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後,李明清又去給付妙施針降溫。
目前付妙體溫三十七度八,馬上就能降到正常體溫。
付母道:“李院長,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真是神了,隻是紮了幾針就能退燒,怪不得你有賽華佗的稱號。”
梁晴美溫和解釋:“媽,這可不是簡單的幾針,而是救命針,堪比以前皇帝封的太醫院首席。”
“我隻是恰好懂點中醫而已。”
聽了李明清的話婆媳倆笑了笑沒說話。
心裡想,真是謙虛。
家裡人要是有他一半的本事全省的人都得知道。
這樣治病救人的能力就應該傳播出去,這樣病人找上門才能救治更多的人。
付母送李明清出病房:“李醫生,紅包。”
她再次把那個包好的紅包遞給他。
李明清連忙拒絕:“伯母,真不收。”
“咋還不收呢,聽說你建醫院花了不少錢,雖然這錢不多但積少成多,咱又不是外人拿著就行。”
“那也不能收”,李明清沒接這燙手的紅包。
付母轉頭就以付妙的名義捐款給醫院。
很快這筆錢再次出現在李明清的辦公桌上。
另一邊。
吳鋼一臉難為情的來辦公室。
李明清問:“怎麼了?你媳婦身體不舒服嗎?”
“沒有沒有,小翠挺好的。我想問問後續怎麼治療,需要一直住在醫院嗎?要是一直住院的話對我們來說太困難了。”
他誠實的說出自己的情況。
“不用一直住院,出院後每周施針一次外加吃中藥”,李明清和他說清後續的治療方案。
“冒昧問一下,大概得花多少錢?”
“每周大概花兩三塊錢。”
聽到花錢的數額後吳鋼緊繃的身體頓時鬆下來。
這些錢他是能接受的。
要是再貴一些的話根本負擔不起。
這兩天有那麼多醫生陸陸續續去病房看他媳婦,他知道病情遠比他想的要嚴重的多。
病房裡另一位病人就沒那麼多醫生看。
一看病的就不重,隻有護士給病人輸液。
“謝謝您。”
吳鋼道完謝就走了。
他還得去找散活乾,現在家裡就他一個人掙錢,作為家裡的頂梁柱要比以前更加努力才行。
李明清看著他離開,想起第一次在急診見他的樣子。
短短幾天穩重了不少。
還真是人不可貌相,吳鋼竟然沒被持續的治療費用嚇跑,毅然決然讓媳婦在醫院住,就這一點來說算他是個男人。
——
轉眼兩天過去。
孔辛和劉景明要回滬市。
臨走之前,兩人把醫院所有的機器檢查了一遍。
李明清:“下次有時間再來。”
“好,這次來收獲不小,希望我們倆帶回去的數據有大用,早日研發出新的儀器,爭取趕超國外的工程師。”
孔辛給自己打氣。
劉景明:“必須得,我爸資助了一筆錢,實在不行咱就去國外偷師。”
“就怕去容易回來難”,孔辛苦笑。
“回去肯定能突破新技術,看好你們”,李明清相信他們。
現在已經是最壞的情況,需要觸底反彈了。
把兩人送走,李明清開始琢磨普及醫學常識的活動。
就像張小翠這個病人,一點醫學常識沒有。
身體裡長了個大腫瘤不知道還以為自己懷孕,拖到現在才來醫院。
年紀輕輕命懸一線。
預防勝於治療。
通過了解醫學常識,知道一些疾病的症狀和預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適量運動等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及早就診是非常重要的。
宣傳及早就診的必要性,判斷自己和他人是否需要就醫。
急躁就診可以避免病人惡化,增加治療的成功率。
此外,宣傳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識。
像心肺複蘇和止血等,這些對個人來說很有用。
能幫助大家更好的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宣傳健康知識,這是醫院除了治病救人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周四下午。
李明清通知大家去會議室開會。
把普及醫學和健康講座的事好好規劃一下。
於華:“這好像是第一次開會。”
徐升:“是嘞,是有什麼大事嗎?”
“不知道啊,通知開會我就趕緊過來,怕耽誤事,應該有比較重要的事”,秦好麗道。
會議室陸陸續續進來醫生。
沒一會兒偌大的會議室就全部坐滿了。
李明清帶著會議本進來:
“今天開會主要說一下醫療和健康宣傳的事,初步打算周六日選擇一個小區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活動。
開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意識。”
此話一出,引起一陣騷動。
醫生們都在討論活動的可實施性。
有很多人來醫院就覺得醫生騙他們兜裡的錢。
這次活動可以讓人們認識到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也能很好的達到破除迷信的效果。
總是有病人去找神婆子看病,病情一拖再拖,最後落不到好下場。
越想越覺得健康活動非常有必要。
五分鐘後,李明清問:“你們覺得如何?”
林本率先發言:“我支持,很有必要,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最基本的健康常識,全民普及醫療效果和健康意識非常重要。”
“對,我們願意參加。”
“讓人民群眾了解醫學,有病來醫院是必要的。”
“可彆再讓我碰上自個在家燒紙喝神水的病人了,對於科學的治療根本聽不進去,給開幾毛錢的藥說我搶錢。”
“一個腦袋兩個大,醫學科普非常重要。”
“上次遇到一個小夥子,發燒到三十九度多才來醫院,真的命大。你敢相信嗎,一個小年輕竟然迷信的相信胸口放癩蛤蟆能降溫!”
“那天我看到了,那小夥子手裡拿著一隻蛤蟆乾來的。”
……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回憶看病時遇到的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