在意長相呢,虧得我長得好看,要不然你怕是得跑了。”
孫佳雪抬頭笑眼盈盈的看著他,一本正經道:“不僅好看還能乾。”
李明清輕笑著捏了捏她的臉頰。
軟軟的,手感很好。
給她鬨了個大紅臉。
大庭廣眾之下,太難為情。
徐老婆子道:“村長,讓明清給介紹介紹,他在外麵認識的人多。”
“我也是這麼覺得,還有我家大丫。”
李明清啥也沒說就被倆老婆子按上這麼一個大帽子。
“你們還是找媒婆比較靠譜。”
“在外麵成天認識這麼多人多給介紹幾個多好,鄉裡鄉親的幫幫忙。”
村長聽到這話說道:“彆老想著攀高枝,要兩個人合適才好。”
“村長,這話你就彆說了,說不想孩子嫁到好人家,不吃苦不受累的過日子多好。”
“彆以為嫁到城裡就是好。”
楊大丫讚同的點點頭。
城裡還沒村裡自由自在,不過最重要的是吃飽飯。
王大丫拉著張翠花往家裡走。
“娘,先回家弄棉花套子,過兩天就要結冰,棉被還沒弄好。”
“你自己弄不了嗎,我在外麵嘮嘮嗑。”
“弄不了,娘,快幫忙。”
母女倆這才離開。
徐老婆子道:“說起來我家的棉被還沒弄好,十好幾年的棉被一點也不保暖,買棉花也費勁。”
她說完看向李老婆子和李明清。
“明清,你在供銷社上班,能不能幫忙弄到便宜的棉花?”
“弄不到。”
“真的假的,你的幾個侄子侄女穿著新的棉襖,棉花不都得買嗎?”
“是買的,比在供銷社買的貴。”
聽見這話她沒再說話。
這不是搶錢嘛。
供銷社的棉花賣的就不便宜,還規定每人買的不能超過標準,去黑市買還要貴還不一定能買的著。
雖然今年收成好,鄉親們把糧食賣到黑市換了些錢。
好不容易換了錢肯定舍不得花。
不就是凍十天半個月,可以忍著。
李明清發現自從秋收之後,像徐老婆子幾個不講理的人竟然收斂了不少。
果然吃飽有利於情緒穩定。
要是按照之前她的脾氣得在這裡和他不依不饒的拉扯一番。
崔記和程有峰過來。
彆看兩人來李家村這麼長時間李明清還是第一次見他們。
以前隻是碰在人堆裡看見他們。
他們聽趙有才說李明清能弄到不少的棉花,馬上就到零下了,得準備棉衣。
“李同誌,聽說你能弄到棉花,我們想買點。”
“想買多少?”
“夠做棉衣就行。”
李明清起身帶他們到離家拿棉花。
兩人一到門口就感覺到一陣熱浪,非常的暖和,單穿一件毛衣也不冷。
互相對視一眼,果真像村裡人說的,過得神仙日子。
崔記拿出來錢道:“家裡真暖和。”
“爐子裡一整天煤炭不斷,又遮上一層油紙,太陽光照進來暖和的不得了。”
程有峰道:“知青所處處冒風,拉上擋風的油紙確實會比較暖和。”
崔記反駁道:“想想就算了,周知青肯定不願意出錢。”
“哎,你說的對。但我覺得還可以商量商量,少數服從多數,反正他也是要住在知青所的。”
李明清拎著兩大袋子棉花出來。
看著兩袋子雪白蓬鬆的棉花兩人算是知道為什麼貴了。
貴有貴的道理,一分價錢一分貨。
光是把棉花握在手裡就能感到暖和。
在出去時周京立恰巧路過李家門口。
“明清,你這樣就過分了吧,我們認識這麼長時間也沒見你送我點棉花,大冬天的太埋汰人了。”
聽到這話李明清想直接給他一個大逼鬥子。
一開口就惹人嫌也是沒誰了。
崔記道:“京立,是我們花錢買的。”
“花錢!你倆腦子進水了吧,他賣的多貴啊,你倆被坑了。”
周京立正義跟警察似的,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他的不是。
“我看你才腦子進水,彆站在我家門口,嫌晦氣,哪兒來的到哪兒去。”
“明清,你不能看他們剛來就坑他們啊。”
“你再多說一句信不信我扇你啊。”
聽見這話他慫的往後退了兩步。
崔記和程有峰趕緊拎著棉花離開,還不往拉著周京立一起走。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來村裡這麼長時間他們對周京立不說了解的透透的但也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要是李明清也忍不了。
說話口無遮攔,再不改改這毛病有他吃虧的時候。
知青所。
周京立正在給他們科普李明清。
總結一句話就是人品不好,最好遠離。
吳勝利幾個人一言難儘的看著正說的憤慨激揚的周京立。
趙永梅實在忍不了,道:“有事,先出去了。”
她說完站起來就往外麵走。
何靜幾個人緊隨其後的出去。
留
而坐在屋裡聽收音機的李明清打了好幾個阿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