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清拿出杆秤。
把所有蔬菜從木車板上弄下來放在杆秤上。
稱好重量之後就搬進後廚。
當天送當天結賬。
李明清把錢算好之後遞給李向軍。
看著這麼多錢,李向軍不確定的問道:“明清啊,沒算錯嗎?這麼多錢?”
“嫌少啊”,他調侃道。
“不不不,你誤會了,沒想到能賺這麼多錢。”
李明福看的眼熱。
想起大棚裡的蔬菜渾身充滿乾勁。
果真做點小買賣就比種地賺錢。
虧得有李明清幫忙,要不然光種菜也找不到賣的渠道。
鄉下人沒幾戶需要買菜。
“明清,感謝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們把錢帶回去讓鄉親們高興高興,他們肯定想不到僅僅兩車蔬菜能賣這麼多錢。”
“我看可以再蓋幾個大棚,多種點蔬菜。”
“說的對,就算明清的飯館用不了這麼多蔬菜可以賣給其他地方。”
李明清見兩人乾勁滿滿的樣子笑著道:“你們商量著來吧。”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不是有你這個師傅在我們想不出這條路。”
兩個人拿著錢心滿意足的離開。
他們回去還沒到村口就見不少人站在路邊。
“向軍,怎麼樣?”
“賺了多少錢啊?看你們推著空車回來是不是全都賣完了?”
“看你倆這麼嚴肅心裡真的打鼓。”
“不會沒賺錢吧?難不成賠了?連本也沒回來嗎?”
……
趙桂英落井下石道:“看來我之前的決定非常明智,真的沒賺錢,白瞎啊。”
張翠花看著王大國,欲言又止。
她實在不敢說,怕他發火。
自從上次王大國把家裡的桌子掀了之後,她說話做事就非常注意,怕又把他惹毛了。
李向軍和李明福見鄉親們如此擔憂實在憋不住了。
笑著道:“賺了。”
“賺了?!真的嗎?可彆騙我們。”
吳立強急忙求證。
李老頭滿臉的擔心,心道,按理說不應該啊。
自家飯店肯定把這些菜買下了。
在看見李明福拿出錢的那一刻總算鬆了一口氣。
“我滴老天爺啊,這麼厚呢。”
“才賣了兩車而已。”
“發財了,真的發財了。”
……
王大柱兩眼放光的問道:“什麼時候分錢?”
“回來路上我和向軍商量了,準備一個月一分,每次賣的斤數和錢數全記在本子上。”
雖然這次賣了不少錢但要是每家每戶平攤下來沒多少。
但要是積累一個月再分的話就能分的多。
每個月一分也比較省事。
劉佳佳和王大柱說道:“看吧,我就說肯定賺錢。當初你還和我犟,要不是我你就和趙桂英大娘一樣不參與,如今怕是隻有哭的份了。”
“少說幾句吧,開心的時刻彆逼我扇你。”
“滾蛋,小心我撓花你的臉。”
周京立特地來村口看笑話。
沒想到李明清竟然真的買村裡的蔬菜。
還給價非常的中肯。
他剛剛看了李向軍本子上寫的錢數和斤數,一算便知道單價。
“高興什麼,那大棚那麼多菜,小心以後賣不出去。”
吳立國不滿道:“周知青,你怎麼回事,難道見不得鄉親們賺錢嗎?捫心自問,鄉親們對你們這些知青多客氣,你卻這樣想,真是白眼狼。”
“切,客氣個屁。”
周京立說的理直氣壯。
反正馬上就要高考返城,不怕他們。
張繼農二話不說抬手照著他腦袋就是一巴掌。
這一巴掌用了很大的力氣,清亮的一巴掌傳入在場人的耳中。
鄉親們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
這一巴掌絕對摻雜了個人恩怨。
當初周京立不要臉的去他家想娶張春兒就被揍了一頓。
“你乾什麼!”
“揍你”,張繼農說的平淡。
周京立拔腿就往知青所跑。
鄉親們看他的眼神一點也不友善。
吳彤道:“周京立這個人真的很欠,彆的知青倒還好。”
李大花道:“他這樣的就是離開村子在外麵也混不下去。”
兩人的話大家都非常的認同。
原本賣蔬菜賺錢是件高興事,他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看不慣也不應該當著鄉親們的麵說。
——
李家飯館。
孫翠在後院收拾蔬菜。
剛從大棚拔出來的,菜葉子上還有水珠。
“這菜夠新鮮的啊。”
“嬸兒,這是村裡今早晨送來的,剛從大棚裡拔出來就送來了。”吳小丫高興道。
“怪不得呢,根是根,葉是葉的。”
張春兒道:“上次我回村還專門去村後看了一眼,蔬菜長得可好了。”
就憑借著幾大棚的蔬菜鄉親們能過個肥年。
李老婆子從櫃台到後院打算幫忙,過去一看全部弄好了。
“孫翠,今天這麼快清理好?”
“沒幾個黃葉子,把根去掉就好,特彆好洗。”
她回店裡和李明清道:“兒子,我上次回村蔬菜還沒長這麼大,短短幾天竟然長的這般蔥鬱。”
“鄉親們出力栽培的結果。”
李明清說完拿出農曆書看好日子。
上次他去找老村長專門學的看日子,也不難。
看來看去,兩日後是頂好的日子。
“娘,兩天後隔壁鹵味店正式開業。”
“那可真是太好了,這幾天但凡是來買鹵味的人我都和他們說隔壁要來鹵味店,到時候去隔壁買。”
“我先去買些做鹵味的原材料。”
鹵味店開業得多做一些鹵味,要不然開業當日肯定不夠賣的。
李明清出門路過書店。
一打眼就看見藥學知識詳細大全。
沒想到許飛躍幾個人這麼速度,這麼快出版發行。
原本以為隻是用於藥學院的學校用書。
現在看來在外麵書店也能買到。
他過去一看,上麵寫著清北大學出版社,李明清著。
臨走的時候買了一本。
不管怎麼說也是他寫的,買一本留個紀念。
出了書店,一轉頭就見彭天華帶著兩個孩子朝這邊來。
“真巧,明清,也來買書嗎?”
“正好路過,推薦你看這本書”,李明清拿起自己寫的書說道。
彭天華笑著道:“買了,上個月就買了。你真是悶聲乾大事,上次在書店正巧看見,本來就打算買,一看你的名字立馬就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