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劉邦沒錢了,曹孫劉彈幕圍攻司(1 / 2)

劉邦大怒,道:

“那商業稅都開征幾年了,怎麼還在這裡跟朕哭窮呢?”

“老曹,朕是讓你管錢袋子,不是讓你跟朕天天叫苦裝什麼貧家子!”

曹參雙手一攤。

“陛下難道忘了,咱們單單是購買大明火槍和科舉,就已經花去了兩百萬兩,這還沒加上陛下您發彈幕的花費呢。”

劉邦吹胡子瞪眼睛,拍起桌子。

“這發幾條彈幕,能用幾個錢?”

曹參扳起手指頭算了一會,道:

“一共用了五十萬兩又七千白銀。”

劉邦:“……”

過了好一會,劉邦忍不住道:

“真有這麼多?”

曹參麵無表情。

“真有,而且還都是現銀。”

曆朝曆代皇帝之中,就你老劉是真正的發彈幕狂魔!

劉邦表情頓時變得尷尬,過了一會之後若無其事地哈哈一笑。

“哎呀呀,這都是小事,小事!”

“老曹啊,你想一下,等北伐匈奴,繳獲了他們的戰馬牛羊,再抓一批匈奴俘虜回來,還怕賺不到錢嗎?”

曹參依舊冷冰冰地開口。

“戰馬牛羊若是折現,也沒多少錢。至於奴隸,價值幾何,能不能抓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劉邦大為不爽,瞪著曹參。

“老曹,咱們大漢是窮了點,但好歹也是華夏第二個王朝。”

“你看了這五胡亂華,就真沒一點想法?”

曹參正色道:

“陛下說笑了,之前征討朝鮮,臣說過一個不字?”

“可如今,國庫沒錢就是沒錢,總不能為了晉朝的子孫後代,先把大漢的國庫弄破產吧?”

“還請陛下稍等一兩年,待國庫再次充盈,臣絕對不會阻擋陛下北伐。”

劉邦隻感覺頭疼。

朕好好的大漢皇帝,怎麼說話還不管用了?

當皇帝,好難。

便在此時,一旁的皇後呂雉開口道:

“蕭丞相素來以智計見長,為何不幫陛下分憂?”

蕭何乾咳一聲,道:

“臣也不管錢啊。”

呂雉似笑非笑地看著蕭何。

“大漢丞相,難道不是替陛下主管一切?”

蕭何哈哈一笑。

“陛下才是主管一切,臣充其量就是個負責實施陛下意誌的管家罷了。”

“皇後若有妙計,不妨為陛下分憂。”

劉邦聞言,有些疑惑。

漢朝的皇後和後世皇後不同,是可以名正言順參與到朝政之中的。

呂雉確實是個很有心機的女子,她的才能也配得上當大漢的皇後。

但這種心機大多體現於內鬥方麵,外部的敵人,呂雉也能有辦法?

呂雉卻也不推脫,直接開口道:

“陛下,妾身聽說,昔年在河西走廊之地有一個匈奴死敵部族,名為月氏。”

“若是大漢能聯合月氏對匈奴作戰,有了月氏的騎兵相助,想必就能節省許多錢糧了。”

劉邦聞言,頓時來了精神。

“月氏?朕還真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他們好像被冒頓那個老小子給打跑了吧?河西走廊現在不是成了匈奴右賢王的牧場麼。”

呂雉胸有成竹,開口道:

“月氏就算是西遷,想必也不會遷移太遠。再說了,河西既然是月氏祖地,難道他們就不想著打回來?”

“陛下可以先派出使者去和月氏交涉,許於河西之地作為勝利之後給他們的戰利品,想必月氏人是一定會動心的。”

劉邦聽著,不由大為心動,看向曹參。

“老曹,你怎麼看?”

曹參道:

“隻要能減少出征錢糧的,臣都鼎力支持。”

劉邦翻了一個白眼,又看向蕭何。

“老蕭,你說呢?”

蕭何微笑道:

“皇後果然妙計,臣並無異議。”

劉邦點了點頭,對著陳平道:

“老陳啊,你向來是個詭計多……哦,智計百出的,這聯絡月氏的事情就由你來負責吧。”

陳平趕忙領命。

劉邦心中歡喜,又開口道:

“至於咱們大漢的火槍兵,也抓緊時間訓練,各項資源務必要從國庫準時供應。”

“等一兩年就等吧,朕等得起。”

“但這些蠻夷戎狄,朕是一定要滅掉的。若是不滅了他們,朕睡覺都不安穩!”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沉默良久。

宋弘、耿弇等人對視一眼。

宋弘道:

“陛下,看來真不能跟這些匈奴人講什麼和平手段啊。”

劉秀悶悶地嗯了一聲。

重建大漢之後,劉秀對於匈奴等異族,基本采取的是安撫的政策。

在劉秀想來,異族充其量也就是時不時南下侵擾一番,拿點好處就走,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可現在,看著金幕之中五胡亂華的畫麵,劉秀徹底淡定不了。

這個晉王朝,可是從東漢的屍體之中重建的!

更絕的是,劉秀本人,前不久才剛剛將一批南下歸降的匈奴人,安置在漢朝北方邊境。

耿弇突然開口。

“陛下,那批剛安置的匈奴人,不如就全部殺了吧!”

耿弇這番話,立刻就得到了在場東漢群臣的應和。

“陛下,臣也覺得,應該斬草除根!”

“絕對不能讓這些胡人有在咱們大漢落地生根的機會啊。”

群情洶湧之下,劉秀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好了!”

等眾人安靜下來之後,劉秀才道:

“朕又不是沒看到這些,爾等這麼吵吵嚷嚷做什麼?”

“爾等要知道,朕不是不想殺這些匈奴人,可爾等想一下。若全屠了,將來大漢邊疆的異族哪個還敢投降?”

“那以後大漢的邊境就要再度不得安寧,大漢將士守衛國土的死傷也會更多!”

耿弇突然開口道:

“陛下說得對,但臣還是覺得,在這種民族大義的事情上,不能按照簡單的死傷來算這筆賬。”

宋弘點頭道:

“陛下,臣覺得耿大人說得沒錯!”

東漢群臣齊聲道:

“臣附議!”

劉秀看著這一幕,露出笑容。

雖然群臣反駁了劉秀這個皇帝的意見,但劉秀並不生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