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清重新把袋子係上。
眼看著馬上下班,他拎著袋子拿出去放在自行車籃子裡。
從旁邊略過一個人。
乍一看,有點眼熟。
不確定,再看看。
他在看清來人之後差點閃瞎雙眼。
八百年沒見的李向霞,拖家帶口的過來。
一看她就是特彆的著急。
全程目不斜視的買了東西之後就往外走。
兩個孩子還在供銷社的地上打滾。
“娘,我要吃這個!”
“不買就不回去!”
“快點給我們買,啊啊啊——”
整個供銷社充斥著孩子尖銳的哭聲,能傳好幾裡遠。
說的一點也不誇張。
周明顯然被自家孩子鬨習慣了。
絲毫不覺得意外。
認為小孩子撒潑打諢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李明清就沒有任何同感。
家裡三個孩子有什麼想要的都會和他溝通,撒潑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走在前麵的李向霞罵罵咧咧的回來。
“我真是欠你們老朱家的,你們那爹啥事不管,趕緊站起來回家!要不然彆怪我動手!”
“娘,你要是打我們就告訴奶奶,奶奶給我們撐腰。”
“趕緊起來!”
她真的要暴走了。
在聽到兩個孩子說何老婆子的時候恨得咬牙切齒。
白白十月懷胎費儘千辛萬苦的把他們生下來。
跟那死老婆子一條心。
她一隻手拎著籃子,一隻手把兩孩子從地上扯起來。
原本並沒有注意到李明清。
可周明好死不死的開口喊道:“明清,明天你早點來開門。”
明清?
是她認識的那個人嗎?
拎著兩個孩子的李向霞立馬回頭看。
好家夥,可不就是同村的李明清嘛!
“你咋在這裡?”
“如你所見,在這裡上班。”
“上班!你不是在鎮上嗎?怎麼會突然跑縣城了。”
“正常工作調動。”
她看著李明清穿著筆挺的衣服,鋥亮的鞋子,非常的眼饞。
再看看自己這麻麻賴賴的一身。
沒臉說話。
這麼多年過去了,木已成舟。
生活的苦她是吃到了。
雖然現在年紀不大,但回想起以前年輕的時候,蠻好笑的。
“你家佳雪呢?”
“在家呢。”
“當你媳婦可真是享福,要是當年——”
“我還有事先走了。”
李明清打斷她說話,推著自行車離開。
周明看熱鬨的湊過來問:“這位女同誌,你們認識啊?”
“跟你沒關係。”
李向霞說完粗魯的拉著孩子繞過他走了。
“沒禮貌,不就問問嘛,難道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嗎?”
他一邊想一邊下台階。
一個不注意差點摔了個狗吃屎。
——
兩周後。
妞妞正式開學。
李明清和孫佳雪一起送她去學校。
“閨女,在學校要是有人欺負你可一定得跟我說,咱可不能受這個氣。”
“對,你爸爸說的對,等中午頭媽媽來接你。”
“爸爸,媽媽,我知道啦。不過中午的時候不用來接,我自己就回去了,學校離家裡挺近的。”
李明清道:“媳婦兒,大熱天的你就彆來了,我來就行。”
“都已經九月了,不熱。”
“你們回去叭,我進學校了。”
老父親老母親不放心的看著妞妞進學校。
“明清哥,時間過得可真快啊,一轉眼妞妞都上學了。”
“是挺快的,再過幾年小哲和小宏也要上學了。”
“這麼說起來我真的是老了。”
孫佳雪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
李明清笑著道:“年輕著呢。”
看看過路的男人或者女人看著她都會兩眼放光。
“你先去上班吧,我自己回去就行。”
“這可不行。”
“走路十分鐘就到家了,大白天,沒什麼危險的。”
“趕緊上車,騎車兩分鐘就到了。”
孫佳雪坐在自行車後麵攬著他的腰。
看著眼前略過的樹乾不自覺哼起小歌。
——
中午飯點。
李明清騎著自行車去學校接妞妞。
他還順便從飯店買了一屜籠的肉包子,專門給大妞幾個孩子買的。
本來還擔心到學校找不到人。
沒想到大妞和向東幾個孩子陪著妞妞站在門口。
妞妞手裡還拿著一個棒棒糖。
是向東給她的。
“哥哥,姐姐,等會一起去家裡吃飯吧。”
“我們在食堂吃,你向西哥去給我們買飯了。第一天上學還好吧,要是有事就去班裡找我們。”
李明清刹車停車。
“你們咋在這兒?”
“開學第一天,我們來送送妹妹。小叔,我們回去了。”
“正好,省的我進學校找你們,拿著當午飯。”
大妞看著熱騰騰的包子有些不好意思。
向東道:“小叔,食堂有飯,你帶回去給弟弟們吃吧。”
“趕緊拿著,就是專門給你們帶的。”
他把包子塞進向東的手裡,再次囑咐道:“天熱,彆留著容易壞。”
妞妞坐上自行車甜甜的道:
“姐姐,哥哥,我走啦。”
大妞和向東看著袋子裡的大包子。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是親爹和親娘還沒給他們送飯呢。
以前小不覺得有什麼,但現在大了就有些不好意思。
長大之後看得更明白。
李家有如此光景,他們幾個孩子能無憂無慮的在學校上學,全靠李明清。
二妞冷不丁的開口道:“二哥還在食堂打飯呢,咱們先去找他吧,希望他還在排隊。”
幾人小跑著到食堂。
每個窗口都排了特彆長的隊。
兵分四路全食堂找向西。
可算在最裡麵的長隊中找到他了。
“二哥,過來!”
“好不容排到這裡,要不然又得重新排。妞妞回去了嗎?”
“小叔來接的,給我們帶飯了。”
聽見這話向西才跟著三妞離開長長的排隊大軍。
五個孩子坐在那裡。
分著還冒著熱氣的肉包子。
散發出來的肉香味饞的周圍幾桌的同學時不時的往這邊看一眼。
一人吃了一個,還剩一個。
大妞把包子一分為二,交給向東和向西。
“你倆一人一半。”
“你們吃飽了嗎?正好打飯的沒那麼多人了,沒吃飽我去買點。”
“夠了夠了,你們快吃了吧。”
雖然是在縣城上學,但大部分學生非常的節儉。
吃個五六分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