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喜歡你(1 / 2)

醜時正,李大錘兄弟倆已經來到了李淩雲家。

小王氏正在廚房生火。

本來李淩雲不想讓她這麼辛苦,讓她隻負責賣腸粉就行了,畢竟還有小寶要照顧。

但她閒不住,說每天就隻賣腸粉的話,這錢賺得也太輕鬆了,也讓她心裡不安。

做人要知足,要感恩,這樣錢才能拿得心安理得。

李淩雲也想過在鎮上開一個鋪子,大家都不同意,一是鋪子的租金太貴,二是他們的家都在岩風村,每天忙完之後還可以去地裡乾活。

“嫂子,早!”

“大錘,大彪早。”

幾桶米漿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廚房裡,這都是陳嬸夫妻倆下午磨好的。

就在這時,小寶突然醒了,他在房間喊道:“娘,我要尿尿。”

小王氏趕緊走過去:“來啦來啦。”

李大錘對李大彪說道:“我的那個竹刀放外麵了,你幫我拿一下!”

“好咧!”

李大彪轉身走出廚房。

就是現在,李大錘東張西望,發現沒人,迅速拿出紙包,卻始終沒有勇氣打開它,這一刻他想了很多很多。

正猶豫不決時,李大彪進來了:“大哥,找到了,給你。“

嚇得李大錘一哆嗦,忙把紙包放入懷裡,額頭上全是汗水。

李大彪摸著自己冰涼的手,莫名其妙地看著他:“大哥,你很熱嗎?”

李大錘心煩意亂的說:“不熱,乾你的活。”

李大彪:“…”

既然不熱,那額頭上為什麼全是汗?

沒過一會。

“大哥,快把腸粉拿出來,已經蒸過頭了。”李大彪提醒李大錘。

“哦哦哦,馬上馬上。”

之後便是一頓手忙腳亂。

李大彪不解的看著他:“大哥,你這是怎麼了?”

李大錘搖搖頭:“沒事,忙你的吧。”

又過了一會兒,李大彪無奈地說道:“大哥,這個腸粉還沒熟,你怎麼就把它給拿起來了?”

一共兩個灶,兄弟倆一人負責一個。

掌握好火候是蒸出口感好的腸粉的關鍵所在。

如果火候過高,腸粉會受熱過度,口感變得硬而韌,不易咀嚼;如果火候過低,腸粉則無法熟透,口感油膩。

火候是李淩雲一再強調的重點,這麼多天以來,兩兄弟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但是今天,李大錘已經出錯了好幾次。

就連神經大條的李大彪都感覺到李大錘不對勁:“大哥,你到底怎麼了?連連出錯。”

李大錘一臉的心虛:“都說了,沒事。”

李大彪無奈地搖搖頭,把李大錘剛才蒸不好的腸粉,全都挑了出來,放到另一個碟子裡,這些寧願扔掉也不能賣給顧客,品質一定要保證。

小王氏眼神閃了閃,卻沒說什麼。

寅時一刻,陳嬸夫妻倆來了,小王氏和陳嬸開始做餡餅。

李淩雲如往常一般去買肉,人還沒走到豬肉擋,楊嬸就已經笑臉相迎:“李姑娘,早啊。”

“楊嬸,早!”

“李姑娘還沒吃早飯吧,我這裡做了些早點,專門留給你的,趕快趁熱吃。”

“謝謝楊嬸,我已經吃過了。”

“你就嘗嘗一兩口。”

看著楊嬸期盼的目光,李麗雲還是象征性地吃了一口:“好吃,楊嬸的手藝真不錯!”

“好吃,那我就天天給你做。”

李淩雲:“…”

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嗎,怎麼對我這麼熱情?

李淩雲隻好看向豬肉鄧:“鄧叔,這些肉都來兩斤。”

豬肉鄧:“好咧!”

“一共多少錢?”

很快就切好肉,李淩雲正準備掏錢,楊嬸按住她的手:“彆急,嬸問你一個事。”

“楊嬸,你說。”

“你覺得我家新榮怎麼樣?”楊嬸目光灼灼的看著她。

李淩雲隨口應道:“很可愛的小夥子,勤快又老實。”

楊嬸又笑眯眯的問:“那你覺得我怎麼樣?”

“你也很好,性格開朗、寬容、善良。”

竟然有這麼高的評價,可把楊嬸美的要冒泡泡。

“那你鄧叔呢?”

“憨厚、老實!”

豬肉鄧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哪有!”

楊嬸巴眨著眼睛:“那你覺得,我們做你的公公婆婆會如何?”

李淩雲目瞪口呆的看著她:“你說啥?”

鄧新榮失戀了,應該說,這段感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鄧新榮蒙著被子窩在床上,已經一天沒吃飯了,楊嬸心裡很難過,又不知道怎麼安慰自己的兒子。

豬肉鄧第一次埋怨自己的妻子:“都怪你,叫你不要跟李姑娘提這個事,非要提,這下滿意了吧。”

楊嬸自知理虧:“我哪裡知道她會拒絕。”

在被窩裡的鄧新榮,聲音悶悶的:“娘,以後讓我怎麼見人。”

父子倆一起指責她,楊嬸覺得心裡特彆委屈:“你這孩子,娘這麼做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你不是說你喜歡李姑娘嗎?我不問的話,怎麼知道她喜不喜歡你。”

“那你不能直接去跟她說啊!”

“好好好,都是我的錯,行了吧!”

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忙了起來。

這是李淩雲最後一次為宋文鋒複診。

其實他的身體已經恢複的很好,但宋家還是不放心,非得李淩雲再來一趟。

來就來吧,反正還有出診費可以拿。

宋文鋒動完手術之後,宋府對李淩雲更是客氣,隻是李淩雲非常低調,不喜歡張揚,每次過來,就像例行公事一樣,檢查完就走,從來不逗留。

宋府倒是經常派人去光顧腸粉攤,順便幫她宣傳。

“李神醫,這邊請。”劉管家在前邊領路,態度十分恭敬。

李淩雲問道:“咦,這不是去宋公子的院落吧?”

劉管家:“少爺說今天換個地方,就在前麵。”

每次來都是匆匆忙忙,而且都是固定一個地點,那就是宋公子的院落。

這次終於有時間可以去逛其他的地方,宋府很大,小橋流水、假山池塘、亭台樓閣、碧瓦飛簷應有儘有!

果然是有錢人,難怪都說宋府是清河縣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

不遠處琴聲傳來,宛如一泓清泉,在耳邊潺潺流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