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隻是在劉邦腦海之中轉了一下,就立刻被他丟到了九霄雲外。
任用奸臣,對皇帝來說其實是非常爽的行為。
看誰不爽就讓奸臣去收拾,想做什麼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也可以讓奸臣去做。
皇帝隻需要高高在上,享受奸臣帶來的利益。
等奸臣死了,或者沒用處了,就丟出去背鍋。
懲治了奸臣的皇帝,還會被天下人稱頌!
但世間萬事,從來都是福禍相依。
奸臣得勢,代表的是政壇上正直、忠心的大臣們被打壓。
正所謂物以類聚,奸臣提拔的也隻會是另外一群奸臣。
當朝堂之上奸臣結黨占據主流,這個王朝就會迅速被腐蝕,迎來衰敗。
彆的不說,就說視頻裡這開元盛世,多麼的輝煌。
但也僅僅用了一個奸臣李林甫十多年,國勢就急轉直下。
到如今,任何一個視頻的觀眾都能看得出來,大唐內亂爆發已經隻是時間問題了。
劉邦想到這裡,感慨一聲。
“任用奸臣一時爽,後代皇帝淚兩行!”
蕭何曹參聽到這裡,總算是徹底放心了。
他們還真怕劉邦一時間想不開,真提拔起一個奸臣來。
那樣的話,大漢就真的徹底完蛋了!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和安祿山成為了大唐政壇上的明星人物。】
【楊國忠當政第二年,關中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洪水災害。】
畫麵中,李隆基摟著楊玉環坐在龍椅上,楊國忠恭敬侍立在旁。
李隆基表情有些憂愁,道:
“洪澇災害,這可是大事。”
“國忠啊,爾可要好好讓地方官們賑災,切不可讓百姓受難,明白嗎?”
楊國忠嗬嗬一笑,開口道:
“請陛下放心,關中乃是天下中樞,聚集大唐精華所在,怎麼可能會有波及整個關中的大災情?”
說著,楊國忠從袖子之中拿出一顆莊稼,獻給李隆基。
“陛下請看,這是臣剛剛派人去那所謂的受災之地取回來的莊稼。”
李隆基看著手中莊稼,咦了一聲。
“穀穗很飽滿,看著長勢不錯啊。”
楊國忠點頭道:
“那可不?就是地方官被李林甫那奸人給帶壞了,一點點小事就急忙上報。隻不過是個村鎮受災,倒弄得好像整個關中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一樣。”
李隆基聞言頓時放心了,笑道:
“那就好,百姓能安居樂業,朕才放心嘛。”
畫麵一轉,已經來到了關中之外。
滔滔大水淹沒了田地,衝垮了房屋。
無數百姓在洪水之中掙紮,哭嚎聲驚天動地。
“老天爺,救救我們吧!”
“陛下,救救我們吧!”
一名渾身是泥點雨水的縣令,站在齊膝的水中,心急如焚地對著身邊吏員大吼。
“都已經上報三天了,為何長安那邊毫無動靜?”
便在此時,有人急匆匆地過來。
“大人,長安來人了。”
縣令急急忙忙來到附近一處山頭,這裡果然有人在等著他。
“縣令王友,謊報災情,妄圖騙取朝廷賑災財物,罪莫大焉。”
“中書令楊大人有令,王友即可革職,鎖拿歸京,嚴加查辦!”
王友大驚失色,奮力掙紮。
“爾等都瞎了嗎?這洪水就在爾等眼前,如此之多的百姓流離失所,爾等怎麼能……”
一記重拳轟擊在王友的太陽穴上,讓他當場昏了過去。
負責傳令的那名官員冷笑一聲。
“聒噪!”
畫麵一轉,楊國忠坐在政事堂中,看著麵前一封奏折。
“臣扶風太守房琯啟奏陛下,扶風郡近來暴雨傾盆大水不斷,百姓受災嚴重,懇請朝廷調派資源賑災。”
楊國忠勃然大怒,一巴掌將這奏折拍在了桌案上。
“如今乃是天寶盛世,人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哪裡來的什麼狗屁水災火災?”
“來人啊,立刻讓禦史去鎖拿調查房琯,這狗官蓄意誇大災情欺騙朝廷,定然是李林甫奸黨餘孽!”
【兩次水災,都被楊國忠以問責當地主官而告終,朝廷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賑災。】
【此後,地方官員噤若寒蟬,不敢再將任何災情上報。楊國忠得意洋洋,憑此作為政績向李隆基誇耀,李隆基信以為真,認為楊國忠治理有方,對其越發寵信。】
【李林甫在位時,朝中烏煙瘴氣,大唐經濟發展陷入停滯。但遇到災情時,李林甫依舊能妥善處置,老百姓生活雖然困頓,卻依舊能勉強生存。】
【等楊國忠執政後,對災情一律無視,隻不過兩年多時間,各地饑荒水災旱災不斷,無數百姓淪為災民流民,地方上民怨沸騰。】
【此時朝中另外一名極受李隆基寵愛的大臣,開始悄悄地在大唐河北地收買人心。】
畫麵之中,一群群的災民正在排隊,接受施舍的粥食。
“爾等都要記住,朝廷那邊楊國忠奸賊當道,朝廷根本就沒有賑災的糧食發下來。”
“這批糧食,是咱們大都督安祿山大人調撥的,大家要謝謝安祿山大都督的救命之恩!”
