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何進被斬,秦始皇直接定性為愚蠢!(1 / 2)

三國世界之中,孫權看著這一幕,口中嘖嘖作聲。

“早就聽說誅殺十常侍那一役之中,袁氏在背後出了大力。”

“如今果然被證實了。”

當年十常侍之亂時,孫權還隻不過是一個小孩子。

陸遜在一旁點頭道:

“十常侍狼子野心,但袁氏也並非就是什麼好人,無非就是想要成為下一個執掌朝政的外戚大族罷了。”

諸多東吳大臣也紛紛開口嘲諷,對袁氏毫不客氣。

士族之間,也有高下之分。

袁氏四世三公,自然是最頂級的士族。

而陸氏、張氏這些東吳朝堂上的士族,世代偏居江左,從來都被袁氏等頂級士族看做是鄉巴佬。

有吐槽的機會,他們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孫權點了點頭,心中卻有些憂慮,暗自想道:

“以大漢據有天下之力,尚且被士族危及到這種地步。”

“孤的大吳隻有江左之地,又並非真正的皇族。”

“孤若身死,子孫後代們一個不好,就當真要被奪去江山了!”

一想到這裡,孫權心中不安越發強烈,目光下意識地投向朝堂角落。

那裡站著三個人,從衣衫上來看品級都不算高。

但,他們卻是孫權新近設立的侍中寺成員。

三名侍中,分彆是東吳第一屆科舉的狀元、榜眼以及探花!

這三人,全部來自東吳小地主家庭,和士族並無多大關係。

孫權心中稍定。

他們,還有同屆錄取的五十名進士。

將會是東吳孫氏王族的真正希望!

大漢之鑒,大吳之師。

孤的大吳,一定不會重蹈覆轍,被該死的司馬氏任用士族所擊敗!

蜀王宮之中,劉備也在感慨著。

“當年這場事變爆發的時候,孤和二弟三弟,還在落草為寇呢。”

關羽和張飛兩人,臉色都是一動。

張飛曬然一笑,道:

“大哥,彆提了。那時候俺說去搶點錢財,帶幾個女人回來壓寨,你是死活不同意啊。”

劉備瞪了一眼張飛,怒道:

“孤再怎麼說也是中山靖王之後,大漢王族,怎麼能做出這種不要臉的事情?”

“咱們劫掠那些宦官為非作歹的族人,又不是不能維持生活,又何必去傷及平民百姓?”

關羽撫須而笑,露出回憶表情,道:

“雲長還記得,咱們每次出手,王兄總是隻殺有罪之人,從來不殃及老弱婦孺。”

“王兄此舉,雲長敬服、歎服!”

劉備,並非完人。

但在對待百姓上,這位三國之中唯一一個出身平民的統治者,確實是最仁慈的。

關羽當年也曾跟隨過曹操一段時間,見過曹操對被征服城池進行抽殺的慘烈屠城景象。

曹操,一代梟雄,卻不能得關羽之心。

究其原因,並非是桃園結拜。

如袁紹袁術這般親兄弟尚且會反目,更何況是結拜兄弟?

難道關羽不知彼時擁有半個中原的曹操,比起朝不保夕四處流浪的劉備是更好的選擇?

關羽又不是傻子!

真正讓關羽死心塌地的,就是劉備的——仁義。

劉備算計過很多人,說話也曾出爾反爾過很多次。

但唯獨對百姓,劉備仁至義儘,言出必行。

而關羽,也正是因此,願誓死相隨!

劉備哈哈大笑,欣慰道:

“不管怎麼樣,咱們三兄弟,終究還是一路相互扶持走到了現在,當浮一大白!”

“走走,讓人安排酒宴。咱們邊喝酒,邊看著袁本初和曹孟德,陪董仲穎耍猴戲!”

蜀漢群臣聞言,齊聲大笑。

關羽大手一揮。

“還等什麼?酒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畫麵之中,出現的是太後所在的長樂宮。

後殿內,何太後臉色頗為難看,看著跪在麵前的十常侍,長久不語。

趙忠顫抖著聲音,開口道:

“太後,大將軍這是要置我們於死地啊!”

