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皇後微微垂眸,美目流轉,似是在心中仔細思量,須臾,柔聲道:“陛下,妾身私心以為辰兒眼光獨到,這裴乾大人妾身也曾有所耳聞,確有大才,腹中墨水似那汪洋大海,滔滔不絕。況且如辰兒所言,當下朝堂正值用人之際,革新求變方能順應時勢。這裴乾大人心懷革新之意,若能主持春闈,選拔一批銳意進取、思想新潮之士,恰似為朝堂注入鮮活血液,於國之長遠發展大有裨益。妾身覺著,辰兒所薦之人,不失為一個絕佳選擇呢。”
皇帝未置可否,隻是不鹹不淡地“嗯”了一聲,便靜坐不語,似在沉思。
崔皇後也不敢打擾,靜靜的陪在皇帝身邊。
又過了片刻,皇帝起身徑直前往李貴妃寢宮。李貴妃正在榻上,裝著閒讀詩書,聽得皇帝駕臨,忙不迭放下書卷,起身行禮,嬌嗔道:“陛下,今日怎來得這般早,可是朝堂事畢了?妾身正念叨著您呢。”
皇帝拉著李貴妃的手,一同坐下,將朝堂上那場激烈爭論一五一十複述一遍,問道:“愛妃,你也幫朕拿拿主意,這瞿沽與裴乾各有擁護,朕著實有些為難,你且說說,誰更合適擔此重任?”
李貴妃輕攏鬢發,儀態優雅,美目流轉,輕聲細語道:“陛下,妾身久居深宮,雖不懂朝堂上那些彎彎繞繞的政務,但聽陛下這般描述,這兩人想來皆是賢能之輩。”
“隻是妾身思量,春闈主考一職,絕非僅看才學高低、經驗多寡,更要那人公正無私、心懷大局,能巧妙平衡各方勢力,莫要因主考人選引得朝堂再生波瀾、黨派傾軋加劇。”
“你究竟想說什麼?”皇帝眸光一冷。
李貴妃連忙跪下,說道:“妾身聽聞,今日朝堂之上漢中王謙遜有度,不驕不躁。況且這些年漢中王是大秦詩仙,聲名在外,行事穩重,心懷百姓。他又為我大秦出使南荊,立下汗馬功勞。”
“臣妾聽聞他在民間聲譽漸隆,百姓皆讚其賢德。若他來主考這春闈,既能解陛下之憂,又可得士子百姓信服,各方皆無可挑剔,陛下以為如何?”
皇帝原本黯沉陰霾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仿若暗夜星辰閃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意。
他本以為李貴妃會和秦肅舉薦的一樣。現在的舉薦,更意外,更驚喜。
“愛妃所言,甚合朕意!甚合朕意。”皇帝大喜:“還是你懂朕的心啊。”
“為陛下分憂是臣妾的福分。”
……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精神抖擻,仿若陰霾散儘,重見晴天,端坐龍椅,目光炯炯有神,環視群臣,高聲道:“朕昨夜輾轉反側,思慮再三,春闈主考官就定為漢中王秦寧。漢中王謙遜知禮,心懷公正,不黨不私,定能秉持公心,嚴守規矩,為朝廷選拔出真正德才兼備之英才。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此言一出,朝堂仿若被一道驚雷劈中,瞬間一片嘩然。
秦辰沒想到皇帝會讓秦寧任主考,臉色驟變,青一陣白一陣,上前幾步,高聲道:“父皇,九弟年紀尚輕,資曆淺薄,經驗恐遠不及瞿沽、裴乾二位大人豐富老到。春闈乃國之根本大典,關乎萬千士子前程命運,萬一有所差池,動搖國本,這後果不堪設想呐……”
“父皇英明。”讓秦辰暴怒的是,秦肅竟然同意了。
“恩?”秦寧意外的看向秦肅。
這個狗東西竟然會幫我?
不會要坑我吧?
皇位上,皇帝目光一凜,仿若寒星,看向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