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天。
李向軍再次來找李明清。
一副難以啟齒的支支吾吾的樣子。
“出什麼事了?”
“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和你開口,唉,一言難儘啊。”
“是不是大棚出事了?”
“昨天下午弄回去的菜苗被破壞了,葉子全掉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過來問問,還有沒有苗,要是沒有的話我回去用種子重新培育菜苗。”
他倍感抱歉。
浪費了李明清的一番心意,更對不起鄉親們。
他和李明福隻是回家喝了杯水再出來就菜苗就被糟蹋了。
大概率是張翠花乾的,也有可能是趙桂英和周京立。
除了他們沒人乾這麼缺德的事。
更不可能是外村人乾的。
李明清道:“還有。”
他把院子裡的薄毯子掀開,露出菜苗。
這些他原本是想種在院子裡的。
他和李向軍一起回村。
有不少人圍在村中心的大路上。
李明福訓斥道:“大娘,你真是糊塗啊!怎麼能做出這麼損人不利的事。這可是明清辛苦弄來的菜苗,鄉親們還指望這些蔬菜賺錢呢。”
“我——我隻是一時衝動。”
張翠花縮了縮脖子,被鄉親們圍著她有些心虛。
昨兒個她路過看見車上的菜苗一時上頭就全部用鐮刀給砍了。
環顧一周看沒人,還把砍下來的菜苗拿回家喂小雞。
要不是這些拿回家的菜苗葉子李明福也不能這麼快找到乾出這麼缺德事的人。
王大國站出來道:“這事是我娘做的不對,買菜苗花了多少錢,我們賠。”
聽見這話的張翠花剛要反駁但在看見鄉親們用惡狠狠地眼神盯著她的時候慫的沒開口。
萬一被趕出村可沒地方住。
還是老實的讓王大國收拾這個爛攤子吧。
隻是賠錢這個事真是要她的命了,那可是她的養老錢。
心裡想,就是賠錢她也不會拿出來,讓王大國和王大丫想辦法。
李明福道:“菜苗是靠明清才弄來的,多少錢還沒說,等定好之後給你準信。”
“實在不好意思。”
“大娘,要不是看你年紀大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大柱娘忍不住罵道:“張翠花,你這輩子吃不上四個菜。”
“你才吃不上四個菜!”
老村長李富貴道:“都散了吧。”
鄉親們看見李明清紛紛圍上來。
“明清呐,是大家夥對不起你。”
“是啊,你為了鄉親們多操心啊,村子裡能吃飽飯多虧了你。”
“上次你從外麵弄來的糧食種讓糧食產量大增,這次弄來的菜苗也會帶領鄉親們多賺錢。”
“這麼一想,明清貢獻太大了。”
“明清就是人品好,自個發達還不忘拉扯一下咱們。”
……
李明清笑著道:“聽大家夥誇得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真的感謝你。”
李明福則是看向後麵的推車。
看著推車上綠油油的菜苗鬆了一口氣。
要是重新用菜種子培育菜苗得多花一個月的時間。
“明清,麻煩你走這一趟。”
“我去看看大棚。”
在去大棚的路上。
李明福從兜裡把錢拿出來。
“這些是我和鄉親們湊得錢,你拿著。”
“不用,菜苗沒花錢。”
“那也拿著。”
李明福說完就往他手裡塞。
“真不要”,李明清稍微一用力重新把錢塞進他口袋。
李明福懵了。
他沒想到不經常乾活的李明清力氣比他大。
怪不得當初能徒手擋住大石塊。
王大國小跑著在後邊喊道:“等一下。”
追趕上來之後,他又道:“明清,我娘破壞的菜苗算我買的,這是五十塊錢,你先拿著,等你忙完給我寫張欠條,我慢慢還。”
李明清哭笑不得。
怎麼一個兩個都來給他送錢。
實在沒這必要。
“不用,等大棚賺錢了再說。”
“那不行,我娘乾出這樣的事我都不好意思說,你快拿著。”
李明清勸道:“真的不用,剛剛明福給我的錢我也沒要。不過這事就彆和你娘說了,你就說賠錢了,讓她好好長長記性。”
“哎,我也管不了她,真沒轍。”
“你上次發火我看她挺害怕。”
他尷尬的笑了笑。
一次兩次能行,要是次次這樣怕是一點用沒有。
搬出去這幾天倒是過的蠻清淨。
李明清到村後,大棚已蓋上油紙。
看起來有模有樣。
大棚裡有幾個人在澆水。
李向軍已經把每日輪流澆水放風和施肥除草的名單弄好了。
每天按時過來就行。
“明清啊,你弄來的菜苗太好了,昨天種上今天早晨就還苗了,葉子一點也沒癟。”
“之前我從集市上買的豆角苗回來種上起碼得兩三天才能還苗。”
“我就說明清弄得肯定靠譜。”
李明清見菜苗長得這麼好就放心了。
本來也沒什麼好操心的,鄉親們在種植方麵比他拿手。
從大棚離開,李明福非得拉著他到家裡吃飯。
吃完飯他才回去。
李老頭道:“你娘在飯店好嗎?”
“可有精神了,爹,要不你也來縣城住吧。”
“我又不是去沒住過,還是在村裡住著舒服。村裡的大棚我也出錢了,再過兩三個月就能還本。”
李明清笑著道:“行,你要是在村無聊就去縣城。”
“我和你老村長叔閒著沒事下兩盤棋,小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上次大妞幾個人回來去山上玩了一圈,我要是不在家他們回來怎麼辦。”
“爹啊,大妞大了,能照顧好自己。”
“一眨眼的功夫,聽說老林家的招娣要生了,咱家大妞還沒找婆家,我試著有點著急。”
李老頭有些擔憂。
女人就這麼幾年的青春年華,浪費了到時候找不到婆家。
他明白這隻是他的看法,幾個孩子上學,去外地,見多識廣,肯定和他想的不一樣。
“爹,你這屬於老頑固的想法。”
“我就是隨口一說,你可千萬彆和他們說,免得大丫心裡不舒服。”
“我肯定不說。”
在鄉親們的眼裡李家的幾個孩子太逆天了。
到了嫁人娶媳婦的年紀一點也不著急,耽誤了最適合婚嫁的年紀以後不好找。
彆看老李家有錢但該著急還是得著急。
李明清本以為家裡會很亂,沒想到李老頭收拾的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