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祥遺憾道:“太可惜了,各專業老師不止一次和我說過想讓你來學校上公開課。”
“校長,真沒時間。”李明清如實道。
“我們聽說了,有好多病人去你醫院,大部分都是在彆的醫院治不好的病人,去你那裡尋求一線生機。”
鞏祥興致勃勃的說道。
這麼算下來李明清救了不少人命,身上有很多功德。
“是啊,不瞞你們說,我壓力也蠻大的。來了不少病人,有些病人我確實束手無策。”他遺憾道。
許音開導:“生老病死是耳自然規律,儘力而為無愧於心就好。”
廣明城歎氣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他們都是當醫生的,看著病人和家屬滿含期盼的眼神有些話實在說不出口。
反正心理壓力特彆大。
李明清:“其實轉院到明仁醫院的病人家屬心裡有譜,就是想再拚一把,能拚下來最好,拚不下來起碼不留遺憾。”
“是啊,有時候子女心裡都有數隻是不肯放棄任何的可能性。”
許音附和道。
醫學院院長石超美道:“沒人去鬨事吧?”
“目前還沒遇到,但這事指不定哪天就遇上了。不過我學過幾招防身術,遇到不講理的家屬能周旋一二”,李明清開玩笑道。
“李院長,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安保人員可得安排到位。您可是國內非常重要的醫生和研究者。”
鞏祥立馬提醒。
李明清可不能出事,要是他出事是全國人民的損失。
“有安保,都安排好了,有時間可以去明仁醫院看看,最好能去我那兒上班,待遇隻高不低。”
“我倒是挺想去的,但分身無術”,廣明城道。
他一邊來學校上課一邊去醫院看病,雖然沒有李明清忙但時間挺緊張的。
許音樂嗬嗬道:“李院長,我們不能去但學生能去,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最想去的單位就是你的明仁醫院。”
“還真是,明仁醫院是他們第一誌願。”
李明清笑著搖搖頭,有些話聽一半就行。
有學生願意來明仁醫院就有學生願意去彆的醫院。
不過一屆又一屆的醫學生畢業國家的醫護事業日益壯大。
和學校的老師交流一番後他就打算回醫院。
鞏祥幾人一起去學校門口送他離開。
他們在看見李明清的自行車後心裡對他的佩服又上了一層。
如此功成名就卻這麼樸素的騎自行車,心裡是有遠大誌向的人,他們應該向李明清學習才對。
李明清不知道他們腦補了什麼東西,反正看他的眼神變了。
眼神裡有敬佩和些許的愧疚。
短短幾秒鐘情緒變化太過明顯他想不注意都難。
等李明清離開後,鞏祥敬佩道:“李院長太偉大了,我要向他學習,以後我騎自行車上下班。”
“額,校長,要不你再想想?”
廣明城好心提醒,畢竟鞏祥天天坐車坐慣了,冷不丁的騎自行車身體怕是受不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鞏祥年紀大了騎車不合適。
但鞏祥擺擺手道:“騎車能鍛煉身體,我覺得非常好。李院長能習慣我也能習慣。”
經過校長鞏祥的以身作則,清北大學的領導層基本都騎自行車上下班。
——
明仁醫院。
吳鋼拎著一隻老母雞來辦公室。
“李院長,謝謝您給我媳婦針灸,這是自家養的老母雞燉湯喝老香了,您在醫院天天這麼辛苦得好好補補身子。”
“吳鋼老母雞你帶回去吧,你媳婦需要補營養。”
“家裡還有一隻,李院長家裡就這隻老母雞能拿的出手,你就收下吧。”
李明清還是拒絕道:“我家有,聽我的,帶回去自己家吃,這幾個月你越來越瘦了,把自己身體照顧好才能把家庭照顧好。”
聽見這話耳吳鋼哽咽,眼眶通紅:
“李院長,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您。”
他到現在還後怕,幸虧當時是李明清給張小翠做的手術,要不然小翠的命肯定保不住。
“你們又不是沒付醫藥費,銀貨兩訖。”
“話是這麼說但我心裡明白,在我們出院的時候給我們減了一部分醫藥費,要不然我可能得去要飯。”
吳鋼心裡門清,覺得占了大便宜。
其實他本來就是小氣的人,愛錢如命,要不然第一次來醫院時也不會和護士吵。
但彆人對他的好他是記在心裡的。
“沒減免醫藥費,你彆多想。”
他隻是沒要自己的手術費用,醫藥費和住院費是正常要的。
吳鋼鞠了一躬,把老母雞放在地上就走了。
虧得他把老母雞裝在麻袋裡要不然李明清得在辦公室裡上演抓雞大戲。
醫院門口,張小翠坐在馬路邊的石頭上。
看見吳鋼出來問道:“鋼哥,院長收下了嗎?”
“不收,我放下就走了。”
他攙扶著張小翠慢悠悠的往家裡走。
剛針灸完她覺得神清氣爽,身體比沒針灸之前舒服多了。
手術之後傷口恢複的很好但總是時不時的抽疼。
肚子上劃開一道口子就算恢複的再好也不可能一點感覺也沒有。
傍晚,李明清下班時看著袋子裡掙紮的老母雞無奈極了。
吳鋼家庭條件不好,一大家子就指著他那點工資,老母雞他要是真收下晚上得睡不著覺。
拎著麻袋騎著自行車去吳鋼家。
剛到門口就見張小翠坐在木板凳上和正在洗衣服的老婆子說話。
她看見李明清後立馬站起來道:“李院長,您怎麼來了?”
“老母雞”,李明清從車籃子拿出麻袋放在地上。
老婆子用褂子下擺擦了擦手:“哎呦,李院長啊,快進屋坐。”
“大娘,我還有事先走了。”
“來都來了,喝杯水再走吧。”老婆子局促的說道。
李明清道:“真不用了。”
“這老母雞您就收下吧,怎麼又給送回來了,您這麼忙還麻煩你跑這一趟,帶回家給孩子吃多好啊”,老婆子不好意思道。
張小翠道:“對啊,李院長,您帶回去吧。”
“這年頭生活都不容易,你們手裡不富裕,下次可千萬彆送了。”
李明清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