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隆基策動政變,李世民驚呼妙(1 / 2)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微微點頭。

“有點意思,這李隆基竟然和之前的盤點人物頗為不同。”

這句話立刻就得到了大臣們的共鳴。

丞相宋弘道:

“此子有勇有謀,臨危不亂,真不像是一個敗家子。”

鄧禹摸著胡須,緩緩道:

“從視頻中來看,韋皇後已經見識過一次政變了,怕是會有所防備。”

“這禁苑應該是皇家園林,從此地對羽林軍營發動突襲,才能讓韋氏在羽林軍之中的將軍毫無防備,倉促應戰導致身亡。”

“確實是一個出其不意的好策略啊。”

耿弇淡淡道:

“羽林軍營一般都在宮門之外,即便攻破了羽林軍營,還得入宮捉拿住韋皇後和李重茂才行。”

“韋皇後和李重茂畢竟是大唐正統,一旦不能抓住這二人,被她們逃離,那依然是萬事皆休!”

貞觀世界之中,皇帝李世民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禁苑?有點意思,竟然選擇從這種地方突襲羽林軍營。”

“李隆基這小子,的確是出人意料啊。”

和彆的朝代不同,李世民現在可就居住在長安。

視頻之中李隆基發動突襲的,就是李世民腳下這座大唐宮城!

群臣也是議論紛紛。

房玄齡忍不住道:

“難道李隆基也想要從玄武門殺入宮中?”

禁苑位於宮城北方,羽林軍營也在皇城北方,就在玄武門附近!

李世民看著金幕,心中不覺瘙癢難耐。

“李績,你說說,李隆基會怎麼進攻宮城?”

李績聞言,頓時滿頭大汗。

“陛下,這是宮城啊,臣怎麼敢說?”

開啥玩笑,在皇帝李世民的麵前獻計怎麼攻入皇宮之中?

李績又沒有嫌自己命長!

李世民大為不滿,目光投向程咬金、侯君集等人。

這些武將整齊一致地搖頭。

“臣不敢說!”

李世民重重哼了一聲。

“掃興!”

隻能將目光重新移向金幕。

【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宮城北側的左萬騎和右萬騎兩個軍營守將們選擇聽從李隆基的命令,左飛騎和右飛騎的韋氏將軍被李隆基當場斬殺。】

【此時皇宮之中的韋皇後還在睡夢之中,對此一無所知,李隆基得以從容進行下一步計劃。】

金幕畫麵之中,李隆基離開左飛騎軍營之中,立刻做出布置。

“李先鳧將軍,你領兵攻白虎門,入掖庭宮後直取右藏庫,進攻永安門!”

“葛福順將軍,你領兵攻宣德門,入東宮後同樣過左藏庫,直驅長樂門!”

“永安門和長樂門拿下之後,爾等務必第一時間將承天門和太極門一並拿下!”

“陳玄禮將軍,你率剩餘兵馬,隨本王來!”

李隆基如此這般地分配,井井有條,幾名將軍心中頓時信服,各自領兵而去。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目光一挑,有些驚訝。

“這個李隆基,有點意思,竟然不走玄武門,舍近求遠?”

在占領宮城北方的四大營後,隻需要攻入玄武門,就能直達韋皇後和傀儡皇帝李重茂所在的寢宮。

李隆基這個計劃,明顯是舍近求遠!

但馬上,李世民又反應了過來,啪地打了一個響指。

“朕明白了,這小子是怕韋氏帶著李重茂從南邊逃跑!”

“韋氏既然經曆過一次政變,必然會調集大軍在長安城之中駐紮。”

“這些大軍不可能駐紮於宮城,但一定離宮城很近。如果李隆基從北麵的玄武門進攻,那麼韋皇後就可以逃到附近忠於她的軍隊大營之中!”

李世民說著,目光越來越亮。

“李隆基之所以繞道迂回進攻,就是為了切斷韋皇後和東、南、西三麵的聯係!”

“一旦這些地方的聯係被切斷,那韋皇後就隻有一條路。”

“往北,往玄武門逃跑!”

“但偏偏,玄武門外的四座軍營,此刻已經被李隆基全部掌控。”

“韋皇後一旦逃到玄武門外,那她就必死無疑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李隆基這小子,哈哈哈!”

李世民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沒想到啊,朕這個大唐的敗家子,竟然是這麼有意思的一個敗家子!”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畫麵中,兩支唐軍在宮城裡激烈廝殺。

李隆基一方攻勢極其猛烈,人人向前,齊聲高呼。

“我等為大唐除逆,忠於大唐者放下武器!”

“韋後妄圖稱帝,爾等阻我,是想要讓大唐再次滅亡嗎?”

