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之中,朝廷軍和黃巾軍正在平原之上擺開陣勢。
田野之上,到處都是士兵們的身影,氣氛極為肅殺。
朝廷軍方麵,主將朱儁打量了一下黃巾軍的陣勢,發現黃巾軍站位鬆散,旗號不整,頓時發出一聲冷笑。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陣勢淩亂,我軍當可一戰而定!”
剛剛被任命為行軍司馬的孫堅凝神看去,卻得出不同看法。
“大將軍,對麵的黃巾軍主將波才據說是席卷了四五個郡的凶殘人物,治軍才能應該不止於此,或許其中有詐?”
朱儁放聲大笑。
“有詐?就憑黃巾軍這些泥腿子的腦袋,能想出什麼像樣的計謀來了?”
“傳令下去,擂鼓出戰!”
在朱儁的命令下,兩萬餘漢軍開始發動進攻。
孫堅見狀,不由大為皺眉。
有心想要繼續勸阻,但是看到明顯已經上頭想要獲取戰功的朱儁臉上表情,孫堅還是隻能把到嘴邊的話咽回肚子裡。
畫麵一轉,已經是黃巾軍本陣之中。
一名臉龐粗糲,飽經風霜的男子,策馬而立,頭上黃巾引人注目。
【黃巾軍大將,波才。】
波才目光之中閃動戰意,沉聲道:
“擂鼓,我親自帶頭衝鋒!”
聽到波才的話之後,周圍的黃巾軍將領都嚇了一跳,趕忙開口勸阻。
“波將軍,這可是朝廷的精銳,和之前咱們打的那些郡兵不一樣。”
“將軍是主帥,怎麼能親自衝鋒?還是讓我等來吧。”
波才搖了搖頭,大笑道:
“我等受黃天之命起事,自然會得到黃天的庇佑。”
“何必擔心?衝就完了!”
說完,波才從雙手提起兩把大鐧,沉聲開口。
“出擊!”
轟隆隆的鼓聲中,兩支軍隊猶如兩股迎麵而來的浪潮,狠狠地撞擊在了一起。
朱儁得意洋洋,指著戰場開口道:
“你們看,那是我府中家將朱猛,人如其名吧?”
就在朱儁身邊的孫堅凝神看去,果然發現一員猛將在最前線揮劍廝殺,麵前的黃巾軍紛紛被斬落。
漢軍勢如破竹,正在朝著黃巾軍本陣急衝而去。
便在此時,一聲大喝響起。
“朝廷鷹犬休得猖狂,我來會你!”
波才策馬殺出,迎上了朱猛。
朱儁見狀大笑道:
“這黃巾賊真是活不耐煩了,竟然讓主將前來送……”
一聲慘叫響起,波才一記回手鐧重重錘在朱猛胸口,直接把朱猛打得噴出一口血霧,跌落馬下。
朱儁的笑容頓時變得僵硬。
波才衝上去又是一鐧,正中朱猛的腦袋,瞬間如西瓜一般爆裂開來。
波才哈哈大笑,狀若瘋魔。
“朝廷鷹犬不過如此,黃天之命在我之身,兄弟們,上啊!”
波才揮舞著兩把單手鐧,直插漢軍中央,一路人擋殺人,如入無人之境。
朱儁大驚失色,不由大叫道:
“快,攔住他!”
孫堅深吸一口氣,瞬間策馬衝出。
“波才休得猖狂,我來會你!”
孫堅衝到波才麵前,手中大刀劈落。
波才大叫一聲。
“來得好!”
當一聲,雙方兵器相交,火星四濺。
孫堅心中暗驚。
“這黃巾賊,天生神力!”
須知孫堅號稱江東猛虎,手中一把古錠刀練得出神入化。
尋常人在孫堅手中連三回合都走不過,但這波才竟然能硬生生地擋住孫堅的衝擊,猶有餘力!
孫堅立刻改變策略,策馬遊走於波才四周,想要消耗波才體力尋找破綻。
雙方翻翻滾滾殺了十來個回合,孫堅心中暗喜。
“他體力消耗甚巨,再過幾個回合,我就能將其斬於馬下!”
便在此時,孫堅突然聽到一旁親衛大叫。
“司馬大人,快撤!”
“什麼?”孫堅心中一驚,轉頭看去,才發現自己身旁兩側的友軍竟然已經被黃巾軍殺得大敗,正全線潰退之中。
若是再不走,孫堅也要陷入黃巾軍的重重包圍!
孫堅一咬牙,兩刀逼開波才,轉身策馬就走。
波才哈哈大笑。
“那朝廷鷹犬,看你也有幾分武力,何不加入我們,共舉大事!”
孫堅轉身怒罵。
“爾等叛逆,也妄圖勸降我,做夢!”
