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奸臣李林甫登場,嬴政劉邦給出(1 / 2)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頓時心中一動,展開了猜測。

扶蘇驚訝道:

“一男一女?這男的,莫非是一個奸臣,就如同趙高一般。”

秦始皇沉吟片刻,道:

“確有道理。”

扶蘇又道:

“這女的,想必就是妃子了。”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猛然從寢宮床上坐了起來。

“咦,竟然還有女的,莫非這大唐還能再出第二個武則天不成?”

呂雉有些幽怨地看著劉邦。

“陛下,該睡了。”

劉邦嘿嘿一笑,披著衣服起床。

“皇後啊,這一段好像有點意思,朕看完了再睡。”

呂雉看著劉邦的身影,美目中透出幾分無奈。

近來這段時間,劉邦對呂雉的寵愛明顯下降。

考慮到和呂雉爭寵的戚夫人早已跟隨劉如意去了邯鄲,這種情況顯然很不正常。

呂雉心中開始警覺,繼而變得有些無奈。

難道陛下就這麼害怕大漢出一個武則天?

劉邦聚精會神地盯著金幕,唯恐錯過上麵哪怕一個字。

【男子,便是唐玄宗的太子李瑛。】

【李瑛的生母是趙麗妃,她早在李隆基尚未發跡的時候就已經嫁了過來,非常得到李隆基的寵愛。】

【在李隆基登基之後,由於皇後並無子嗣,故而李隆基就將趙麗妃所生的長子李瑛立為太子。】

【對於大唐而言,諸子爭位早就已經司空見慣,故而很快,圍繞著太子之位就生出了波瀾。】

【李隆基登基之後,新進宮的武氏很快得寵,被封為和麗妃同等級的惠妃。】

【武惠妃為了將自己的兒子李琩立為皇太子,開始對太子李瑛極力中傷。】

【久而久之,李隆基對李瑛產生了疑慮,便召集宰相們,商議廢立太子之事。】

畫麵中,李隆基咳嗽一聲,道:

“朕聽說,太子李瑛的行為很是不端,如之奈何啊?”

“倒是壽王李琩,生性沉穩乖巧,朕覺得挺好的。”

幾名宰相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李隆基這番話,都不能算是暗示了,簡直就是明示!

一名宰相站了出來,沉聲開口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也早有所耳聞。太子不賢,對大唐的江山社稷乃是大大的壞事。”

“若陛下想要改立太子,臣認為,武惠妃所誕之皇子李琩乃是一個絕佳人選。”

金幕之上,立刻就打出了這個宰相的名字。

【李林甫】。

李林甫此人,身材瘦削,雙目炯炯有神,看起來頗有幾分儒士風範。

李隆基聞言,立刻露出笑容,但還沒等他開口,另外一個聲音就響起了。

“簡直胡鬨!”

這聲音氣勢十足,就連李林甫的身體都不由顫抖了一下。

距離李隆基最近另外一名宰相冷冷開口道:

“麗妃去世之後,太子向來小心謹慎,侍奉陛下也從未失儀。怎麼能憑一些小小的捕風捉影之事就隨意廢立,成何體統!”

這名宰相麵孔方正,神情不怒自威,他的名字是【張九齡】。

李隆基明顯頗為忌憚張九齡,聞言乾咳一聲,笑道:

“張卿不必激動,朕隻是隨口這麼一說罷了。”

張九齡站了起來,對著李隆基正色道:

“陛下難道忘了過去那麼多年,大唐圍繞儲君之位爆發無數次爭端了嗎?”

“太子若是失德,老臣自然無話可說。但若陛下僅僅憑借著一時喜好就想要擅行廢立之事,請恕老臣無法奉詔!”

李隆基被張九齡這一番駁斥,好似一隻被人捏住了脖子的老母雞,半晌說不出話。

張九齡又轉頭看向李林甫,重重地哼了一聲。

“李大人,爾好好當爾的禮部尚書,不要對陛下的家事隨意置喙。”

“不然,這政事堂之中,將來怕是沒有你的一席之地了!”

李林甫聞言大懼,臉唰一下就變得慘白。

【李隆基的第一次試探,在開元時代最後一位名相張九齡的堅決反對下,無疾而終。】

【然而張九齡的堅持,同樣也觸怒了武惠妃以及李林甫。】

【這兩人很快就聯合了起來。】

皇宮之中,武惠妃和李林甫私下見麵。

武惠妃冷冷開口。

“李大人,你口口聲聲說什麼廢太子之事輕易可成,結果現在倒好,本宮和琩兒都成了天下人的笑話!”

李林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乾笑道:

“惠妃娘娘有所不知,那張九齡向來是一個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想要扳倒太子,那就必須要除掉張九齡才行!”

武惠妃默然半晌,道:

“你有證據?”

李林甫嘿嘿一笑。

“惠妃娘娘想要什麼證據,臣隨時都能安排。”

“重要的是,陛下究竟相不相信咱們的證據!”

