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自以為是主角的劉宏,被曆朝皇(1 / 2)

聽著劉秀的吐槽,東漢群臣表情各異。

宋弘乾咳一聲,道:

“從視頻來看,竇氏確實是外戚乾政過度,劉宏陛下對其不滿也是理所應當。”

鄧禹皺眉道:

“老宋,你這話就不對了。竇氏是外戚不假,但總比這宦官要強吧?”

“竇氏執政,朝政當不至有亂。但宦官一旦執政,那便是天下大亂了。”

西漢後期,宦官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漢元帝時期,太監弘恭、石賢就曾經掌控大權,殘酷迫害士人,導致朝政敗壞。

耿弇也哼了一聲,道:

“太監就是太監,無根之人,怎麼能希望他們能治理好國家?”

“之前盤點大明時的那個王振,不也是一路貨色?”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發表意見,抨擊太監。

作為士人,天生就對太監沒有任何好感。

劉秀聞言,也不表態,隻是安靜地看著金幕。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嘖嘖作聲。

“有點意思,沒想到這個小劉宏,居然也是有點政治敏銳度的嘛。”

太子劉盈聞言,忍不住開口道:

“這些中常侍明顯無惡不作,劉宏竟然卻跟他們同流合汙,為何父皇還要稱讚他?”

彆看劉邦嘴裡對儒家不屑一顧,但劉盈接受的教育,大部分還是來自儒家。

到商山四皓投入劉盈東宮之中後,劉盈對儒家的親近態度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故而,如今看到這些和儒家士人作對的太監,劉盈心中那叫一個痛恨啊。

劉邦斜了一眼劉盈,大為不滿。

“臭小子,劉宏是皇帝,不是儒家士人,懂嗎?”

劉盈一臉茫然。

皇後呂雉見狀,心中歎息一聲,開口道:

“皇帝有皇帝的立場,臣子有臣子的立場。”

“皇帝做事情確實要考慮到臣子的感受,但皇帝最終還是要做皇帝該做的事情,盈兒。”

劉盈瞪大眼睛,如墜雲霧之中。

父皇說的話,還能勉強理解。

母後說的這些,又是個啥?

曹參見狀,不由微微搖頭。

蕭何與陳平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劉邦心中大感掃興,對著依舊還在認真觀看金幕的代王劉恒道:

“恒兒,你來說說你的想法?”

劉恒忙道:

“父皇,此事關係到大漢皇帝,兒臣不敢置喙。”

劉邦怒道:

“你這臭小子,還和朕端上了?”

“讓你說你就說,不說的話,朕把你這個代王的帽子摘了當尿壺!”

劉恒額頭一滴汗水沁出。

他毫不懷疑,自家父皇說到是一定能做到的。

無奈之下,劉恒隻能硬著頭皮開口。

“兒臣其實不太認同皇兄剛剛的話。”

“兒臣覺得,劉宏身為皇帝,大權竟然卻旁落在外戚手中,這是任何大漢皇帝都無法容忍的事情。”

“故而,此時劉宏的第一要務應該是奪回皇權,再次也要先除掉竇氏外戚。”

“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十常侍對劉宏來說,並不是不能容忍。”

劉盈一聽,頓時就不高興了,道:

“四弟,你這句話就不對了。”

“做人,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公平正義!”

“十常侍是毫無公平正義可講的,是邪惡的,是純粹的壞人。”

“皇帝乃是天子,怎麼能放任十常侍這種黑暗之徒存活於世?必須要誅殺十常侍,再考慮其他的事情才對。”

劉邦聞言,扶額不語。

劉恒笑了笑,道:

“皇兄教誨得是,臣弟謹記在心。”

劉盈還打算繼續開口,好好教導一番劉恒儒家那些公理正義,就在此時,劉邦的聲音傳來。

“劉盈,你給朕閉嘴。”

劉盈愣住,非常疑惑地看著劉邦。

難道父皇覺得我說的不對?

劉邦身旁,呂雉的表情肉眼可見地變得難看起來。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摸著下巴,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

“高明,青雀,為善,爾等都說說各自的看法。”

李泰立刻開口道:

“父皇,兒臣覺得劉宏這樣做不對。宦官乾政乃是世之亂象,作為皇帝是萬萬不應該任由宦官們胡作非為的,這隻會傷了天下士人的心!”

李世民聽完,不置可否。

一旁的李承乾卻是氣了個半死。

按照常理來說,李承乾既是長子又是太子,怎麼也該是第一個開口回答的才對!

李泰這種搶話的行為,完全不給李承乾一點點麵子。

偏偏更讓李承乾無語的是,李泰說出來的話還真就是李承乾的想法!

