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
一大家子人順順利利的上車。
李明清全都買的硬臥連票。
李老婆子驚歎道:“還真是見世麵了,誰能想到在火車上跟在家裡的床上似的,躺著真舒服啊。”
“是啊,沒想到啊,我還以為和縣城的公交車差不多。”
李老頭摸了摸架子,感慨萬分。
真跟在自己家似的。
“火車票挺貴的吧?”
“還行,不算貴”,李明清笑著道。
幾個孩子那邊高興的跟竄天猴似的。
已經坐下開始閒聊了。
“妞妞,之前你去首都也是坐的這樣的火車嗎?”
“對啊,晚上睡一覺就快到了。”
“我娘還擔心坐一路會把屁股坐壞,萬萬沒想到可以躺著。”
孫佳雪過去囑咐道:“一人一個床鋪,有事就喊我和小叔,知道嗎?”
“小嬸放心,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
小宏和小哲一人抱著一本連環畫。
雖然上麵的字認不全,但畫還是能看那懂的。
因為人多,李明清在人看不見的地方掏出來一個暖瓶。
之前在家裡裝好的溫水。
他把暖水瓶在角落道:“爹,娘,有水,渴了就喝,前麵火車的車廂連接處有廁所。”
老兩口再次被震驚。
“廁所?!”
“我滴老天啊,真能啊,吃喝拉撒都能在火車上解決。”
“小聲點,彆給咱兒子丟人。”
“這一片就咱們,哪有彆人啊。”
“等會萬一來人怎麼辦,這麼大年紀還沒向東幾個孩子沉的住氣。”
“你怕是沒看見,向東他們眼睛轉來轉去看不過來了。”
李明清和孫佳雪笑著聽兩人說話。
把帶的水果和吃的拿出來放在一旁。
誰餓了就過來吃點。
二十分鐘後。
火車發出轟隆隆的聲音,開始走起來了。
老兩口興致勃勃的看著窗外的風景。
“走的可真快,比咱們來縣城坐的驢車快多了。”
“可不是嘛,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快好好看看外麵。”
李明清去廁所。
一出門就看見兩麵之緣的人。
在縣醫院給動手術的年輕人和老太太。
他剛想打招呼,年輕人就跟看見親爹似的喊道:“李醫生,還真的是你啊,我們可真是太有緣,竟然碰到了。”
“身體怎麼樣?”
“多虧了你,好多了。”
年輕人誠懇的感謝道。
一旁的年輕老太太也道:“真的感謝你,本來想見你一麵好好感謝你的,但周院長說你特意叮囑過就沒過去打擾你,沒想到在這裡碰到。”
李明清被母子倆熱情住了。
他剛要說話就聽見年輕人又道:“李醫生,許建樹,這是我娘,我們是滬市人。你這是要去哪兒?”
這不就巧了嘛。
“我帶家人去滬市看看景。”
“真的啊,那來我家住吧,我帶你們去玩。”
許建樹立馬邀請道。
“這不好吧,人有點多,我們住賓館就行。”
“你可是我救命恩人,跟我還客氣什麼,我家房子大,寬敞著呢,絕對住的開。”
李明清沒想到去個廁所還意外碰見一個地陪。
由當地人在少操心了不止一點。
“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客氣啥啊,我爹知道我跟你碰上高興的不得了,保準讓你這趟滬市之行非常的滿意。”
“你們的位置在哪兒?”
許建樹把火車票亮出來。
李明清一看,就在他們隔壁。
“我們差點晚點,急匆匆上了火車還正在找地方。”
“真是巧了,就在我隔壁。”
“哎呀,真是緣分。”
李老婆子見李明清回來道:“還以為你去哪兒了,這麼長時間沒回來。”
“碰見熟人。”
李明清給雙方介紹一番。
許老太太誇獎拉著李老婆子的手就開始誇。
“老姐姐啊,你家明清真是厲害,年紀輕輕本事大著呢,要是我家建樹有李醫生的一半我就燒高香了。”
李老婆子笑嗬嗬的看著她。
怕說錯話。
看看母子倆身上穿的衣服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
看看手上的翡翠,晃得她眼花。
“哪有,你家建樹一表人才,想給你當兒媳婦的人得排隊。”
兩位老太太一見如故。
就差把兩人穿開襠褲的醜事給說出來了。
許建樹道:“明清,你在滬市待幾天?”
“三天。”
“三天啊,時間勉強夠。”
他說完就拿出本子和袖口的鋼筆開始安排行程。
李明清連忙道:“你可歇歇吧,剛動手術沒多長時間,讓腦子歇歇,等到了滬市再說也不遲。”
“好的差不多了,快兩個星期了。”
他說完繼續安排。
孫佳雪過來問道:“明清哥,他們是?”
“還記得上個月我去醫院做的手術嗎,這就是那個病人。”
“他們也是去滬市?”
“對,家住那裡,讓我們去許家住,我答應了,要是住的不方便咱們再搬出來。”
“好,隻不過咱們人有點多。”
“沒事。”
李明清要是拒絕去許家住的話許建樹得念叨一路。
既然人是好意還是先去看看。
要是安排不開再去賓館。
火車咣當咣當的跑到第二天下午三點才到滬市。
許建樹到了之後火急火燎的下火車。
麻利的到旁邊的郵局打電話。
許老太太陪著李明清一行人出來站在火車站門口等著。
“建樹怎麼不見了?”
“他去打電話讓人開車來接咱們。”
一聽這話李明清就沒再問。
還有專門的司機呢。
等等就等等吧。
許建樹過來道:“等一會,馬上就來了。”
火車站門口已經停了一輛車。
是專門來接許建樹和許老太太的。
隻不過現在加上老李家的人坐不開,等過會來兩輛車一起回去。
李老婆子道:“其實走著也行。”
“不著急,很快就來了。”
老兩口看著車水馬龍的大路。
真的到了另一個世界,和村裡完全不一樣。
比縣城繁華了十幾倍。
根本就不能比較。
十來分鐘之後,又來了兩輛車。
擠擠三輛車坐著剛剛好。
李老頭悄咪咪的問道:“明清,許家是乾什麼的,說來汽車接就來汽車接。”
“我也不知道,到了再說吧。”
隨後他們就來到了一個小彆墅。
老兩口看呆了。
這彆墅可比李明清在縣城的三層小閣樓大了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