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李泰和李治的騷操作讓劉邦想起(1 / 2)

此刻的李治,感覺就好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樣。

來自父皇和兩位兄長的注視,讓他坐立難安。

但眼角的餘光又讓李治注意到,武媚娘正在偷偷打量著自己。

一種奇怪的感覺立刻就從李治的身體之中蓬勃而生,讓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胸膛。

李世民默然半晌,沒有開口,而是將目光繼續鎖定在金幕上。

【這種事態的轉變,顯然出乎了自認為穩操勝券的李泰預料。】

【眼看太子之位就在眼前,卻突然殺出了李治這麼一個勁敵,李泰急切之下,走了一步巨大的昏招。】

畫麵之中,李泰恭恭敬敬地跪在李世民的麵前。

李治則站在李泰的身邊。

隻見李泰無比懇切地開口說道:

“若父皇立兒臣為太子,那麼兒臣一定將兒子全部殺掉,立九弟(李治)為皇太弟!”

此話一出,金幕畫麵之中的李世民頓時無比震驚。

“泰兒,你……”

李泰沉聲道:

“此兒臣之心也,天地可鑒!”

畫麵中的李世民張口結舌,良久說不出話。

【“殺子傳弟”的消息傳出之後,頓時轟動了整個大唐朝廷。】

【群臣之中,反對李泰的聲音變得越發響亮。】

貞觀世界中,李世民同樣也是震驚不已,盯著李泰。

“泰兒,你……你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李世民可是通過玄武門之變上位的。

他太清楚李泰的想法了。

這種承諾,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隻要李泰真的坐上了皇位,穩固地掌控了權力,到時候李治的生死就在李泰一念之間。

這曆史上,哪裡會有不傳位給兒子,卻把兒子殺了傳位給弟弟的人?

李泰啞口無言,臉色蒼白。

李承乾站在一旁,突然忍不住笑了起來。

“四弟,你一直以來不是都喜歡偽裝嗎?”

“借著討好父皇,假裝孝順,利用自己賢能的名聲來覬覦本宮的太子之位。”

“看來,本宮就算是輸給了你,你終究也無法登上大寶!”

李承乾此刻也是撕破了臉。

既然在曆史上,自己怎麼樣也鬥不過李泰。

那乾脆豁出去,給李治來一次助攻!

李泰大怒,反駁道:

“皇兄,你怎能如此汙蔑於我?”

“父皇,這金幕之中一定是在造謠,還請父皇明鑒!”

李世民的表情晦暗難明。

金幕視頻的盤點,都已經播放了這麼多期。

究竟是真是假,曆朝曆代的皇帝心中早有公論。

更何況,來自於金幕之中的火藥、商業稅和科舉等製度,如今都在貞觀朝各地開花,幫助大唐蓬勃發展。

這樣的金幕,會汙蔑李泰區區一個皇子?

根本就不可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淡淡道:

“何必著急?看下去就是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又一次動容了。

這位高居龍椅之上的大秦皇帝,發出了一聲鄙夷的冷笑。

“這個李泰,簡直就是把李世民當成了傻子!”

“殺子傳弟?他倒不如直接說,繼位之後就立李治為皇太弟,那還更容易讓人相信一些。”

扶蘇聞言,非常讚同地點頭。

“這李泰讓兒臣想起了一句話,就是利令智昏!”

“李世民乃是金幕作者口中的千古大帝,這般君王又怎麼可能會被如此拙劣的謊言所欺騙呢?”

大漢世界之中,正在喝水的劉邦直接把手裡的杯子扔了出去,這才沒有把水噴出來。

“娘的,這個李泰還真是一個人才啊,殺子傳弟這種狗屁理由都能想到的?他的腦子不會是從豬身上遺傳的吧。”

大殿之中的大漢群臣也是頗為無語。

蕭何開口道:

“這般拙劣的理由,彆說是李世民這般千古大帝了,恐怕是晉惠帝司馬衷都騙不過吧?”

曹參搖了搖頭,道:

“果然一涉及到皇位,便能看到各種醜態百出之事啊。”

劉邦心中微微一動。

這老曹啥意思,點朕呢?

劉邦下意識地看了劉盈一眼。

嗯,這孩子蠢是蠢了一點,但應該也沒有蠢到這種地步……吧?

劉邦有些不放心,便對著劉盈問道:

“盈兒,你覺得李泰這話可信嗎?”

劉盈一時無言。

父皇,您是真把我當傻子了?

看著劉盈古怪的目光,劉邦勃然大怒,一拍桌子。

“臭小子,你瞅啥?朕問你話呢!”

劉盈身體一顫,忙道:

“父皇,兒臣當然不可能信這李泰的話,一個字都不可能信!”

