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了,知道你忙來給你們送飯吃。”
她說完就把袋子放在桌子上。
買了好多肉包子,熱菜,饅頭和小鹹菜。
吳頌小聲道:“院長和他媳婦太般配了。”
“長得比明星還好看嘞,看著像大學生”,鄭陽州也道。
秦好麗:“聽說他們十八歲就結婚了,這麼多年風雨同舟一點沒變,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太讓人羨慕了。”
有個年輕護士道:“我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像咱院長這麼好的男人啊。”
“院長那幾個侄子就不錯”,吳頌道。
“算了吧,我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就不心比天高了”,護士很有自知之明。
李明清招呼大家過來吃飯。
他和孫佳雪去旁邊說話。
他們剛吃完飯就看見一個拿著相機戴眼鏡的小夥子過來。
小夥子熱情自我介紹:“您好,我是人民日報的記者,卓永春。”
“你好,卓同誌是有什麼事嗎?”
“李院長,我聽說你在這裡開展公益活動,做好事得留名啊。”
卓永春說完就舉起相機對著李明清拍照。
李明清:“等一下,先彆拍。”
“院長,您放心,我肯定給您拍好看”,他激動認真的說道。
可算見到真人了,李明清是他一直想采訪的對象。
“卓記者,不用拍我,拍其他醫護人員就好。”
“您放心,都拍。”
卓永春說完就按下快門哢哢照著他的臉拍了好幾張。
他放下相機滿意道:“院長,能占用你幾分鐘的時間說一說你為什麼開展這樣的活動嗎?”
“當然可以。”
李明清把活動開展的原因,經過和目的全盤托出。
登報是好事,能讓更多人知道健康與醫院的重要性。
也能帶動更多的醫療機構開展這樣的活動。
向群眾普及必要的醫療知識。
卓永春聽完之後對他的敬佩之情再上一層樓。
作為明仁醫院的院長李明清擔起了特彆多的責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傳播醫學知識,傳遞溫暖。
“李院長,您說的話我會一字不差的發表到報紙上,讓更多人知道您做的事。”
“活動離不開其他醫護人員的努力,我沒出多少力。”
李明清謙虛的說道。
卓永春笑了笑:“您可是主心骨。”
他采訪完李明清就去另一邊采訪彆的醫生。
林本:“哎呦,要是早知道要登報紙我就穿板正一點了。”
“我滴娘嘞,誰能想到要上報紙啊。”
鄭陽州邊說邊整理他的頭發和衣領,爭取利索一點。
“當了三四十年的醫生從沒登報紙,今天竟然要登報,說實在話內心有點激動啊”,吳頌樂嗬嗬道。
“咱院長就是厲害啊,一中午的時間記者就來了。”
“我也要成名醫了。”
……
卓永春過來就聽見醫生們說的話忍不住笑了笑。
他簡單采訪了幾個問題就安排他們合照。
他喊道:“李院長,過來一起拍張合照。”
拍完之後他沒有離開,而是一直待到下午五點和醫護人員一起離開。
李明清帶醫護人員回到醫院。
他道:“今天辛苦大家了,周日在家好好休息。”
“不辛苦,我現在渾身充滿乾勁,明天還能再做一天這樣的活動”,一位護士熱情滿滿的說道。
“咱醫院每個月都會組織這樣的活動,每次兩個科室組織,輪流進行。”
李明清把昨天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他估計昨天大家並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隻想宣傳健康知識,沒想到會引起這麼重的反響。
剛才他們回來的時候好多人對他們真心感謝。
他相信這些人的真心去的醫護人員是有切身感受的。
“院長,咱什麼時候能出現在報紙上啊?”
“應該周一吧。”
“好嘞,周一我得去訂一份報紙。”
“對,我也買下周一的報紙。”
……
周一。
人民日報的第一個板塊就是李明清帶醫護人員開展的公益活動。
明仁醫院再次走進廣大群眾的麵前。
其他醫院的院長看了之後都想和李明清見麵聊兩句。
以後再舉辦這樣的活動可以幾家醫院聯合起來。
特彆是趙昌,在辦公室哈哈大笑。
他覺得李明清不管作為一線醫生還是作為管理層的領導做的都非常成功。
但得承認,李明清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廣大群眾好。
一時之間,李明清再次成為家喻戶曉的人。
之前有不少人還不知道他開了明仁醫院,經過這一次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他開醫院了。
不僅僅是首都的人知道,其他省份的人也都知道。
妞妞在清北大學再次備受關注。
她儼然成了學校裡的名人。
平常學組織的大型活動都找她當主持人。
當然,她確實有能力,主持的各大晚會從來沒出過錯。
甚至有一次電影廠的人找她去演電影。
但她誌不在此,她就想踏實學醫,以後救治更多的人。
——
明仁醫院,辦公室。
李明清看著桌子上的報紙笑了笑。
卓永春的排版太誇張了,他一個人的照片占了整個照片的三分之一。
拿過報紙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他。
回想起十幾年前,老家報社去李家村給他拍的照片。
一眨眼的功夫好多年過去了。
從李家村到首都,一步步走到現在談不上多難,但也耗費了他很多的精力。
所幸結果都很完美。
不管是家庭還是事業,都挺美滿。
就在他沉浸在十幾年的過往中時,孫佳雪過來。
她眼睛含笑的靠近。
十幾年過去,她依舊漂亮溫柔文靜。
歲月又給她賦予了一些端莊,多了一些雅麗和高貴的風度。
“老公,我看到報紙啦!”
她語氣輕快的過去挽著他的胳膊。
李明清輕笑著把她攬進懷裡,心滿意足道:“離不開老婆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