李承乾按住心中怒火,開口道:

“兒臣也覺得,劉宏應該先配合竇氏除掉宦官,然後再等待親政過後,將竇氏給除去。”

李世民依舊不置可否,將目光轉向李治。

李治有些遲疑。

李世民淡淡道:

“但說無妨。”

李治得到鼓勵,這才硬著頭皮開口道:

“兒臣覺得,竇氏才是此刻劉宏麵臨的最大威脅。”

“若是能除去竇氏,劉宏跟十常侍們合作也是無妨。”

群臣聞言,不由嘩然。

長孫無忌連連皺眉。

房玄齡開口道:

“晉王殿下此言,臣實在無法苟同。”

“宦官乾政,乃是整個王朝的隱患。”

“必須要除掉宦官,才能讓王朝太平!”

房玄齡的話,立刻就得到了眾人的認同。

李治苦笑一聲,也不反駁。

李世民看著李治,露出笑容。

隨即,又將目光投向李承乾和李泰,便有些失望。

皇帝,固然是要為整個王朝著想,這一點其實兩個兒子都沒說錯。

但,皇帝也是人!

若是沒有了權力,一個單純被架空的皇帝,即便想要做些什麼,又怎麼可能做得出來呢?

看來,確實是有必要抽出更多時間,好好的寫一下那本《帝範》了。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曹節手持寶劍,帶著麾下一群人,氣勢洶洶來到了尚書官署。

在這裡,幾名官員揉著睡眼,表情疑惑。

“曹大人深夜叫我等前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中常侍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官職,故而這一聲曹大人倒也沒有叫錯。

曹節淡淡開口。

“大將軍竇武妄圖勾結陳蕃等人作亂,爾等立刻擬定詔書,罷免山冰的黃門令,任命王甫大人為新任黃門令!”

黃門令,是一個非常具備實權的宦官官職。

前不久,竇武剛剛奏請太後罷免了黃門令黃彪,取而代之的是親近士人一派的山冰。

這幾名官員一聽,頓時傻眼了。

過了好幾秒,才有人鼓起勇氣道:

“曹大人,沒有太後和陛下的口諭,我等可不敢擅自擬定詔書啊。”

曹節勃然大怒,直接抽出手中寶劍,喝道:

“此乃陛下欽賜之尚方寶劍,有此劍在如陛下親臨,爾等還不立刻擬旨!”

說完這句,曹節又冷然道:

“若是爾等執意不願擬旨,那老夫就殺了爾等,自己動手擬旨也是一樣的。”

幾名官員聞言,不由麵如土色,隻能乖乖擬旨。

片刻後,拿到旨意的曹節鬆了一口氣,快速離開。

畫麵一轉,已經是天牢之中。

此刻天牢內部,黃門令山冰正在審問長樂尚書鄭颯。

“爾再好好想想,曹節王甫等人究竟還有哪些不法事跡!”

鄭颯被用刑之下,已經是皮開肉綻,有氣無力地開口。

“山冰,爾也是宦官,為何要背叛我等?”

山冰冷笑道:

“我雖是宦官,但卻心懷正道。”

“爾等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我為大漢除去爾等,有何不可?”

就在此時,牢房大門突然被踹開,隨後一個陰冷的聲音傳來。

“山冰,爾想要替天行道?怕是力所不能及了。”

緊接著,一名宦官帶著部下走了進來。

山冰見到來人,不由吃了一驚。

“王甫,你怎麼會出現在此地?”

鄭颯見王甫到來,頓時大喜過望,叫道:

“王公公,救我!”

王甫嗬嗬一笑,將一份旨意丟在了山冰麵前。

“陛下和太後剛剛下旨,免了爾的黃門令官職,由我取而代之。”

“審問鄭颯之事,從現在開始歸我來辦,爾可以滾了。”

山冰又驚又怒,對著王甫喝道:

“不可能,太後絕對不會下這種旨意!”

“王甫,一定是你派人偽造詔書,妄圖犯上作亂。”

“來人啊,快將王甫給我拿下!”

王甫哈哈大笑,上前一拳打在了山冰的臉上,直接把山冰幾顆牙都打飛出去。

“山冰,事到如今,還覺得爾能翻盤?”

說著,王甫毫不遲疑,拔出腰間長劍,洞穿山冰胸膛。

山冰麵露痛楚之色,嘶聲道:

“爾等胡作非為,必會遭……”

山冰死了。

王甫長出一口氣,將長劍拔出,對著身後的部下道:

“把所有咱們的人都放了,立刻回宮!”

畫麵一轉,一座巨大的宮殿在夜色中矗立。

【長樂宮】。

此刻的天空之中,晨曦方露。

宮殿大門被猛然推開,一大群宦官帶著手下衝了進來。

“什麼人?”有護衛大聲呼喊,想要抵抗。

衝在最前方的中常侍侯覽露出冷酷表情,沉聲道:

“全殺了!”

激烈廝殺聲很快讓寢殿之中的竇太後從睡夢之中醒來,她麵帶驚恐地開口。

“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名竇太後的貼身宮女麵無人色,顫聲道:

“太後,是中常侍們帶人殺進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