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一本古籍(1 / 2)

正是因為桑弘羊的這三問,讓漢武帝劉徹決心讓鹽鐵從私營變為公營。

也是以為如此,才讓偌大的大大漢帝國有了對抗更加強大的匈奴的基礎。

即便到漢武帝後期,大漢人口減半,民不聊生,可對中華民族來說,沒了亡國之危。

也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基礎。

在古代,這是後世踐行了幾千年的鐵律。

除非工業革命到來,以及更大產量的農作物出現,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否則,要想國家強大,鹽鐵,必須國營。

“敢問諸位大人,這三個問題,可有答案?”說完桑弘羊的三個問題之後,秦寧目光看向甘祖茂張祿等人。

嘩~

秦寧的三個問題,就好像定海珠一樣,讓整個推演廳鴉雀無聲。

且不說大秦,乃至於齊荊秦三國,都出現的,地方性氏族獨大、不服朝廷管教、隨時有造反的權力的情況,單單秦寧所說的財政不足,有戰爭國家沒錢的情況,就好像是一把刀一樣,紮在皇帝,甘祖茂、張祿和蒙驁等人的心上。

王若微,蒙蕩兄弟三人也是一樣。作為大秦武將,他們最清楚糧草、財政問題對大秦銳士的影響了。

不然,以大秦銳士悍不畏死、上戰場就跑著去立功的情況,列國誰敢與之爭鋒?

“可是…讓氏族將鹽鐵銅銀的煉製交給國家談何容易?”甘祖茂無奈的歎了口氣。

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更彆說是搖錢樹的礦了!!

“先不說這個了。”

皇帝擺擺手,示意秦寧繼續道:“老九,繼續說說你說的發展科技,還有商業……究竟是何意?不急,一條條說。。特彆這科技,究竟是何物?”

說著,皇帝看向蒙武:“去,要點兒點心,今天,我們慢慢聊。”

“諾。”

秦寧說的滔滔不絕,將自己心裡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

而皇帝,甘祖茂和張祿他們都是聰明人。

他們隻是因為時代的限製才沒有往這方麵想。

現在經過秦寧提醒,仿佛一個個的被打開了任督二脈,紛紛參與了討論。

連一向不善言辭的王若微也加入到討論之中。

看著秦寧好像一個言無不儘的智者,在教授著整個大秦最有權勢的幾個男人,王若微心裡還是有些小小的得意的。可同時她也因為和秦寧的婚事被隔開而有些淡淡的失落。

“老九,你再說說,這簡化文字,提高百姓整體認知水平乃是何意?若讓普通百姓知道的太多,他們豈不是要造反?”皇帝問道。

秦寧笑道:“父皇此言,隻說對了一半。”

“哦?”皇帝挑眉道:“那你且說說,父皇說對了哪一半?”

秦寧道:“所謂上行下效,若為上者謹言慎行,規範自己的行為,愛護自己的百姓,百姓安居樂業,他們為何要造反?相反,為上者不顧百姓生死,那即便是匹夫也知一怒,更何況其他人。”

“說到底,百姓如何選擇,取決的不是百姓自己,而是為上者。”

“試問,哪個老百姓吃飽了沒事乾去造反呢?”

“……”眾人語塞。

“可王爺您說的簡化文字,此乃何意?”張祿問道。

秦寧道:“當今天下,文字眾多,以三大皇朝的文字使用的人最多,可即便是最簡單的東齊文字,書寫起來也極其複雜,比如這‘壹’,若是普通人,學習起來就得許久,可是若將他修改為‘一’,普通人學習起來豈不是更快速?”

“若讓普通百姓都有識文斷字的機會,他們便會明事理。”

“這樣,世家大族把控的讀書權力,也會被普通百姓所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