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捐獻糧草(1 / 2)

退朝之後,戶部侍郎身邊圍滿了人,卻沒有一個說要捐獻多少糧草的。

戶部侍郎為官多年,還有不清楚這些人的心思,他拿著冊子來到太子殿下身邊,

“太子殿下,皇上命微臣統計捐獻糧草的數量,不知太子殿下要捐獻多少糧草?”

太子:“本宮捐獻糧草一萬擔。”

戶部侍郎在冊子上寫上:太子,捐糧草一萬石。

太傅說道:“戶部侍郎,你且幫老夫寫上,老夫願捐獻糧草九千石。”

有了太子殿下和太傅,捐獻糧草的數量做比對,其他人所捐獻糧草的數量自然不可能超過太子。而是一級一級往下減少。

晉王也拿著冊子找到太子,“太子殿下,要捐多少禦寒衣物給邊關將士?”

太子:“本宮在外沒有產業鋪子,就捐四千兩白銀。衣物方麵還是主要看晉王了。不知晉王要捐多少衣物給邊關將士?”

晉王:“本王捐一萬件衣物。”

太子:“晉王在外有不少產業,莊子,作為皇子,隻捐出一萬件衣物是不是太少了。父皇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你,你可要好好表現。”

晉王握了握拳:“是,一萬件衣物是少了點,本王再賣掉一個鋪子,衣物增加五千件。”

太子鼓掌道:“晉王果然是心係關邊將士。”

晉王被他擺了一刀,氣憤的轉身走向其他大臣。

胡丞相站在晉王一邊,為了讓其他人多捐獻些銀兩,他直接捐獻了八千兩白銀。

其他品階高一點的官員也都捐了六七千兩。品階低一點的官員也都捐了三四千兩。

這讓晉王的心情好了不少。

回到晉王府,晉王便讓管家帶著四名侍衛,按照冊子上的名單,去各個官員府上討要銀兩。

一箱箱白銀被抬進了晉王府。

晉王書房內,晉王坐在主位上,下首坐著一個年輕男子,姓顧,還有一位中年男子,姓秦。他們是晉王養在府上的謀士。

晉王:“秦先生,顧先生,將士們用的禦寒衣物,本王應該如何籌集?”

秦先生:“王爺,將士們用的棉衣基本為普通的棉衣,而我們京城店鋪裡賣的棉衣並不適合將士們穿。”

顧先生:“秦先生說的有道理,京城鋪子裡的棉衣麵料好,價格高。王爺,您隻需買一些普通的布料和棉花,讓百姓們縫製即可。”

晉王看向秦先生,秦先生點點頭,“不錯,這樣既省錢,速度又快。”

晉王:“哦,那此事就按兩位先生所言,讓手下去辦。”

晉王府的管家,將買布料和棉花的事交給府裡的兩個管事。

兩個管事得了肥差,興高采烈地去采購布料和棉花,

布料掌櫃的把陳年布料,甚至是泡過水的布料都賣給了管事的。

賣棉花的掌櫃也是如此,將次等棉花,陳年發黃的棉花也都賣給了管事的。並教管事的,將普通棉花與這些棉花混合,掩人耳目。

布料和棉花到了百姓手中,有的百姓看著泡過水的布料和次等棉花心生不滿,可麵對晉王府的侍衛,他們什麼也不敢說。有的百姓則偷偷留一兩把棉花下來,有更大膽的,將一部分棉花換成蘆花絮,縫到棉襖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