許多正在抵抗的宮廷禁軍聽到這些呼喊之後,不由變得遲疑,紛紛撤出戰場。

【李先鳧、葛福順兩人勢如破竹,自東宮、掖庭宮包抄太極門,徹底完成了三麵封鎖。】

畫麵切換到寢殿之中,韋皇後急急忙忙,帶著小皇帝李重茂和上官婉兒等人奔出。

上官婉兒急聲道:

“太後,我們去哪?”

韋皇後咬牙道:

“三麵都是敵人,我們去玄武門,那裡有韋跨和韋播在!”

一行人立刻朝著玄武門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路暢通無阻,離開玄武門。

聽見喊殺聲漸漸在身後消失,韋後不由又驚又喜。

“一定是李旦和太平那個賤人乾的,等過了今夜,就弄死他們!”

“快,先進左飛騎營!”

很快,左飛騎營門大開,將韋後等人迎入。

韋後迫不及待地高喊。

“韋播,快出來,保護陛下和老婦!”

跟在韋後身邊的上官婉兒突然臉色一變,拉住韋後的袖子。

“太後,這裡好重的血腥味,快走!”

還沒等韋後反應過來,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太後是在找這個人嗎?”

李隆基策馬出現在韋後視線之中,將一顆人頭丟到了韋後的麵前,正是左飛騎將軍韋播!

緊接著,大批羽林軍出現,將韋後一行團團包圍。

看著麵如土色的韋後,李隆基哈哈大笑。

“毒婦,本王就知道你會自投羅網,早就在這裡等你多時了!”

“諸位,韋氏妄圖架空陛下,行武則天舊事篡奪大唐江山。”

“本王奉陛下之命,誅殺韋氏和上官婉兒群賊,還不速速動手!”

“不!”伴隨著韋後一聲淒厲至極的尖叫,畫麵漸漸暗淡了下去。

【李隆基並沒有重蹈前太子李重俊的覆轍,成功在玄武門外把韋後誅殺,並將皇帝李重茂掌控在手中。】

【宗楚客、安樂公主等韋後心腹也很快被斬殺殆儘。】

【隨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逼迫李重茂退位,將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第二次扶上皇帝寶座。】

【李旦二度登基後,本應立嫡長子李成器為太子,但李成器認為李隆基居功至偉,故而堅決讓位於李隆基。】

【最終,李旦下旨,立李隆基為太子!】

【這位曾經親眼目睹過神龍政變的成功,也目睹過李重俊政變失敗的年輕人,終於成為了大唐的核心人物。】

【但,李隆基的人生並沒有因此就順風順水了,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麵等待著他!】

看到這裡,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感慨一聲。

“這就是李世民造就的惡果了。”

朱棣聞言,不由疑惑。

“父皇,李世民早都死了呀。”

彆說是李世民了,就連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此時都死了很多年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瞪了朱棣一眼。

“論功績,李世民自然是華夏千古大帝,無可置疑。”

“但李世民上位的手段,乃是誅殺了當朝太子李建成,不折不扣的篡位!”

“既然是篡位,那他的子孫自然也就有樣學樣了。”

“這就是為何李世民死後,大唐亂象頻生的原因。”

朱棣若有所思,突然大汗淋漓。

“父皇,您是在說兒臣?”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著朱棣。

“你小子也不傻嘛。想想吧,若是你當真通過靖難之役那樣的方式篡位,你覺得將來你的子孫會如何?”

“他們會不會也想著效仿你這個祖先,來一個‘能者居之’?”

朱棣的冷汗嘩一下就全都出來了。

此刻朱棣的腦海之中,全是自己的子孫後代為了爭奪皇位殘酷廝殺,兄弟鬩牆的情形。

朱高熾見狀,趕忙安慰道:

“爹您彆怕,現在您可是大明皇太子殿下呢。”

“再說了,從之前朱祁鎮那盤點來看,咱們大明的皇位傳承還是很順利的。”

朱棣剛剛鬆了一口氣,朱元璋又悠悠地開口了。

“真的很順利?朕可是記得朱祁鎮那一篇視頻裡說過,朱瞻基剛剛登基,就鎮壓了漢王朱高熾的叛亂。”

“怪了,朱高熾為什麼會叛亂呢?”

朱棣瞪大了眼睛。

對啊,朱高熾為什麼會叛亂呢?

朱元璋繼續不緊不慢地開口。

“朕可是聽說了,許多人都覺得高熾這小子過於肥胖,非人君之相也。”

“哦對了,朕還聽某個太子在朕麵前說過,他家的二兒子朱高熾才是最像他的呢。”

朱棣眼珠子都要凸出來了。

這些話,都是朱棣在朱元璋麵前說的!

群臣聞言,臉色也都變得古怪。

父親疼愛某個兒子,其實也很正常。

但大家剛剛才從盤點視頻之中看過李承乾和李泰爭奪皇位,不免就要多想一想了。

李承乾是瘸子,朱高熾是肥胖,都符合“望之不似人君”的外表缺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