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進了考院。
秦觀看看手中的考號。
“甲申。”
有小吏上前,看過號牌後,領著秦觀來到一間考房。
看到考房,秦觀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是土地廟嗎。
聯排的考房,裡麵十分簡陋,站起來就能摸到房頂,裡麵一張長條桌,後麵一個寬長條凳,下麵放著一個馬桶,其他全無。
其他三麵都是牆壁,對著外麵這一側,卻是空的,隨時供衙役官員檢查有無作弊行為。
不過秦觀知道,這個條件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
有些府縣考院試,還有好多沒有考房,直接露天考試的呢,這大六月的,頂著一個大太陽,一會兒就是一身汗,彆說考試,不中暑都是好的。
這杭州是省城,到時候鄉試也會在考院進行,杭州考院試的學子占便宜,在考鄉試前,可以用一用考院。
院試每年都會舉行,由本省提督學政主持考試,選拔人才,考中者成為秀才,才有資格參加後麵的正式科舉考試。
考生都是從府縣學館,還有一些官方承認的大書院選拔上來的優秀學子,經過縣令、知府推介,才有資格參加院試。
此時的秀才考,與後世明清的秀才考試,又有很大區彆。沒有所謂的縣試府試,直接院試。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就聽有人喊道:“入場完畢,閉門落鎖,全場肅靜,準備考試!”
不多時,有衙役提著一個大竹籃過來,裡麵是一卷卷的紙卷,每過一個考房,就直接丟下一卷。
秦觀有些激動的接過考卷,厚厚的一卷。
攤開紙卷用手機壓好。
又拿出硯台,倒上少許水,用上好的鬆脂油煙墨輕輕磨墨,拿出一隻狼毫,沾水暈開毛筆。
“開始答卷!”
少頃後,又是一聲高喝。
考試終於開始了。
彆看院試隻有帖經、墨義和詩賦三項,可題量還真不小。
帖經五十題,墨義五題,詩賦一題。
秦觀拿起狼毫筆,飽蘸墨汁,眼睛餘光卻看著外麵的巡場官員,等巡場官員隻剩下背影之後,左手拿起手機,熟練的開機,大拇指動作如飛,單指全拚刷的飛起。
“曲肱而枕之。”
刷,屏幕出現一行字。
原來是出自論語的一句話,“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趕緊寫上。
帖經第四題,“君子有三樂。”
繼續搜。
瞬間,答案出來,“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出自《孟子》的一句話,寫上。
帖經第十題,“信,德之固也”。
搜搜搜。
原來是五經春秋裡的一句話,“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讓,德之基也......”
再寫上。
秦觀感覺這樣的考試好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