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天庭平妖大設宴,孟軻聞道能離界(1 / 2)

一句“還有嗎?”

直讓這三人瞠目結舌,如同嚇傻了一般,還是鹿力大仙反應最快,第一個跪倒求饒:“上仙饒命,上仙饒命……”

虎力羊力大仙緊跟著跪倒,連聲求饒,那羊力大仙口齒不清,又唯恐比那二人說的少了,一個勁兒的“上仙饒——”“上仙饒——”,單單“命”字卻說不出來。

謝源誠見這三人前倨後恭,心中覺得有趣,卻也無殺他們之意,虎力、鹿力、羊力三人頗具喜感,況且他不知太上老君引這三人入界的原因,唯恐殺之令老君不喜。

既然殺之無用,眼下正有一件頗費工夫的事要尋人去做,此際這三人犯在他手中,正是時候,好好驅使他們一番,也算小作懲戒了。

他擺擺手道:“起來吧。殺你三人易如反掌,卻怕汙了我的手。”

鹿力大仙緊跟著道:“上仙說的是,我等如螻蟻一般,若與我等一般見識,但恐有損上仙威名。”

謝源誠點點頭道:“說的也是,眼下有一個活計,要你三人去做,不知三位可有空暇啊?”

三人驚喜萬分,隻要這書生不殺他們便好,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先應了再說。忙不迭點頭道:“上仙儘管吩咐下來,我三人便是拚得一死,也要將事情辦妥。”

謝源誠道:“我且問你們,這界內土地五穀難生,你三人如何積攢了許多糧食?”

虎力大仙忙道:“回稟上仙,此事亦為偶然。我三人自幼修行,於田中勞作一竅不通。這界內田地如何,原本與我等也無關係。隻是一次演習法術,在一塊田地上施展了呼風喚雨,過了幾月,發覺此處竟然五穀豐登。我三人便覺,可能與施了法術有關。於是便屯田播種,到開花時節施展這呼風喚雨,多年下來,便積攢了許多糧食。”

謝源誠點了點頭,虎力大仙說的甚合情理,雖是誤打誤撞,也與自己的法子同源。虎力大仙卻以為他還要糧食,自懷中又掏出兩個乾坤袋道:“餘糧儘在此處,上仙若要,便請笑納了。”

不料謝源誠擺擺手道:“我要爾等辦事,便與這田地有關。”

三人忙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唯恐漏了一字,辦事不力,惹得上仙惱火。

卻見這書生接著道:“自現今起,你三人要遊遍這界內六十四國,叫百姓在莊稼開花時,將每一株都搖上一搖,晃上幾晃,身旁若有人持扇扇風則為更佳。可聽懂了?”

三人聽了,雖不明白書生為何要這麼做,卻也一直點頭。此事雖稍麻煩些,卻也好過丟了小命。

見三人都應下了,謝源誠又道:“凡各村各鎮有田地處,一處也不可漏過,可能做到?”

“謹遵上仙法旨!”三人齊聲道。

“好了,你們即刻行事。容爾等一月工夫,我將挨村挨鎮嚴查,若有遺漏,此番必不再饒!”

三人答應一聲,剛轉身要走。

卻又被叫回,“欺心國中那小鎮中,那個叫孟軻的老者你們可還記得?”

聽三人稱是後,謝源誠道:“欺心國中,你三人帶著孟軻前往,隻說此術乃是孟軻所傳,助他威信,可能做到?”

