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還可以這麼和親?(1 / 2)

長安縣衙,吳全著急忙慌的趕過來。

此時李寧浩已經不耐煩的坐在那等著了。

“哎呀,太師怎麼有空啊?”

吳全老遠就喊著,顯得格外熱情。

“吳大人,昨日鴻臚寺走水。我懷疑是有人故意放火,還請吳大人明察。”

李寧浩鼻孔朝天的說著。

要不是因為求到吳全這了,李寧浩怎麼可能會和吳全在這羅裡吧嗦的。

吳全看李寧浩那瞧不起人的樣就是生氣。你特麼的算什麼東西,南國公那麼大的人物也沒像你這樣瞧不起人。

“太師有什麼證據說這是有人故意縱火?”

吳全看李寧浩瞧不起自己,也就收起笑容板著臉問著。

“這個要到現場看看才知道。吳大人請吧。”

李寧浩說著就帶頭往回走。

吳全也找了幾個衙役和自己跟著李寧浩走出去。

到了鴻臚寺,吳全他們哪裡會認真的勘察。自己帶的這幾個衙役都是自己的心腹,雖然沒明說事情的經過,可大家都心裡清楚,就那麼回事。剛剛又分到了好處,哪裡還會給李寧浩麵子。

“太師,經過我們認真的勘察,這就是意外。不是有人故意縱火。”

在鴻臚寺晃悠一圈,吳全就下結論了。

“吳大人是不是要再仔細的看看,這剛來就查清楚了?”

李寧浩不滿的問著。

這也太糊弄人了,你至少也要做做樣子吧。幾個人就那麼轉一圈,就說是意外。這也太過分了。

“你們丟失錢財了?”

吳全不耐煩的問著。

“這倒沒有。”

“丟失寶物了?”

“也沒有。”

“死人了?”

“也沒有。”

“那就是意外。這故意縱火,肯定是有所圖謀。不然人家傻啊,冒著殺頭的危險來放火燒鴻臚寺玩。這不是傻子嗎。”

聽到吳全這話,李寧浩氣的啊,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自己私底下帶了五十萬貫錢財過來,能說嗎?說出來誰信啊。沒走水時,你哭窮,鐵公雞一個,一毛不拔。現在走水了,你說你丟了五十萬貫錢財,你當彆人都是傻子嗎。小姑娘被人家睡了,能說嗎?沒有證據啊。

李寧浩心裡苦啊。

“吳大人,你要是不認真勘察,我就到大理寺去告,實在不行,老夫還要去告禦狀。”

看李寧浩還敢威脅自己,吳全也懶得跟他煩了,直接轉身走人。

愛去哪告就去哪告,老子不跟你煩了。

李寧浩看吳全不吃自己這一套,又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孫伏伽和張小瑜的關係那叫一個鐵。還會理會你嗎?管你是什麼太師還是國師的。

帶了那麼多錢財過來,也不知道分出來,天天吊大家的胃口,把我們大唐的高官當猴子耍嗎。現在南國公冒風險把這錢給分了,你特麼的還想來找事,我看你是找死吧。

孫伏伽也是官場老手,隻一句:那是長安縣衙的事,就給打發了。

你特麼的當大理寺是什麼地方了?那是審理重案的地方,你這就是走了水。一沒人員傷亡,二沒財產損失,你來大理寺乾嘛。胡攪蠻纏嗎不是。

李寧浩徹底的沒辦法了,灰心喪氣的往鴻臚寺走去。

醉香樓二樓包廂裡。

“老張,聽說這李寧浩去長安縣衙了。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啊?”

程處默喝了杯酒說著。

“你管他有沒有發現什麼,他一沒財產損失,二沒人員傷亡,誰會理他?這個虧他隻能認了。”

房遺愛得瑟的說著。

“我們還是不能太大意,李寧浩這老小子肯定已經發現不對勁了。一下子沒了五十萬貫錢財,肯定心疼的不行。”

秦懷道提醒道。

“你們都彆擔心了。這長安城裡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收了我們的好處。彆說他這五十萬貫錢財是私底下帶進來的,就是記錄在案也沒用,又沒當場捉住我們,怕什麼?自古以來都是捉賊捉贓,捉奸捉雙。再說了,他帶那麼多錢財來長安,還以為彆人不知道。又不舍得分出來,誰不恨他,都巴不得他倒黴呢。現在我們把他的錢給分出去了,誰不念我們的好。你們等著看吧,這以後沒人會為他們說話的。”

聽到張小瑜這話,幾個小子頓時就放心了。

“老張,那我們睡他們小姑娘的事呢,也沒事吧?”

房遺愛擔憂的問著。

“剛剛我不是說了嗎,捉賊捉贓,捉奸捉雙。他們又沒給你們堵在床上,怕什麼的。再說了,就算被堵在床上了,也可以喊著,老子還沒進去呢。”

聽到張小瑜這話,幾個小子頓時就樂了。

“老張,你小子夠壞的啊。這話都能說出口。這臉皮比我還厚啊。”

尉遲寶林笑哈哈的說著。

“哈哈哈,老子還沒進去呢。這話真是絕了。牛逼,老子就佩服你老

張。”

程處默也是佩服的說著。

第二天,陽光明媚,又是燥熱的一天。

“陛下,和親的事情,你們商量的怎麼樣了?”

這天早朝,李寧浩率先站出來問著。

李世民剛開始是不想和親的,畢竟誰也不想把閨女嫁到那窮鄉僻壤的山溝溝裡去。而且還和漢人有世仇。說不定哪天就開戰了,到時候這和親的公主下場是什麼?傻子都能想象的到這公主會受到什麼樣的折磨。

後來李寧浩巧嘴如簧的在李世民麵前逼逼叨叨的,李世民就頭腦發熱的同意了。也不怪李世民被忽悠,主要是李寧浩開出的條件太誘惑人了:

首先是永遠臣服於大唐,認大唐作為宗主國。然後,還會派軍隊支持大唐,一起對付突厥人。最後,每年還會送禮進貢,而且還有小姑娘。

李世民平時選幾個宮女都要被各部官員說三道四的,現在好了,人家直接一步到位的給送來了。這可不能怪自己這個皇帝吧。這是為了國際關係才要的,不然都還不要呢。

李世民畢竟是千古明君,雖然嘴上答應了,最後還是說這和親是國家大事,要和文武百官商量一下,留下了一絲緩和的餘地。這不,早朝剛開始,李寧浩就站出來說和親的事了。還是要早早的定下才行,免的夜長夢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