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子?看來是要乾大事啊。”
“算不上大事,月底有好日子嗎?”
“有,三十正是頂好的日子。”
李明清確定好日子就回家。
期間有一周的準備時間,完全來得及。
——
次日一大早。
李明清起了個大早回縣城。
他得去定製餐桌,凳子和廚具。
在賣家具的店裡,定了十二張桌子,四十八個凳子。
又去店鋪看了看。
已經提前裝修打掃好衛生,就等餐具送過來就好。
忙忙碌碌一中午可算把該買的東西買好了。
孫佳雪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過來。
“媳婦兒,全都買好了,還得找兩個服務員和廚師。”
“服務員好找,但廚師怕是不好找。”
“還記得之前的來家裡看病的鄭航父子嗎?鄭航的爹就是廚師。生病之後怕他得的是傳染病就被辭退了,現在還沒找到活。”
“那正好。”
李明清下午就去鄭家找人。
要不是小宏和小哲他也不知道鄭父是廚子。
鄭航爹正坐在門口摘菜。
看見李明清後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以為是眼花出現幻覺了。
“李同誌,快坐。”
他把旁邊的板凳用袖口擦乾淨遞過去。
“聽說你之前紡織廠當廚師,現在找到工作了嗎?”
“還沒呢”,他不好意思的說道。
“我在醫院門口開了個餐館,月底開業,你能來當廚子嗎?”
鄭父不敢置信的道:“開餐館!我可以去嗎?”
“當然,要是你不願意也沒事,我再找彆人。”
“我去!”
他年紀大了,根本不好找工作。
前兩天他基本上把縣城所有的廠子都找遍了。
根本沒有空閒的位置讓他乾。
一個蘿卜一個坑。
特彆難找,他都打算帶鄭航回村裡過日子。
起碼在村裡還能種菜。
在縣城簡直就是坐吃山空,撐不了多長時間。
李明清看了看他住的屋子。
隻有幾平米。
隻能住的下他們父子,但凡多一個人也住不下。
桌子上還有半個玉米碴餅子。
盆裡的菜湯飄了幾個油花,基本上都是水。
不過屋子裡倒是收拾的蠻整潔的。
李明清臨走的時候道:“三天之後去縣醫院對過的店鋪。”
“好,我一定準時到。”
鄭父特彆激動地答應。
沒想到平白撿了這麼好的機會,這下可以不用回村了。
——
三日後。
正好是周末。
鄭航父子一塊過來。
老李家的人凡是有空的都來幫忙。
李老婆子和楊大丫正在忙著擦桌子。
新定製的桌子蠻乾淨的,隻需擦一下上麵的塵土就好。
李明清和鄭父道:“我帶你去廚房看一下布局是不是合適,要是不順手就調整一下。”
鄭父進去轉了一圈。
“挺好的,廚房一般都是這樣的布局。”
他心裡非常佩服李明清。
好像什麼都在行。
“我這是去國營大飯店的後廚學的。”
這兩天他可是一點也沒閒著。
裡裡外外,事無巨細,全部安排的妥妥當當。
就連服務員都找好了。
找的是村裡的吳小丫和張春兒。
吳小丫想都沒想立馬答應,吳家老兩口也讚成。
原本沒想找張春兒,畢竟她到結婚生子的年紀了,現在的頭等大事就是找個靠譜的男人出嫁。
不過張春兒主動找的他。
李明清和張繼農說過,一開始他不同意,後來不知道張春兒和他說了什麼,最後同意了。
飯店提供住的地方。
二樓就有空房間。
李老頭看著外麵人來人往的人道:“這個位置確實不錯,有好多推著小車賣吃食的。”
楊大丫道:“到時候怕是要賺發了。”
孫佳雪笑著道:“三嫂,那就借你吉言。”
“我家向南和四妞在學校成績不錯,向南要去參加高考。明清,要不要讓他明年再考?我和你三哥肚子裡沒墨水,你給出出主意。”
“可以考啊,向南成績沒問題。”
“那我就放心了。昨天他回來就和我們說這事,已經報上名了。”
李明清出門看了看。
高考報名處就在隔壁的街上。
排了特彆長的隊,一條街上排滿了人,都排到這條街上了。
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他看了兩眼就回屋了。
李老婆子問道:“外麵還有不少人排隊嗎?”
“就沒見少,甚至越來越多。”
楊大丫歎氣道:“要不我剛剛問你應不應該讓向南明年參加考試呢,我早晨來的時候還以為出什麼事了。好不容易擠進去一看,原來是報名的地方。唉,報名的人是真的多啊,還碰見了幾個彆村的知青。”
李老頭道:“咱們村的知青也來了,我剛剛還看見了。”
“看這樣子光排隊就得排一中午。”
李明清看著一直幫忙的鄭航道:“小航,坐下歇歇吧。”
“叔,不累。”
隻是搬了幾個板凳而已。
他爹能找到工作全仰仗李明清,他可得好好表現。
不能讓李明清覺得他是白眼狼。
畢竟當初給他爹治病沒收幾毛錢,做人起碼要有感恩之心。
鄭父也道:“小夥子力氣大,正好鍛煉鍛煉。”
他和鄭航彆的沒有,就一身力氣。
更何況這搬凳子和搬桌子用不到大力氣。
中午十二點。
李明利幾個人從廠子過來。
“這位置好啊,打眼一看就能看到。”
“已經非常像樣了。”
“比國營大飯店還要大,這租金得不少錢吧。”
“以我對明清的了解這地應該不是租的而是買的。”
“我的服裝店八字還沒一撇,根本不知道應該租哪個地方的鋪麵,要不我還是老實的在廠子上班吧。”
李明方滿臉愁容的說道。
他看李明清做的風風火火的以為開店很簡單,等自己上手才發現步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