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司馬衷名言警句,何不食肉糜(2 / 2)

“皇後,是太傅他們硬拉朕回來的,你可不能罵朕。”

楊駿沉聲開口:

“皇後,出大事了,荊州大水,數十萬百姓受災,朝廷得想個辦法救濟一下!”

賈南風想了想,道:

“朝廷製度不都已經規定好了?就按照規定,讓當地和附近官府賑濟災民便是。”

說話間,其他幾名重臣都已經落座。

至於孤零零站在那裡的皇帝司馬衷,則被眾人習慣性地無視了。

太宰司馬亮皺眉道:

“去年巴蜀和建康大水,荊州糧食都已經發往這兩地去賑災了,現在哪裡來的新糧食?”

“朝廷得從洛陽這邊運送一批糧食過去,而且速度要快,不然災民沒了口糧成了流民,地方上又有叛亂了!”

司馬衷好不容易回到皇位上,聽到這裡,忍不住說了一句話。

“百姓無食,何不食肉糜?”

大漢世界之中,正在和呂後卿卿我我的劉邦噗一聲,差點就當場噴了出來。

“這個司馬衷,竟然能說出這種話來?”

呂雉的表情也是極為古怪,過了好一會才道:

“都說司馬衷的腦子不好,如今看來,確實是過於愚癡了。”

劉盈在一旁聽著父母之間的對話,腦海中隱約是有些疑惑的。

肉糜,其實就是肉粥。

這種東西,對劉盈這個皇太子來說,確實是非常一般的食物。

劉邦似乎察覺到了劉盈腦海之中所想,冷笑一聲,道:

“朕當年在豐邑的時候,天天外麵浪蕩,嫂子連一頓飯都不願意給朕吃!”

“那時候彆說是什麼肉糜了,就算是一碗最難吃的小米粥,對朕來說都是無上的美味!”

“如今這晉朝百姓受災流離失所,那是連小米粥都吃不上的,還想吃肉粥?”

劉盈啞口無言,隻能連聲稱是。

呂雉開口為劉盈轉圜。

“陛下您就知道選那些艱苦的時候說,你怎麼不說後來你天天去曹寡婦家的酒鋪喝酒,喝完了酒還能品嘗一下曹寡婦的朱唇呢?”

劉邦聞言,表情頓時一僵。

事實上,劉邦不但很是享受了一番曹寡婦的溫柔,還讓曹寡婦給他生了一個庶長子,也就是如今的大漢齊王劉肥。

看著呂雉似笑非笑的表情,劉邦若無其事地哈哈一笑。

“哎呀呀,都是些陳年舊事,提這個做什麼?”

“盈兒啊,你要記住,黔首百姓的生活遠比你想象的更加艱難。”

說著,劉邦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朕為何要用蕭何、曹參的黃老之學,要垂拱而治,要分封諸侯?”

“難道朕就不知道,像秦始皇一樣大權在握,號令天下的好處?”

“因為朕見識過秦朝酷烈,知道若是朕當了第二個秦始皇,那大漢的老百姓就會重現當年的苦日子!”

“娘的,朕當年就什麼都沒乾,也被秦朝製度給逼得落草為寇。哦,你就是你娘那時候和朕在山澤之中懷上的。”

呂雉無語,忍不住輕輕捏了一下劉邦的手臂。

“陛下,怎麼什麼話都跟孩子說?”

劉邦哈哈大笑,看著劉盈。

“經常有人說,曹參就是蕭何的跟班,蕭何說什麼曹參就做什麼,很丟臉。”

“朕不以為然。”

“你要明白,能分辨出什麼是正確的事情,然後沿著正確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便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能力了。”

劉盈聽得一愣一愣的。

呂雉心中一聲暗歎,開口道:

“盈兒,將來你也要沿著你父皇的正確道路走下去,明白了嗎?”

劉盈這才恍然大悟,趕忙連聲應諾。

劉邦看著麵前唯唯諾諾的劉盈,心中不由歎息。

兒弱母強,若是朕當真死在皇後之前,那……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的表情有些微妙。

“何不食肉糜?這個司馬衷,倒也真敢說啊。”

扶蘇做了好幾個深呼吸,平抑著心中的怒氣,用儘可能平靜的語氣開口。

“司馬衷這般人竟然也能當上皇帝,簡直就是上天不公!”

作為以仁德著稱的大秦皇子,扶蘇是很喜歡跟隨著大儒們一起走到田間地頭之中,去了解黔首百姓們的生活。

也是因此,扶蘇經常對秦始皇各項政策提出批評和反對,認為這些政策役使民力過度。

秦始皇笑了笑,道:

“其實這司馬衷倒也不是壞,隻是單純的愚鈍罷了。”

“不過這也讓朕越發明白,黔首百姓之性命確實是無比脆弱的。”

“於國家而言,可能僅僅是一項政策的些許更易,就能改變無數百姓的性命,乃至決定他們的生死了。”

扶蘇忙道:

“父皇之前在看完視頻之後決定免除絕大部分黔首過度的勞役,乃是大秦真正的福音。”

秦始皇嗬嗬一笑,撫須看著金幕之中的司馬衷。

“話雖如此,但一個平庸,不,愚鈍至此的皇帝,終究還是無法統治華夏王朝的。”

“扶蘇,將來你若是有子嗣如司馬衷這般,切記務必將其廢黜,絕不能死板的堅持什麼嫡長子繼承,明白了?”

扶蘇趕忙點頭。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的表情極為古怪,過了好一會才開口。

“便是這樣子的王朝,取代了朕的大漢?”

東漢群臣也都是一臉無語。

宋弘忍不住道:

“好一句何不食肉糜,若是大漢出了這樣的一個皇帝,怕是要被罵上千萬年了。”

劉秀臉頰一陣亂顫,重重哼了一聲。

“若生此癡兒,倒不如直接溺死完事!”

沉吟片刻之後,劉秀又看向宋弘。

“大漢的科舉,準備得如何了?”

門閥世家的發跡,就是從劉秀這個皇帝開始。

於劉秀而言,他當初幾乎是被更始帝劉玄放逐到了群敵環伺的河北。

跟當地豪強聯手,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奪得天下,是劉秀唯一可行的選擇。

在劉秀一統天下重建大漢之後,他也確實善待了這些功臣。

雲台二十八將,幾乎全部善終,這是任何一個朝代的開國功臣們都難以想象的事情。

但在把盤點視頻看到這裡之後,劉秀也非常清楚的意識到,這些自己之前的功臣和支持者,將會把大漢、乃至整個華夏帶向一條極為危險的道路。

因此,劉秀在下載了那本《大明科舉》之後,也立刻著手實施科舉考試。

宋弘聞言,不由乾笑一聲。

“陛下,這科舉製度,在朝堂內部,實在是……太有爭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