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倭人最前方的幾個,竟然直接拔出長劍。
然後,切腹!
鮮血汨汨地從這幾個倭人的腹中流出,染紅大地。
接著,剩餘的倭人,每人伸手沾了一地鮮血,點在自己的額頭上。
嘴裡嘰哩哇啦的喊著什麼口號,就蹬蹬蹬的踏著木屐,揮舞著手中的武士刀,對著火槍兵埋伏的陣地衝了過來。
藍玉這下,那叫一個驚喜啊。
“這些倭人,還管送貨上門的?”
“都給本將軍收了!”
五萬倭軍,說起來很多。
但三千火槍兵,隻要每人打個五十發子彈,命中率準一點,也就全部收割了。
大明神機營的火槍,正好是一分鐘左右裝填一發。
所以,五十分鐘,也就是差不多半個時辰後,這場戰鬥就結束了。
藍玉的回憶到這裡結束,他喜滋滋地對著麵前的朱元璋和朱棣道:
“陛下、太子殿下,你們說奇怪不奇怪?”
“這些倭人,明知中了埋伏,居然就這麼直挺挺地衝過來,給我們殺!”
“對了,末將後來還問了他們,他們說那是什麼武士刀精神,隻要切腹之後,就會有天照大神來保佑他們呢!”
朱元璋和朱棣聽完,相顧無言。
大明群臣聽完,都覺得大開眼界。
朱元璋揉了揉太陽穴,道:
“朕倒是想起一件事情,在史書上看到過的。”
“據說當年越王勾踐和吳國對戰的時候,就是先派出幾十名死士,在戰爭之前切腹自儘,死狀極其慘烈。”
“吳國士兵看到越國死士這麼一搞,士氣頓時大挫,然後越國軍隊順勢掩殺,吳國就一敗塗地了。”
朱棣聽完,大為震驚。
“父皇,這故事不會是您現編的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一戒尺就拍在了朱棣的腦袋上。
“早讓你好好看書好好看書,從小就知道舞刀弄劍,連這麼有名的典故都不知道。”
朱棣摸著額頭,訕訕無語。
還真有這種狗屁典故?
回頭得去弄本春秋戰國的史書看看才行。
朱元璋定了定神,重新看向藍玉。
“五萬大軍都被你殺光了,就沒個俘虜什麼的?”
藍玉嘿嘿一笑,臉上的表情頗為得意。
“臣怎麼可能是這麼殘暴的人呢,其實俘虜還是有不少的,大概那麼兩三萬人吧。”
朱元璋聞言,微微點頭。
這才對嘛。
要是五萬人全特麼都按照什麼狗屁武士刀精神,烏央烏央的衝上來送死,那才不正常呢。
藍玉又喜滋滋地彙報道:
“對了,臣還抓到了這五萬倭夷的主帥,他說他叫什麼足利義持,是那個倭夷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嫡長子!”
“臣已經把他帶回來了,陛下要不要見見他?”
朱元璋聽完,心中也是好奇。
“行,把這個足利義持給帶上來吧。”
片刻之後,一陣踏踏的聲音響起。
緊接著,一位五花大綁的倭夷,就被帶到了朱元璋的麵前。
這便是足利義持了。
大明君臣打量了一下足利義持,不由皺眉。
“好矮啊。”
“怎麼和個侏儒一般?”
大明的正常男子,一般都在六尺左右,也就是一米七、一米八的樣子。
當然,這僅限於貴族和家庭條件比較好的。
老百姓的平均身高,則更矮一些。
可麵前這足利義持,明明都是什麼幕府將軍的兒子了,身高看起來竟然隻有五尺出頭,也就是一米六左右。
藍玉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倭國乃是島國,當地的資源是非常不充足的。”
“這足利義持已經算是高的了,還有更矮的呢。”
“陛下是不知道啊,咱們大明的士兵在那邊隨便挑出一個,往那一站,都是妥妥地七尺昂揚偉丈夫,那些倭夷女子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到處在大營外逛來逛去,就等著當幸運兒,懷上咱們大明的良種呢。”
朱棣聞言,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
這倭夷女子,聽起來就有點帶勁啊。
藍玉看著朱棣這模樣,欲言又止。
帶勁?
太子殿下啊,你若是真的去見到倭夷那個藝伎……
嘿嘿,嚇不死你!
朱元璋無語地打量著足利義持。
瘦倒也不瘦,就是矮、小。
看起來,總感覺像猴子多過像人。
“你真的確定,這小子就是倭國幕府將軍的嫡長子?”
藍玉忙道:
“真的,如假包換!”
朱元璋無語,摸了一下鼻子,對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足利義持道:
“爾,聽得懂人話否?”
足利義持趕忙點頭,結結巴巴地開口。
“我滴,聽得懂滴。”
朱元璋聽著這口音,越發皺眉。
“你爹殺了朕好幾個使者,你知道吧?”