劉邦哼了一聲,道:

“這還差不多。”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表情古怪。

“殺子傳弟……嗬嗬,這世界上若是真有人相信這種鬼話,那就是純純的沒腦子了。”

旁邊的大宋群臣連連點頭。

趙普道:

“古往今來,常有皇帝的兄弟覬覦皇位。但皇位終究是嫡子一脈才能繼承,兄弟雖是家人,在此事上卻是真正的外人了!”

言下之意,若有所指。

顯然,說的就是之前趙匡胤過於相信趙光義,甚至讓趙光義成為開封尹的事情!

趙匡胤先是啞然片刻,隨後笑了起來。

“說起來,朕之前險些也被趙光義那個臭小子給蒙了。”

“哼,好在有金幕揭穿了趙光義這小子的真麵目,今後大宋可不會在被趙光義這一脈執掌皇位,更不會有什麼靖康之恥了!”

趙普趕忙拱手道:

“陛下英明!”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到了這一步,李世民的心中也對李泰起了非常濃重的疑心。於是李世民秘密派出了心腹契苾何力,去見了已經被流放的廢太子李承乾。】

【契苾何力一番奔波,帶回了李承乾的一封自白書。】

金幕畫麵之中,李世民坐在禦書房裡,聚精會神地看著李承乾這封自白書。

“……父皇當年起兵,乃因李建成竊據太子之位,父皇欲撥亂反正,故而將其與齊王李元吉誅殺。”

“然,兒臣已是太子,隻需靜候父皇傳位便是,何須造反?”

“全因魏王李泰,暗中串聯朝臣,欲向父皇進讒言,取兒臣而代之!”

“兒臣知父皇寵愛李泰,心中惶恐之極,方有起兵之愚舉,還請父皇明鑒!”

畫麵中,李世民默默地放下了這封自白書,良久之後,一聲長歎。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李世民在得到了李承乾的陳述之後,終於意識到了一點。】

【李承乾和李泰兩個兒子,無論是誰將來繼承了大唐皇位,另外一人都必死無疑。】

【一個是從小悉心栽培的嫡長子,另外一個是最寵愛的四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父親的李世民是無論如何也不希望看到其中任何一個死去的。】

【為了達成兩人共存的目標,也為了大唐將來不會再爆發如玄武門之變一般兄弟鬩牆的慘劇,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

畫麵一轉,已經是皇宮兩儀殿中。

李世民突然拔出腰間長劍,滿臉悲傷。

“是朕無能,不能阻止此人倫慘劇。何不一死以謝天下,去九泉之下向父皇請罪!”

在李世民麵前,長孫無忌、李績等大唐重臣見狀大驚失色,紛紛衝上來,抱大腿的抱大腿,抓手臂的抓手臂。

“陛下,何至於此啊!”

一番混亂之後,眾臣總算是將李世民給勸說下來。

長孫無忌正色道:

“臣以為,既然李承乾和魏王兩人都有嫌疑,不如請陛下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李績等人聞言,立刻紛紛讚同。

“晉王李治,仁孝純善,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臣聽說昔年長孫皇後病逝,諸子之中以晉王最為悲慟,見者無不動容,此子可立!”

【在得到了群臣的肯定之後,李世民頒發旨意,將李治立為皇太子。】

【同時,又將李泰降封為郡王,和廢太子李承乾分開安置。】

【至此,長孫皇後所生三子之中,年紀最輕,原本被認為最無希望繼位的李治,反而後來居上,成為了大唐帝國的下一任繼承人!】

貞觀世界,寢殿之中。

金幕視頻看到這裡,無論是李世民父子,還是在一旁的武媚娘,都愣住了。

李承乾和李泰,用無比複雜地眼神看著少年李治。

這個弟弟,比他兩個都要小好幾歲!

從一開始,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都從來沒想過把李治當成將來繼位的對手。

沒想到,竟然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武媚娘芳心之中,卻又立刻多想了一層。

李世民已經老了,馬上就要五十歲了。

在這個時代,意味著李世民快則幾年,慢則十幾二十年後,就會駕崩。

即便是二十年之後,武媚娘也才不過三十多歲!

一個大膽的想法,突然從武媚娘的心中生出。

若是能討好李治,甚至……

成為李治的女人!

那將來的武媚娘,一定不會隻是區區一個才人,宮裡一個無足輕重的配角!

武媚娘的身體,頓時一陣發燙。

她眼波流轉,悄悄地拋了一個媚眼給李治。

李治暈乎乎的,根本沒有注意到武媚娘的舉動。

他下意識地對著李世民解釋道:

“父皇,兒臣……兒臣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啊。”

“兒臣真沒想過要害大哥和四哥!”

看著李治手足無措的解釋,李世民的心情卻突然放鬆了不少。

這位貞觀大帝,想起了剛剛金幕視頻之中的一句話。

或許,這還真是唯一能讓李承乾和李泰這兩個死對頭都能活命的唯一辦法!

李世民目光再看向李治,頓時就和緩不少。

他溫聲道:

“為善啊,你的性格朕自然是知道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