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軍硬拉著李明清去大街上。
他拿了一個鑼鼓,敲了三聲後就見鄉親們陸陸續續的過來。
林老婆子率先過來。
“是要發錢嗎?”
“對,明清給大家結算今年最後一筆賬。”
“哎呀我的老天爺啊,又可以領錢了,真好啊。明清呐,你可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大半輩子沒攢下錢,但從大棚種起來就攢了一些錢。”
張鐵柱也道:“年前還有這種好事嘞。”
“這錢來的正好,過完年正好給我兒子娶媳婦”,張繼農樂嗬嗬的道。
張冬兒靦腆道:“爹,姐姐還沒出嫁呢,我不著急。”
“我在縣城飯店上班挺好的,打算再掙兩年錢,過兩年再成家。你不一樣,爹和娘可是等著抱大孫子嘞。”
張春兒大大方方的調侃道。
王大丫笑著道:“春兒在縣城待得開朗不少,越來越大氣了。”
“可不嘛,人還是得走出去啊,和以前判若兩人。繼農,你家閨女越來越好看,以後肯定能找個好姑爺。”
難得趙桂英說這麼中聽的話。
張繼農道:“苦日子總算到頭了。”
“你還真是傻人有傻福,娶了個傻子媳婦生了這麼好的姐弟倆,以後你就等著享福吧。”
張老婆子說的一臉羨慕。
李大花撇了撇嘴道:“可拉倒吧,當初繼農娶那傻媳婦的時候大家夥可都看熱鬨不嫌事大,沒少在背後看笑話,現在看人過得好都貼上來了。”
“大過年的說話真難聽”,張老婆子不讚同她說的。
李明清道:“向軍,我來記賬,你發錢吧。”
“行。”
鄉親們雖然嘴上沒停,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完沒了,但非常自覺的排好長隊。
每個人拿了錢都會對他表示感謝。
輪到李狗蛋時,他不好意思的道:“中午的事你彆放心上,是我狹隘了。”
“後邊還有很多人,拿了錢就趕緊走吧。”
李明清沒給他多餘說話的時間。
北風呼呼的吹,在風中站時間長了特彆的冷。
早把錢分完早領錢回家。
徐老婆子排在最後一個,拿了錢後趁機道:“明清啊,我家耀祖特彆能乾,能不能給安排點活乾。”
“不需要人。”
“要是需要人的話提前說一聲哈,他一個人能乾兩個人的活。”
她吹牛不打草稿。
全村人都知道徐耀祖懶得要死,什麼也不乾一心扣家裡的錢花。
當初他可是半夜三更去李明清家裡偷東西。
這樣的人品誰敢用他。
徐大狗在一旁非常的不好意思。
說句不好聽的,他希望自己兒子能進派出所。
要不然徐家天天被徐耀祖折騰的雞犬不寧。
老一輩人說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起名字不能起太大了,要不然人壓不住名字容易出事。
起名耀祖,盼著光宗耀祖。
如今卻是這副光景,說起來都丟人,在村子裡抬不起頭。
李明清在回家的路上隱約聽到走在他後麵的徐家母子互相抱怨。
徐老婆子抱怨剛才徐大狗不向著耀祖說好話。
徐大狗默默地聽著沒說話。
——
今年春節老李家格外喜慶。
孩子們學業有成,李明清兄弟事業有成,財源廣進。
一大家子和和美美,身體健康。
這個年特彆值得慶祝和紀念。
李老頭吃著花生米道:“明清,你學問高,講兩句。”
“可彆,該輪到小一輩的講了。”
小宏立馬站起來,“好,那我就講兩句吧。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平安健康,開心快樂。”
李明清捧場的鼓掌給予鼓勵。
“說的好,平安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李明方道:“這兩兄弟從小就不怯場,以後有大出息。”
“你倆這條件真應該再多生幾個”,楊大丫開玩笑。
機靈的小哲道:“爸爸和媽媽忙著掙錢給我們娶媳婦呢。”
他這話一出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向東接話道:“我還沒娶媳婦呢,你這麼小就惦記這事了。”
“大哥,我說這話就是提醒你的,大伯等著抱孫子嘞。”
“緣分天定,這事急不來。”
張梨花笑著道:“反正我是挺著急的,不過還是學業要緊。想當年咱們隻是見一麵,不缺胳膊不少腿就結婚了。”
“可不嘛,隻要下雨知道往家裡跑就行。”
李明利補充道。
李明清調侃道:“二哥和二嫂,三哥和三嫂是自由戀愛吧。”
李麗珠老臉一紅道:“什麼自由戀愛不自由戀愛的,就是湊巧了,我和你二哥正好到說親的年紀而已。”
李老婆子笑了笑,忍不住的說起往事。
“當年老二可是指名點姓要娶你,老二和我說了之後我立馬帶了兩個紅壤地瓜去找媒婆去你家說媒,明遠說非你不娶嘞。”
“娘,什麼猴年馬月的事了,當著孩子麵就彆提了。”
李明遠有些不好意思。
楊大丫大大咧咧道:“這麼說來我的眼光真是好啊,不是我吹,想當年我可是十裡八鄉一枝花,明方和我一見鐘情。坦白說,嫁過來沒吃多少苦。你們也知道我娘家什麼樣,來到李家簡直掉進了福窩窩。
娘,你當年沒看中我吧。”
李老婆子笑著道:“這倒是大實話,可耐不住明方不吃不喝要娶你。”
“娘,我就知道是這樣,明方還說你和爹立馬同意我和他的婚事。不過我嫁過來你對我挺好的,從不摻和我們倆的事。”
楊大丫說的坦然,沒有一絲抱怨。
要是現在向南和她說娶一個和她當年情況差不多的姑娘她也不會同意的。
就是孩子不吃不喝她也絕對不同意。
當父母的總是要為孩子多想一步的。
李明清和孫佳雪聽著這些趣事相視一笑,仿佛回到初次見麵的時候。
兩人拉著手,輕輕摩挲了幾下。
十幾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
夫妻恩愛,相知相伴,兒女雙全,事業有成。
願執子之手,歲歲如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