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醫院西門。
李明清站在門口等許建樹和孔辛。
門衛過來不確定的問道:“您好,是李院長吧?”
“對,我是。”
“哎呦我天,竟然見到真人了。下午聽說有好多人來醫院看你,那些慕名而來的人應該都沒走吧”,門衛道。
“是沒走,等會就走了。”
“李院長,您能時常來醫院嗎?我相信醫院和病人都希望您能常來。我老娘就是吃了你配的中藥方子好的,之前腿疼的沒法走路,吃了小半年好的差不多了。”
李明清沒想到他和保安還有這份淵源。
給他一種隨時隨地見到的人都是他病人的錯覺。
“有效果就好。”
“特彆有效果,我鄰居在知道我娘吃中藥身體好他也去拿了幾副中藥,也有效果。”
保安再次激動的說道。
許建樹開車過來。
李明清上車看見尹黎並沒覺得意外。
尹黎和江曼珠是兩口子,他和研究院的幾個人是朋友。
孔辛:“李院長,一下午蠻累的吧?”
“還行吧,起碼把病人救醒了”,李明清成就滿滿的道。
許建樹:“聽說你把重症監護的病人依個診脈救治,又百分之七十的昏迷患者醒來,太驚人了。”
“是啊,我在旁邊激動的要命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怕影響李院長。”
尹黎說起這事又開始激動。
不僅他激動,在場的吳正青和鄧安歌也一樣的激動。
太不可思議了。
這事明天肯定會出現在報紙的頭版頭條。
李明清平淡道:“不枉費我忙活一下午,隻是針灸之術還得練,有好幾個病人對針灸沒反應。”
“院長,我才應該多練”,尹黎反思道。
“你和鄧安歌做的開顱手術挺成功的,繼續保持”,李明清評價道。
“說來慚愧,手術很成功我們以為病人會在三個小時後醒,結果好幾天都沒醒,我真是寢食難安啊。”
許建樹安慰:“術後正常反應吧。”
“但患者太年輕,大兒子三歲,他媳婦馬上又要生了,家裡的頂梁柱要是出事家就完了。”
李明清:“當醫生見過太多這樣的事,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不適合當醫生。”
坐在副駕駛的孔辛道:“我們醫療器械廠要更加努力的研發新產品來輔助醫生看病才好。”
“醫療器械蠻重要的”,尹黎點頭道。
他們醫院從國外買了兩台機器挺昂貴的。
不過確實好用。
國內醫療器械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希望未來幾年醫療器械能像新藥研發一樣有特彆多的突破。
李明清:“孔辛,這次沒法去器械廠了,等下次吧。”
“沒事,下次再讓你幫忙指導。”
“可彆這麼說,隔行如隔山,我可指導不了,是去參觀”,李明清連忙澄清道。
“您見多識廣能幫忙提有效意見。”
孔辛格外認真的說道。
他和劉景明去明仁醫院近距離研究了先進的進口儀器,李明清當時說的幾句話都說在了點上。
他們拿回數據,整個團隊潛心鑽研,最終獲得曆史性的突破。
要不然他和劉景明沒法去參加泰山獎的評選。
許建樹讚同道:“確實是這麼回事,明清每次提醒的點都剛剛好,在這一點上我深有同感。”
車上的人都和李明清合作過。
他的一兩句點撥著實有點東西,讓人茅塞頓開。
尹黎:“去飯店吃飯吧。”
“我看行”,許建樹說完就開車往飯店走。
李明清:“這麼突然嗎?”
“不突然,忙活了一下午哪能不吃飯”,尹黎樂嗬嗬道。
——
次日。
李明清,林森和趙紅梅出了酒店就見劉景明在門口。
“李院長,我和你們一起回首都。”
劉景明說完就讓他們上車。
林森看著車內的裝飾饞的不得了:“景明,車多少錢啊?”
“不多,我爸資助的。”
聽見這話林森就沒再細問。
他可是聽說劉景明家裡窮的隻剩錢了,不僅有錢還有權。
劉景明口裡的錢不多和平常人的不多不是一個範圍。
李明清笑著道:“這車挺好嘞,坐著真舒坦。”
“院長,回首都送你一輛吧,反正我不在家車子也開不著,放在車庫就積灰了”,他說完又解釋道,“我沒彆的意思,就是想您外出看病時方便一些。”
“好意我心領了,院裡有車。”
李明清並沒覺得冒犯。
哪個好人冒犯人是送小汽車的啊。
簡直就是友好的散財童子。
林森和趙紅梅心驚,怎麼會有人這麼大方。
大方到想拜把子。
特彆是趙紅梅,她想,劉景明就是她表姐趙紅蘭的夢中情人。
家世顯赫,長相俊秀。
想著想著她趕緊搖搖頭,想什麼呢,根本就不可能。
她怎麼被趙紅蘭傳染的白日做夢了。
兩個人根本不可能。
劉景明:“院長,等到首都有時間來家裡吃飯,之前的事多虧了你,也給你添了不少麻煩。”
“過去的都過去了,不是什麼大事。”
李明清沒覺得呂芳潔給他添麻煩。
呂芳潔可是捐給醫院一筆大錢,對貧困生病的人來說就是救命錢。
——
四人平安落地首都。
劉景明大方道:“院長,我安排人送您回去吧。”
“不用,我們坐公交車就行。”
“有現成的車乾嘛要坐公交車啊,來,上車”,劉景明招呼道。
李明清看著麵前的兩輛小汽車沒再客氣,麻利的上車。
劉景明讓司機先送他回家。
林森和趙紅梅坐的另一輛小汽車,直接把他們送到研究院。
“紅梅,劉同誌太有實力了。”
“那確實,一舉一動都彰顯著實力,比不了一點”,林森實事求是道。
“我們回去是不是還得寫這次出差的報告啊?”
“肯定得寫,這獎杯拿到研究院放在實驗室裡,看到它就乾勁滿滿。”
李明清下車後道:“景明,謝了,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