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唐瓦特(2 / 2)

“鄭經,你也彆怪叔。要不是因為我和你爹的關係好,也不可能把你帶到長安城來。你乾活不好好的乾,天天就搗鼓那些沒用。廠子裡誰不背後戳我脊梁骨說你啊,都說你是關係戶,我包庇你。南國公相信我,讓我負責這個廠子。我也要對得起南國公啊。”

鄭白恨鐵不成鋼的說著。

“叔,我以後注意。一定好好乾活,絕不給你丟臉。你不能把我趕回去啊。我家情況你是知道的,我爹身體不好,全靠我的工錢過日子了。我要是再丟了這份工作,我家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張小瑜看他們吵鬨個不停,就走了過去。

“老鄭,乾嘛呢?怎麼回事?”

“南國公你來了啊。這是我本家侄子,正準備回家呢。”

看張小瑜過來,鄭白不好意思的說著。

“乾的好好的,乾嘛回去啊?”

“小人拜見南國公,不是小人要回去,是叔叔趕我回去的。”

聽到張小瑜的話,鄭經趕緊搶著說道。

“南國公,你是不知道,這小子天天偷懶不乾活。工友們都有意見了。我實在是沒辦法了。他要是能好好的乾活,我怎麼可能趕他回去。我跟他爹可是生死之交。”

鄭白也趕緊說著。

“你不用回去了,就在這乾,能乾點什麼就乾點什麼。”

張小瑜大氣的說著。

“謝謝南國公。”

鄭經這小子高興的說著。

人家鄭白把造船工坊打理的井井有條的。不就安排個侄兒吃閒飯嗎,這有啥的。彆說是安排一個,就是安排十個八個的,也說的過去啊。

“南國公,這?這不大好吧?”

鄭白強忍著興奮的心情說著。趕鄭經走,自己說不難過,那是騙人的。當年自己和鄭老爹那是生死之交。一起喝過酒,賭過錢,連到花樓體驗生活都是湊錢一起去的,那好的跟親兄弟似的。

後來有一次鄭老爹夜裡貪戰,多乾了一輪。第二天手腳發軟,又舍不得一天的工錢,就勉強上工,結果出事了,腿被摔斷了。乾的又是體力活,腿壞了還怎麼乾。隻能回老家了,那日子過的是一天不如一天。後來鄭經大了,求到自己,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才把鄭經帶來造船工坊。

“還是孩子,慢慢來嗎,總會成長的。”

張小瑜說著就去參觀船廠。鄭白真不簡單,這都上萬工人了,人家管理的井井有條,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

“你小子有福氣,南國公照顧你,你要懂得報恩。以後可得好好乾活,可彆跟以前一樣天天瞎糊混。”

張小瑜剛離開,鄭白就教訓著鄭經。

“我沒有瞎胡混啊。我在製作葉輪呢,這麼大的船沒有動力可不行。光靠風吹嗎,那得多大的帆啊?”

鄭經小聲的嘀咕著。

“還敢狡辯,看我不打死你。”

鄭白說著就要動手。

張小瑜雖然轉身離開了,還是聽到了鄭經的話。頓時一激靈,停了下來。

對啊,船再大,不能跑有屁用啊。都想著造船,造大船,就沒想過這船怎麼航行。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個問題,包括自己也沒想到,結果讓看著不起眼的鄭經這小子卻想到了。看來這小子不簡單,得重點培養。

“你剛剛說什麼?”

張轉身回來問著鄭經。

聽到張小瑜這話,鄭白和鄭經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彆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鄭白氣急敗壞的就想揍鄭經。張小瑜趕緊攔著。

“南國公,船這麼大,吃水線肯定很高。那得多長的船槳啊,也沒人能搖的動。根本就沒辦法用船槳。隻能用葉輪從底部推進。這葉輪肯定也要很大才行,用鉚釘法焊接葉輪肯定也不行,隻能用整塊的鋼鐵鍛製。隻是這麼大的葉輪至少也要幾十人同時才能踩的動,而且航行速度也不會太快,主要是這船太大了,還是鐵的。”

聽到鄭經這話,張小瑜佩服的不行。

“你跟我來。”

張小瑜說著就把鄭經和鄭白帶到辦公室。

“小鄭,你說這茶水壺蓋子能壓的住嗎?”

