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拿著兩塊黃燦燦的金條。
不情不願道:“李明清,你確定有那麼多錢?”
“有,多少克的金子?”
“一共兩百克。”
李明清道:“正好一萬塊錢,等著,公文包裡就有錢。”
“那你怎麼不早拿出來!”
“秦寧元,我不是你爹。你答應給他們一萬塊錢怎麼不提前準備好,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
李明清沒給他好臉色。
“你,你是故意的!大伯,他就是想看秦家的笑話。”
“彆嘚吧嘚了,就問你一句話,還還不還了?”
“寧元,彆說話”,秦海青厲聲道,扭頭和李明清道,“換,早解決早安生。”
李明清把錢掏出來。
孫家兄弟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眼睛看直了。
這一趟來的特彆值。
孫佳雪幫忙數錢,數了兩遍確認無誤後就把錢擺在桌子上。
秦海青:“一手交錢一手交金,兩清了。”
李明清掂了掂手裡的兩百克金子樂嗬嗬道:“數數吧,省的過後說錢數不對。”
“剛才你們數的時候我一直盯著,沒問題。”
他心力交瘁就想趕緊把這事解決了。
一看見黑的像煤炭似的孫家兄弟就腦仁疼。
孫家兄弟眼睛一直盯著錢,嘴角的哈喇子差點流下來。
“哥,咱發財了。”
“以後我們搬到縣城住,再也不用在村裡累死累活了。”
兩人激動的要命。
儘管再激動視線也沒從錢上離開。
李明清坐在一旁看笑話,不知道的還以為桌子上的錢有十多萬呢。
一萬塊錢,兩人一分。
五千塊錢,想躺平享福怕是不夠。
“知道你們很激動但你們先彆激動,先來算筆賬。”
李明清的話讓兩人一激靈。
孫英雄不可置信道:“算什麼賬?”
“當然是佳雪在孫家的工分,這麼多年過去是時候清算一下了。以前沒時間去孫家村算賬,沒成想你倆自己送上門。來都來了,可得好好算道算道。”
李明清翹著二郎腿不緊不慢的說道。
孫家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想李明清的意思。
一分鐘後,兩人哀嚎道:“明清,以前的工分不關我們的事,是我爹娘讓佳雪乾的。冤有頭債有主,要算賬你去找老兩口。”
“父債子償聽說過吧,老兩口死了我去哪兒找人,隻能找你們。”
李明清說完對著倆人露出一個微笑。
“明清,工分怎麼能算到我們頭上!當時所有人都需要去上工掙工分,和我們沒關係。”
“但佳雪工分換的糧食讓你們吃了。”
他指出重點。
孫佳雪:“對,當年我沒吃過一頓飽飯,吃的都是刷鍋水,差不多每天都要餓暈。”
孫英雄哭笑不得:“佳雪,當時都吃不飽。”
“不是,孫家老兩口把我的那份分給你們了。雖然我掙得工分比你們掙得多,但吃飯時總是清湯寡水。”
李明清拉著她的手:“受苦了。”
“明清,我們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怪不到我們頭上。”
“你們並沒做到愛護妹妹反而還欺負她,既然吃了佳雪的口糧就得付出一些東西。”李明清冷聲道。
孫英豪沉著臉道:“你什麼意思?要我們把這些錢當做她的補償?”
“對,就是這個意思。”
孫家兄弟差點吐血。
錢剛到手還沒摸到熱乎氣就得送出去,簡直就是要他們的命啊。
“李明清,你這麼做就不仁義了。”
秦寧元幸災樂禍道:“切,你們有臉說仁義?為了錢出賣生活了十幾年的妹妹,這叫仁義嗎?
明清,把錢全留下一毛都不給他們。”
兩個窩囊廢,竟然陰他,他情願錢落在李明清手裡。
孫英雄:“不行,咱打個商量。佳雪,不管怎麼說我們從小一起長大還是有兄妹情分的。”
“沒有,以前你們從沒把我當人。”
孫佳雪隻說了這一句話就沒再說彆的。
秦海青和周小婉心疼的厲害。
秦海青:“明清說的對,是要賠償,算是給自個積德了。”
“當時年紀小不懂事,要賠償就去找老兩口,和我們沒關係。這錢是秦寧元給的,你們憑什麼說要就要。”
孫英雄眼珠子要瞪出來了。
氣勢洶洶一副要乾仗的模樣。
短短幾分鐘從天堂到地獄,是個人都受不了。
怪不得李明清這麼好幫著他們說話,原來不是以德報怨,而是在這裡等著呢。
秦寧元:“錢既然給你們那就是你們的,李明清又沒問我要錢。”
“明清,行行好,這些年我們真的不容易啊”,孫英雄又開始賣慘。
李明清打斷道:“不容易和我沒關係,工分折合成錢。佳雪從七歲開始上工,每天五個工分,一直到十八歲。仔細算下來起碼得有六千多塊錢,給你們抹了零,給六千就行。”
孫家兄弟倒吸一口涼氣。
獅子大開口啊,張嘴就是六千!
孫佳雪的那點工分什麼時候那麼值錢了。
“明清,工分可不值這麼多錢。”
“不止工分,那麼多年的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打豬草,砍柴等等,可不是白乾的。”
聽李明清這麼說,孫英雄連忙道:
“行,六千就六千。”
“不止六千啊,剛剛和你說了,洗衣做飯這些,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得八千塊錢。幾年不見你們變的心地善良了,要不是你們提醒我根本沒想起來。”
李明清笑眯眯的說道。
孫家兄弟沒再提出異議,立馬答應:“好,八千就八千。”
說多錯多。
可彆最後一毛錢都留不下。
起碼還有兩千,白得兩千,這一趟值了。
兩人分彆各拿一千塊錢揣在兜裡,就怕李明清反悔。
李明清如沐春風的笑著道:“剛才我幫你們把錢要到,你們是不是得感謝感謝我?”
兄弟倆:……
再次懵逼。
難不成還要從他們手裡扣錢?
現在一人一千,難道這兩千塊錢也不保!
李明清看著兩人慌張暈眩的表情非常滿意。
誰讓倆人千裡迢迢來首都找事呢。
既然來了可得印象深刻的離開,一次製的服服帖帖,免得以後有人拿錢收買再次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