武惠妃點了點頭,道:

“好,本宮自然會在陛下麵前吹一吹風,至於宮外的事情,就看你自己的了。”

【很快,在武惠妃堅持不懈地枕頭風吹拂,以及李林甫等人的誣告下,唐玄宗將張九齡罷去中書令之職,逐出朝廷中央。】

【李林甫取代張九齡擔任中書令,成為大唐群相之首。】

【開元二十五年,在李林甫和武惠妃的極力勸說下,太子李瑛等三名對李琩有威脅的皇子全部被廢為庶人。】

【不久後,唐玄宗又將李瑛等三個兒子全部賜死。】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皺起眉頭。

“這個李隆基,難道是真的腦子不清醒了?”

扶蘇有些苦惱地揉了揉太陽穴。

“父皇,這李隆基的行為,怎麼也不像是能開創那‘開元盛世’的明君啊。”

“太子李瑛看起來並無任何過錯,怎麼就如此隨意被廢了?”

廢除繼承人這件事情,即便是在大秦之前的時代也並不罕見。

但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因為繼承人有過錯,才會被廢除。

秦始皇冷笑一聲,道:

“人嘛,老了之後自然就糊塗了,一點都不奇怪。”

“當年朕的曾祖父昭襄王,不也在取得了長平之戰勝利後急於求成,殺掉白起圍攻邯鄲,反而被魏國信陵君給擊潰?”

扶蘇擦了擦汗。

您也知道這是您的曾祖父,就沒必要在群臣的麵前說這種老贏家的黑曆史了吧。

秦始皇瞥了扶蘇一眼,似乎明白他的心思,隨口道:

“胡亥的盤點視頻都被天下人看完了,昭襄王那點小小失敗,又算得了什麼?”

扶蘇:“……”

搞半天,您這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另外一個世界之中,漢武帝哈的一聲笑了出來。

“真有意思,本來還以為這李隆基有希望和朕稍微比一比呢,原來也不過如此嘛。”

“金日磾,你有何想法?”

金日磾微微欠身,恭敬道:

“此天子家事,臣不敢有想法。”

漢武帝眉頭一揚,道:

“現在你可以有了。”

金日磾想了想,道:

“臣覺得,這李隆基應當是在建立了盛世之後,驕傲自滿了。”

漢武帝哦了一聲,道:

“朕赦你死罪,繼續說。”

金日磾又道:

“李隆基老了,他害怕他的兒子。”

漢武帝臉上露出笑意,道:

“繼續。”

金日磾道:

“李瑛沒有過錯,就是他最大的過錯。”

“若是有了過錯,李隆基隨時都能以此廢掉李瑛,反而會放心讓李瑛坐在太子的位置上。”

漢武帝嗬嗬地笑了起來。

“朕有時候真是覺得挺奇怪的,沒想到你這個匈奴人的腦子,竟然比天下如此之多的大漢人還要好使。”

“繼續說下去。”

金日磾沉默片刻,看了一眼太子劉據。

劉據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這金日磾近來是越發受寵了。

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個劉據最大的靠山,偏偏此刻還出征在外!

金日磾對著漢武帝搖頭道:

“臣不想死,所以不能再說了。”

漢武帝大怒,一腳將金日磾踢下禦前台階。

金日磾摔得頭破血流,跪在地上,五體投地,不敢動彈。

漢武帝氣呼呼地坐回皇位上。

“廢物,都是廢物!”

看著這一幕,劉據的臉上露出驚恐表情。

在他心中,此刻的父皇,竟和那金幕之中的李隆基,隱約有了幾分相似!

【在廢掉了李瑛之後,武惠妃原本以為自己的兒子李琩上位已然成為定局。】

【但她和李林甫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還有變數。】

皇宮之中,李隆基悠然躺在椅子上。

身材魁梧的宦官高力士站在李隆基身後,輕輕地給李隆基揉捏著肩膀。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這兩名主仆之間的相處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

每當此時,所有內侍宮女都會自覺離開。

李隆基眯著眼睛,頗為享受地開口道:

“李瑛死了,你怪不怪朕?”

高力士忙道:

“陛下說笑了,您才是九五至尊,老奴隻不過是陛下的一條狗,怎麼可能對陛下有任何怨言?”

李隆基得意地笑了起來,又道:

“壽王李琩如何?”

高力士遲疑片刻,道:

“奴以為,不妥。”

李隆基哦了一聲,似乎也不意外,道:

“為何?”

高力士一咬牙,跪了下來。

“武氏血脈,實在不妥。”

“若將來李琩繼位,武惠妃豈不是又成了第二個武氏太後?”

“為大唐江山社稷,還請陛下三思!”

良久,李隆基都沒有回話。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抬頭,才發現李隆基不知何時已經睡著了。

【很快,李隆基頒布旨意,將另外一名妃子所生的皇子李嶼改名李亨,冊封李亨為大唐新的太子。】

皇宮之中,武惠妃明顯氣炸了,直接將手邊的一個香爐舉了起來,砸向李林甫的腦袋。

“沒用的廢物!本宮費儘心思才保舉你成為大唐首相,你就是這麼回報本宮的?”

李林甫閃過香爐,一臉苦笑。

“惠妃娘娘息怒啊,咱也不知道高力士那個老不死的閹豎,在陛下那邊說話竟然如此有分量。”

“不如請惠妃娘娘想想辦法,把高力士也除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