到辦公室,張小瑜指著一個燒滾了的茶水壺問著。

“這不可能啊,這怎麼能壓的住呢。”

鄭經看著上下抖動的茶水壺蓋子說著。

“這個小小的茶壺產生的動力你都壓不住,要是足夠大呢,能不能推動大船航行?”

張小瑜問著若有所思的鄭經。

聽到張小瑜這話,鄭經驚的頭皮發麻。

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這天天都用的茶水壺,竟然包含了這麼大的東西。要不是南國公提

醒,自己一輩子也想不到啊。還是南國公聰明,怪不得人家年紀輕輕的就是國公了呢。

看著鄭經那又驚喜又疑惑的表情,張小瑜就知道,這小子想到點子上去了。

“老鄭,分個房間給他,要大,全工坊都配合他,他要什麼就給他什麼。”

“南國公,他胡鬨就算了,你怎麼還縱容他胡鬨呢?”

聽到張小瑜這話,鄭白埋怨的說著。

“他可不是在胡鬨,他要是把這蒸汽機給弄出來,那是跨時代的。全工坊所有人加起來也沒他的功勞大。”

張小瑜自信的說著。這要是真把蒸汽機搞出來,那用處就太大了。直接工業革命了。

“南國公,你放心,我一定把你說的這個蒸汽機製出來。”

鄭經乾勁十足的說著。

“船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造出來的,你也彆太著急。儘心儘力就好,需要什麼東西就找你叔叔要,或者直接去找我。從今往後,你的工錢漲一倍。”

張小瑜又把自己知道的關於蒸汽機的東西詳細的跟鄭經說了一遍,就打道回府。接下來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了,就靠小鄭自己摸索吧。

“大哥,那三個東島國人,就買了點大唐的特產,還有書籍。都裝在他們船上了。”

張小瑜剛到家,張大錘就過來稟告著。

“就沒去彆的地方?”

“沒有,就去了禮部他們以前住的房間一趟,待了一個時辰左右。”

“你晚上去把他們的船給燒了,明天我送條船給他們。”

“這是為何啊?”

聽到張小瑜這麼說,大錘疑惑的問著。

“他們到鴻臚寺肯定是找東西的。決不能讓他們把我們的技術帶回東島國去。寧願錯燒,也不能錯過。”

張大錘聽到張小瑜的吩咐趕緊出去安排。

張大錘走後,張小瑜往孔穎達家走去。這都準備把三井這幫人的船給燒了,他們準備的東西肯定都沒了。得給他們準備點書籍回去。

孔穎達是孔雯的爺爺,這老小子一心要發揚他們儒家思想,這不正好是拍馬屁的機會嗎,可不能錯過了。

孔穎達這老小子現在很是鬱悶。當初東島國人來大唐學習,高興的半死。都在曆代祖宗牌位前賭咒發誓了,一定要把這機會爭取到太學來。

後來在張小瑜的助攻下,總算是爭取到了。高興的不行,天天去給祖宗上香。太學裡也準備妥當,就等東島國人來。結果,還沒等到東島國人來太學,這幫畜牲就去刺殺李世民了,全被暗衛給哢嚓了。這學習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牛皮都吹出去了,親朋好友誰不知道啊。連祖宗牌位前都吹幾遍了。圈子裡的人都知道自己把儒家思想傳給東島國人了,也算是發揚光大了。曆代祖宗都沒辦到的事,自己辦到了,那還不是天天得吹啊。現在出這事了,哪裡還有臉出去見人啊。天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長籲短歎的。

現在又聽張小瑜說要讓東島國人把書籍帶回國去,高興的一蹦三尺高。讓他們帶回去學和在大唐學,那還不是一樣的嗎。

此時孔穎達越看張小瑜越順眼,恨不得馬上讓自己的孫女和張小瑜圓房。

一通客氣後,張小瑜拿著孔穎達寫的書單告辭回去。印刷工坊裡全是書,有了清單去搬就完事了。

喜歡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請大家收藏:(())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