鏡頭漸漸拉遠,隻見黃巾軍猶如潮水一般四麵八方而來,朝廷兵馬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
【波才一戰之下大破朱儁所部,皇甫嵩聞訊前來支援,卻被波才聯合附近幾支黃巾軍,包圍在長社城之中。】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身體稍微顫抖了一下。
“這個黃巾軍,給朕當年竇建德的感覺。”
竇建德是隋末諸侯之中非常罕見的農民軍領袖,不像其他大部分都是門閥子弟出身。
他極得民心,一度建立起大夏政權,雄踞河北。
他的部將劉黑闥在竇建德死後繼續反唐,連續擊敗李建成和李元吉。
從竇建德到劉黑闥,河北地區對大唐的反抗整整持續了十二年之久,故而李淵印象才會如此深刻。
太子李世民微笑道:
“黃巾軍之中應該有一些從過軍的士人,但應該並沒有士人派出來的將才。”
李淵嗯了一聲,臉上帶著幾分憂慮。
“世民啊,士族尚未成為門閥,就已經膽敢操縱黃巾起義了。大唐門閥強悍,如之奈何?”
兩人此刻是坐在禦書房之中觀看金幕,故而李淵才能說出這些心裡話。
李世民笑道:
“父皇不必擔心,咱們大唐都已經進行了三次科舉,諸多寒門士子都因此脫穎而出。”
“假以時日,等這些進士們走上高位,門閥之隱患自然可解。”
李淵皺眉道:
“朕是覺得,門閥肯定也會拉攏那些寒門出身的進士們,那又該怎麼辦?”
門閥政治,從東漢末年到大唐,已經在華夏大地上持續了幾百年的時間。
門閥並不是一味的故步自封,相反許多大門閥會主動將自家的女子嫁給那些寒門精英,從而將寒門精英納入到門閥體係之中。
從李淵之前得到的情報來看,三屆科舉所產生的進士,平均有七成左右都會在發榜後和門閥結親。
李世民微微一笑。
“兒臣有兩個辦法。”
“其一,擴大科舉中榜進士的數量,門閥內部適齡的女子就那麼多,總不可能全部都嫁給進士吧?”
“隻要進士越來越多,那不能跟門閥結親的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其二,朝廷這邊,隻重用那些不跟門閥結親的進士,讓他們能快速升遷。”
“至於和門閥結親,死心塌地融入門閥的,能罷免就罷免,能卡升遷就卡升遷。”
“總之,一定要讓所有進士都明白這個潛規則,越靠近門閥,升遷速度就越慢。”
李淵目光一亮,道:
“妙啊!”
他想了想之後,嘿嘿一笑。
“那就兩策並行吧!”
“朕決定,今後每年都開科舉,每屆科舉招收一千人。”
“吏部那邊現在是由長孫無忌來管,潛規則的事情你去和長孫無忌打好招呼。”
長孫氏雖也是門閥,但一來勢力較為弱小,二來長孫氏在李世民登基之後就會成為外戚,和門閥還是有著巨大差彆。
李世民點了點頭,認真道:
“父皇,最多二十年,進士必將取代門閥。”
二十年,這個數字也讓李淵不由有些感慨。
“那時候,朕應該是不在了。”
“還好,大唐有你坐鎮,朕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李淵欣慰地看著李世民。
這個兒子可是金幕作者欽點的千古四帝之一,有李世民來主導這次改革,門閥就算再勢大根深,又能掀起什麼風浪?
搞陰謀暗殺?那得想想玄武門之變是誰主導的。
直接煽動類似黃巾軍的反叛?彆忘了李世民百戰百勝的功績。
李淵想到這裡,心中大定。
削弱門閥的政策,在大唐算是穩如泰山了。
將來的大唐,再也不用擔心像北周、大隋一樣,被另外一個門閥世家所取代了!
北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看著這一幕,不由一聲冷笑。
“都說什麼漢以強亡,結果連黃巾軍這種小毛賊都打不過。”
“要朕說啊,這什麼大漢大唐,打仗的本事沒有,胡吹大氣的本領就是一流。”
趙普表情有些僵硬,提醒了趙匡胤一句。
“陛下,黃巾起義最後可是失敗了的。”
趙匡胤瞪了一眼趙普。
“朕又不是沒有看過史書!但朕看到這大漢吃癟,朕心裡就高興。”
“哼,誰讓劉邦和劉秀這些老家夥天天發彈幕針對朕來著?”
聽著趙匡胤的話,趙普一時間也是有些無語。
咱們這位皇帝陛下,還真是愛憎分明啊。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微微皺眉。
“這個朱儁,也未免太過大意了。”
作為開國皇帝,劉秀親眼見證過綠林軍和赤眉軍兩支農民起義軍的崛起,並參與其中。
農民軍的戰鬥力看似不強,但作戰時候的意誌力卻非常強悍。
能參加起義軍的,那都是活不下去的底層老百姓。
故而,農民軍的底層士兵們特彆敢豁出去拚命。
不就是一條賤命嗎?沒了也就沒了。
但若是能拚出來,那就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朱儁就是低估了這一點,才會被波才率領的黃巾軍打得大敗。
宋弘啞然片刻,忍不住道:
“這個黃巾軍,不會真成為第二個綠林軍和赤眉軍吧?”
聽到宋弘這番話之後,群臣的心中都是一緊。
新朝末年兩支起義軍,綠林軍消滅了新朝主力,而赤眉軍則進入關中攻克長安,徹底釘上了新朝的棺材板。
若黃巾軍能重走綠林軍赤眉軍的老路,那東漢就真的要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