三人自然答應,然後便告辭離去,準備行事。這三人此刻再不敢耍什麼花樣,隻商議個最快的法子,便是三人分頭行事。

他三個在界內廝混日久,於地理甚熟,沒想到此刻派上了用場。隻是以往前去,乃是為自己積累造化,此番卻要受人指使。

謝源誠此舉並無他意,隻單純為了百姓衣食豐足,也算行了一件善事,順便為孟軻在欺心國中樹立聲望,為他將來教化百姓做好鋪墊。

了了這樁心事,他也不回欺心國,料那虎力三人不敢不依言而行,他便尋了個僻靜處,專心修習起《道德經》來。

————

天界之上,大羅天中,昆侖仙島瑤池大擺宴席,自是為老君慶功。

天上地下皆知,花果山群妖殺天將,反抗圍剿,兩名頭領居然膽大包天殺上天庭,便是西方如來,出手亦被那奸猾的道人逃脫。

幸虧居於三十三天的太上老君及時趕到,老君雖誤飲七日醉,仍擲出金剛琢將那妖道擒下,捉回了兜率宮。。。

自有天界以來,從未有過妖類攻上天庭的先例,此番平妖,無疑除卻天庭心頭大患,老君自然居功至偉。

瑤池宴上,三清四帝、各方神仙真人、星君鬥元、尊者天王無一缺席,紛紛來賀玉帝。玉帝、王母自然笑逐顏開,號稱此乃老君功德。

玉帝舉杯道:“逢此大喜之時,便定此會為‘平妖大會’,如何?”

各坐座位,走鍾傳觴,弄琴鼓瑟,果然一場好會也。有詩為證。詩曰:

花果山中妖氣囂,此番更顯道宗高,龍旗鸞輅祥光藹,寶節幢幡瑞氣飄。仙樂玄歌音韻美,鳳簫玉管響聲高。瓊香繚繞群仙集,宇宙清平賀聖朝。

酒飲至興起,玉帝乘機道:“花果山匪首雖已伏法,然據說花果山群妖見機不妙,已奔走四散,如此星羅棋布、勢成燎原,反倒無從戡亂。。。”玉帝說到此處故意一頓。

玉帝既出此言,下方便有人琢磨陛下此言意圖何在,此時有人接道:“萬歲不必擔憂,那群妖既然散了,便與普通妖獸無異,已是不成氣候,難以再興風作浪。”

又有人道:“偌大一個花果山都已散了架,便再聚起,也無非被我天庭滅了而已,何懼之有?”說話這人乃是一個散仙,人稱赤腳大仙,此人一雙鐵腳極為厲害,據說身具異寶,一身修為著實不可小覷。

赤腳大仙如此一說,庭中眾人哈哈大笑,唯有李靖父子麵色不善,托塔天王剿妖不利,此際坐在這裡委實不是滋味。

李靖清了清嗓子,來到殿中,先與玉帝施了個禮,又給老君行禮,問道:“敢問老君,不知那妖道如今在何處?”

老君舉杯剛要飲,聽李靖問他,將杯子放下道:“難道天王還怕他跑了不成?”

李靖忙道:“豈敢豈敢,何人能從老君的兜率宮中逃出?隻是怕走漏了風聲,他那些妖精兄弟便來救他。自然,救是救不出去的,但唯恐擾了老君安寧。”

李靖這番話說的十分小心,自老君擒住謝源誠後,他開始重新審視三清的巨大能量。

道教三清常年來韜光隱晦,有的神仙甚至隻將三清當做道教的符號,卻忘記了這三個活生生的仙界巨擘。

李靖自然深知三清厲害,不會如此看待,但久而久之,卻也淡漠了三清乃是道教之祖,唯以天庭為尊了。

老君哈哈大笑,道:“那妖道也沒甚麼本事,放入我那八卦爐中,不過個把時辰,便化為飛灰了。”

此語一出,眾人皆驚,但心中所想卻大不相同。

大多神仙心道,這老君果然本領高強,據說這花果山妖猴麾下,弟兄幾個也都是混元金仙的道行,遠遠強於我等,在老君手中卻也灰飛煙滅了。

一些有心計的道,老君哪老君,不知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即便煉了這妖道,也不能在此地說出,一旦傳揚出去,那妖道的眾多兄弟豈不為他報仇?

到時,即便你有天大本事,你在明處,人家在暗處,又如何防範得了,你那兜率宮隻怕真不得清淨了。

玉帝卻道:“煉得好!正當殺雞儆猴,老君此舉乃是煉妖駭群妖,看天下妖類還有哪個敢再作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