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火箭發動機試車(1 / 2)

林晨到了測試場後,看到負責火箭發動機項目的李浩一行人正圍著一台龐大的發動機做著各種檢查。

李浩,男,52歲,是哈工大的一名火箭動力的教授,被林晨花費重金挖過來的。

“李教授,辛苦你們了!”

林晨看著頭發幾乎白完的李浩,由衷的佩服道。

雖然他提供了全部技術,但是想要把技術吃透並造出樣機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即便是有人工智能和3d打印機的幫助,李浩團隊上百人幾乎是廢寢忘食的才造出樣機。

“不辛苦,你都把完整的技術都交給我們了,我們至今才造出樣機已經感到很慚愧了。”

李浩含蓄的笑了笑。

其實他們對於林晨是最為佩服的。

因為這項技術是林晨教給他們的,很多他們理解不了的技術,林晨能輕而易舉的幫他們解決掉,這無疑說明林晨在這方麵有非常高的造詣。

“哈哈哈,沒有你們哪能有今天發動機的樣機,你給我介紹下發動機的參數。”

林晨開懷大笑的說道。

說到發動機,李浩的臉色立馬嚴肅了起來:

“我們的這台發動機是世界上首台液氧甲烷發動機,它的發動機直徑6.4米,噴管直徑3.6米,發動機長16米,最大推力1500噸,推力可調節範圍為40%至100%。”

“燃燒室壓力最高可達460bar,比衝為520s(海平麵)……”

即便是李浩,在介紹這款發動機的時候,就像是感覺做夢一樣,這款發動機,最少領先世界三十年。

而且由於大量采用了3d打印技術,每台發動機的造價也不過才1.6億元。

“它的壽命有多長?”

對於這台發動機的理論數據,林晨自然一清二楚,但是一般這個理想值很難達到。

“我們的發動機使用的是新型的鈷鈦合金,經過我們對這種材料的測試,我們發動機的壽命最少可達300小時,當然具體還要一會發動機實驗後才能得知。”

彆小看這300小時,要知道火箭發射到近地軌道隻要七八分鐘就行,而這款火箭發動機的比衝更高,推力更大,意味著飛行速度更快,撐死六分鐘就差不多了。

即便是未來設計成可回收式火箭,一來一回也最多半小時。

這就意味著這台火箭發動機可以重複使用600次!

平攤到每次的使用成本才27萬人民幣!

這簡直是白菜價!

當然,這隻是一個理想的數值,具體還要根據使用情況來判定。

就在兩人談話間,發動機試車的全部工作已準備完畢。

直徑6.4米的火箭發動機,被固定在一個鋼鐵、混凝土組合的建築上,而在距離發動機尾部100多米的地方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林晨和李浩也遠離了發動機測試場,來到了三百多米外的一個觀測室裡。

“點火!”

隨著李浩的一聲令下,無數的液氧甲烷燃料開始瘋狂的注入火箭發動機之中。

緊接著發動機的噴口噴射出一道熾烈的火光,猶如掙脫束縛的火龍,狂暴而絢爛。

隨著發動機輸出功率不斷地增大,噴出的尾焰也越來越長。

當發動機功率最大時,尾焰的長度竟然接觸到了100多米處的海麵。

無數海水在高溫的蒸發下,化作濃烈的白煙。

發動機狂暴的動力,甚至讓整個試車台都在發抖,即便是在三百多米外的觀測室內,林晨都能感受到地麵的震動。

由於是首次測試,所以這次測試僅僅用了一分鐘,但是這短短的一分鐘時間,燃料就使用了76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