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哥也是狠人,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成全你們。
雖然後世對於楊二哥頗有微詞,可是不的不承認人家楊二哥確實是狠人,跟非洲平頭哥似的,天天不是在討伐彆人就是在去討伐彆人的路上。單單東北那邊的高麗就被收拾了三次。
看看楊二哥是怎麼對付琉求的,剛開始也是客氣的,想用自己的王八之氣鎮住對方。
可是對方明顯不給麵子,這讓楊二哥很沒麵子。楊二哥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暴怒之下的楊二哥就派不出名的大將軍陳棱帶兵討伐。
帶著楊二哥對流求先禮後兵的方針和策略,肩負二哥對自己的重托和厚望,還有祖宗十八代的期盼,陳棱再次漂洋過海來到流求。
陳棱先是派人和琉求談判,結果可想而知。雙方都想當老大,這從根本上就沒法談。談不攏就打唄,打完了再談,這都是談判的基本策略了。
陳棱的招撫行動受到了當時流求統治集團的強烈反對,流求王歡斯渴剌兜甚至派兵對抗,這讓陳棱很是不爽。
談判破裂你就老實待著唄,你主動來打咱乾嘛?這不是欺負人嗎?讓彆人知道了,還以為咱無能呢。
陳棱看著和平解決流求問題的計劃破滅後,也不廢話直接率軍用武力迫使其臣服。起初陳棱以為要經曆一場惡仗呢,結果不費吹灰之力就大敗歡斯渴剌兜兵。
想想也是,琉求這偏安一隅,孤懸海外的彈丸之地。不管是戰力還是謀略,又哪裡能是大陸身經百戰的天朝上國大軍能比的。
隋朝剛從兵荒馬亂之中建國幾十年,餘威還在,狠勁也沒丟。這一仗把琉求打的屁滾尿流。
陳棱這廝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打敗人家後,也沒停留,直接帶兵乘勢攻破流求王的都城,最後殺死了流求王歡斯渴剌兜,王妃什麼的,不在話下,得到了她們作為亡國王妃應有的待遇。
就此,琉求納入了隋朝的版圖。
後來因為我們的楊二哥不正乾,當然也不能說人家不正乾,人家隻不過是太想建功立業罷了。
楊二哥天天找人乾仗不說,還迷上了修河道。其實修河道對於百姓來說,那是有利的。灌溉良田,交通運輸都離不開河道。
可是楊二哥明顯高估了自己的家底。不管是乾仗還是修河道,這可都是大工程。乾大工程是要錢的,大量的錢。
楊二哥沒折騰幾年就把他老子,老楊頭積攢一輩子的家底給乾沒了。
沒錢了怎麼辦?工程都乾一半了,總不能爛尾吧。高麗打了兩次了,還沒打下來,不能不打。大運河修一大半了,不能不修。
沒錢硬著頭皮也要乾,無論如何也不能爛尾。就衝這點,楊二哥是好樣的。至少比後世的開發商好太多了。
本來楊二哥想法是好的,大家勒緊褲腰帶再堅持兩年,隻要熬過這兩年,好日子就來了。
本來這也沒什麼,曆朝曆代都有困難時期,挺過去就完事了。
可是楊二哥手下反骨仔太多,反骨仔嘛,就那麼回事,老大牛逼,咱就跟著你好好混。老大落難了,咱就謀求上位。
最後楊二哥自己也被頭號反骨仔宇文家給乾掉。再後來,李家殺出重圍,得了天下。
李唐有沒有控製琉求,這個曆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張小瑜在朝廷這幾年沒有聽說過琉求的奏報,很可能還沒有來得及打琉求的主意。
喜歡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請大家收藏:(())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