聽到這裡,那些災民們不由感動不已,議論紛紛。
“唉,之前有個奸臣李林甫,現在又來了一個楊國忠,你說這日子啥時候才能到頭啊。”
“到頭?嗬嗬,你想得美。咱們河北向來和關中不對付,明明河北產糧最多,為啥咱們還會饑荒?因為河北稅負天下最重,比關中、江南和山東加一起還多!”
“什麼?這朝廷怎能如此苛待我們河北人呢?”
“哼,還不是因為咱們當年是大齊(北齊)的,朝廷皇帝是大周(北周)後裔,他們滅了咱們統一天下,但心裡從來不把河北人當人看!”
“奶奶的,這也太過分了,要是有一天活不下去,乾脆反了算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就是,要是安祿山大都督這樣的河北自家人當皇帝,那就好了。”
城頭,安祿山站在那裡,微笑看著這一切。
“真是天助我也!”
在安祿山的身旁,安慶緒等幾個兒子陪伴著,聞言臉上都帶著笑意。
“父親,這要是再來幾場災殃,河北百姓就真的對大唐離心離德了。”
“要不,咱們現在直接反了吧?”
安祿山遲疑片刻,微微搖頭。
“再等等吧,現在還不是時候。”
安慶緒忍不住道:
“那個讓父親忌憚的李林甫,不是都已經死了嗎?”
安祿山聞言,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寒顫,腦海之中回想起之前和李林甫見麵的一幕幕。
安祿山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再等等!爾等不知道李林甫的厲害,老子可是心知肚明。”
“那老賊雖然死了,保不準還在河北留了什麼後手,就等著老子一頭撞上去呢。”
安慶緒啞口無言,心中極為不解。
一個死人,怎麼就能讓自家老爹如此忌憚?
安祿山目光投向西南,那是長安的方向。
再等等。
再給楊國忠一些時間,等楊國忠徹底清除了大唐所有李林甫的棋子。
到那時,天下誰能擋我安祿山!
大秦世界之中,扶蘇微微吃驚。
“這胡人,真要造反了!”
秦始皇冷笑一聲。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造反,有什麼奇怪的?”
扶蘇啞然片刻,沉吟道:
“或許,不應該太信任胡人,至少不能讓胡人獨當一麵。”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用當然可以用,但也需要製衡。”
“像安祿山這般,一個人擔任範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掌控整個河北軍政大權,簡直就是國中之國。”
“這般用人,若是不出事,那才叫見鬼了呢!”
扶蘇深以為然。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嘖嘖作聲。
“這安祿山還真有點意思,竟然知道在起兵之前先收買人心。”
“都說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這麼一個肥豬玀,竟能野心勃勃至此呢?”
聽著劉邦的銳評,群臣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還是蕭何打破了沉默,開口道:
“臣覺得,天道有常,臣子各行其是,君王垂拱而治,才是天道所願。”
“如安祿山和楊國忠這般奸佞,執掌大權,危害天道人倫,大唐如何不亂?”
“唯似陛下這般聖人治世,大漢雖不如大唐富庶,卻可長久也。”
劉邦眉頭頓時展開,朝著蕭何豎起了大拇指。
“老蕭啊,你果然不愧是咱們沛縣老兄弟裡讀書最多的,說話就是中聽,朕喜歡!”
說著,劉邦笑嗬嗬地看向金幕。
“本來看到李隆基這小子的開元盛世,朕心裡是真有點不舒服的。”
“但現在嘛,也就那麼回事!”
“唉,就是苦了這些李隆基治下的大唐老百姓了。”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看著金幕,長久無言。
大唐群臣,也是一個個表情非常凝重。
任何一個人都能看出來,金幕視頻之中的大唐發展到這一幕,亂局的苗頭已經出現。
而且,極有可能就是這個安祿山所引爆!
房玄齡乾咳一聲,道:
“陛下,臣覺得,任用胡人番將其實並無問題,但讓一個胡人掌控如此巨大的權勢,還是過分了一些。”
群臣聞言,紛紛讚同。
“咱們大唐的基業,確實也有許多胡人將軍從中協助,幫大唐征戰,並非所有胡人都不可靠。”
“但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都不應該獲得如此重要的權力,在地方上完全無人可製衡。”
貞觀時代,名臣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