足利義滿可不是什麼好鳥。
之前大明朱元璋承認的皇帝,是倭國南朝天皇。
而足利義滿,則是出自北朝幕府。
倭國的南北朝統一,事實上是北朝吞並了大明冊封的南朝。
朱元璋對此自然是不高興的,就派了使者去質問足利義滿。
然後,足利義滿就把使者砍了!
沒錯,是真砍了,死得透透的那種。
那把老朱氣得一個真夠嗆啊。
也就是大明和倭國隔著一片大海,不然大明天兵早就踏平倭國了。
主要也是因為,大明當時北邊還有一個北元朝廷,顧不上。
如今北元已經被消滅好幾年了,大明又趁勢吞並了朝鮮,距離倭國隻隔著一個海峽。
所以朱元璋才那麼痛快地鬆口答應朱棣,以倭國作為大明將來南洋戰略的一個試錯點。
至於什麼不征之國……
哼哼,還是“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聽起來提氣!
足利義持一聽到朱元璋的質問,頓時變得結巴起來,說話也是顛三倒四,倭語之中夾雜著漢語,完全聽不懂了。
朱元璋無奈之下,隻能又找來一個懂倭語的通譯。
一番折騰下來,總算是明白了。
“皇帝陛下,我父親殺大明天使,那是他自作主張,不關我的事情啊。”
“若是陛下想要滅掉倭國,足利義持不才,願意為陛下前驅!”
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不過看足利義持的表情,估計他的言辭比通譯翻譯過來的話還要更加肉麻一些。
朱元璋聞言,不由震驚了。
“你要給大明帶路,滅了你爹?”
足利義持連連點頭。
“對對對,滅了我爹,殺他滿門!”
朱元璋默然半晌,道:
“你和你爹有仇?”
足利義持指手畫腳。
“我爹竟然敢得罪大明天兵,那是他找死,我和他沒仇也有仇!”
朱元璋默然半晌,有些心累地揮了揮手。
“拖出去,剝皮實草,然後送回他爹手裡。”
“告訴足利義持,這就是他當年兩次殺害大明天使的代價!”
老朱可從來都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
大明兩次使團,四位正副使者,三人遇害,一人雙目失明!
以前收拾不了你也就忍了。
現在?
死去!
足利義持被拖走。
朱元璋伸手在鼻子麵前扇了扇。
從剛剛開始,他就一直覺得有一股很大的海腥味。
本以為是足利義持身上的味道,沒成想,足利義持被拖走之後,竟然還有?
朱元璋視線落在了藍玉身上。
“你幾天沒洗澡了?”
藍玉愣了一下。
“陛下,臣渡海半個月,剛剛才抵達京城。”
朱元璋哦了一聲,淡淡道:
“下次出征完了,記得洗完澡再來見朕。”
“……臣遵命。”
“好了,你下去吧。明天帶著你的五軍都督去兵部那邊,對瓦剌和韃靼的用兵計劃都已經出來了,你準備接手。”
“至於你的賞賜,等你把奏章上來了,朕一並議定審核。”
藍玉聞言,心中也是歡喜。
“臣遵命!”
到了藍玉這個級彆,賞賜什麼的,其實已經不再重要。
都國公爺了,除非封個郡王,不然真不差那三瓜兩棗的。
藍玉最高興的是,朱元璋還能繼續用他。
隻要藍玉還有用,那朱元璋就不會像曆史上任命朱允炆為太子後那樣,將藍玉給乾掉!
藍玉喜滋滋地離去之後,朱棣這才鬆開捂住鼻子的手,如釋重負。
這倭國海的味道,那是真大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對著朱棣吩咐道:
“你之前推薦那個太監,叫鄭和的,他好像也會打仗?”
朱棣忙道:
“陛下,咱們大明不是不能用太監麼?”
朱元璋不置可否,過了片刻之後道:
“禦醫那邊能安一個嗎?”
朱棣想了想,道:
“估計是不太可能吧。”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那就讓鄭和當一個監軍太監好了,再派一個……嗯,你東宮那個叫張玉的過去,作為討伐倭夷的主將吧。”
“朕給張玉三萬兵馬,限三年時間,討平倭夷本州島,提足利義滿的人頭來見朕!”
朱棣大喜,拱手道:
“臣替張玉,多謝父皇恩典!”
安排完這一切,朱元璋也算是輕鬆不少。
接連看了靖難之役和土木堡之變這兩部盤點視頻之後,老朱也完全明白了。
大明的威脅,不在於南方,完全就在北邊!
隻有徹底打垮了瓦剌韃靼,再把可能東山再起的女真部也全部乾掉,大明的江山才能夠穩固!
朱元璋視線轉向金幕之中的朱祁鎮,心中不免感慨。
朕的這個五世孫,雖然蠢是蠢了點。
但起碼,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負麵教材了!
畫麵之中的朱祁鎮,正在發脾氣。
“朕的禦膳呢?”
“堂堂大明太上皇,就這種水平嗎?”
“真是氣死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