“還請太後看在老奴等忠心為皇家幾十年的份上,幫老奴等一次吧。”

何太後表情變幻不定,良久之後才歎息道:

“兄長這一次召了八路兵馬進京,老婦隻不過是一個深宮之中的婦人,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趙大張二,老婦也知道你們的忠心,但胳膊終究拗不過大腿,這一次你們就讓大哥一次吧。”

“老婦會告訴大哥,隻要你們願意讓步,他肯定會饒你們一命的。”

聽著何太後的話,十常侍啞然片刻,隻能默默退下。

【在何進大兵逼迫的情況下,何太後不得不做出讓步,罷免了所有黃門的官職,讓他們前往大將軍府請罪。】

大將軍府之中,何進注視著麵前的諸多黃門,誌得意滿。

“諸位,爾等都是被十常侍所脅迫,我自然是知曉的。”

“為今之計,大漢已經不需要宦官乾政了,爾等何不各自回歸家鄉,尚能得富貴之身,頤養天年。”

聽著何進的話,小黃門們麵麵相覷。

片刻之後,才有一個小黃門鼓起勇氣開口道:

“趙常侍想要請問一下大家,若是他們願意交出權力,大將軍可否饒他們一命?”

何進愣了一下,隨後打了一個哈哈。

“這是自然,你回去告訴趙忠,隻要他們願意來我府上請罪,我自然會放他們一條生路!”

就在此時,袁紹急匆匆地從外麵走了進來,掃了一眼麵前的諸多黃門,隨後來到何進身邊,附耳道:

“大將軍,這些閹宦過去依仗著太後和先帝的寵信,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壞事。”

“如今他們自投羅網,正是我等將其一網打儘的時候。”

“還請大將軍直接將這些閹宦就地格殺,棄屍於市,則天下有識之士必然振奮,十常侍亦不足為患矣!”

何進又是一愣,遲疑道:

“這不好吧?若是這些閹宦頑抗到底也就罷了,如今他們都已經臣服,我殺了他們,豈不是逼迫著十常侍跟我不死不休?”

袁紹急了,忙道:

“如今各路兵馬都已經齊備,隻等大將軍一聲令下就能殺入宮中誅殺十常侍,這種時候哪裡還需要什麼客氣?”

“先剪除這些十常侍的黨羽,再入宮誅殺十常侍,大事可成!”

袁紹再三勸說,何進依舊還是遲疑不語。

便在此時,張遼快步而來,對著何進稟報。

“大將軍,剛剛得到的消息,董卓領兵已經抵達城外,準備入城了!”

“什麼?”何進臉色大變,“本初,之前不是說好了先在城裡發動,若是事有不諧,再讓董卓丁原進軍嗎?”

袁紹也是吃了一驚,臉上浮現怒容。

“這個董卓,竟然肆意妄為,不聽大將軍之令?”

“還請大將軍稍候片刻,本初這就去喝退董卓!”

袁紹火急火燎的離開。

看到這裡,西漢世界之中,劉邦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個何進,實在不是個乾大事的料啊。”

“竟然連手下都控製不住?”

“哼,當年朕可是把韓信安排得妥妥當當。”

在場大漢群臣聞言,心中都是一動。

韓信在背水一戰滅掉了項羽分封的趙國之後,由於眾多俘虜的加入,實力瞬間暴漲。

偏偏就在此時,劉邦的主力在正麵戰場被項羽打得灰頭土臉。

此消彼長之下,許多韓信的屬下都明裡暗裡勸說韓信自成一極。

至於韓信本人,雖從未公開提及此事,但心中也未嘗就沒有一點小心思了。

劉邦得知之後,縱馬直入韓信大營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韓信的兵權拿下。

把韓信很是一番調教過後,劉邦心滿意足地帶著一批生力軍離開。

而韓信也隻能按下心頭無數想法,苦哈哈地繼續去攻打齊國。

蕭何感慨道:

“若是何進能有陛下這般禦人之道,那事情也不會變成這種地步。”

曹參點了點頭,緩緩道:

“無論竇武還是何進,但凡能有陛下一成的本領,這十常侍也早就應該被鏟除了。”

對蕭何、曹參這種從血與火之中殺出來的大漢頂級開國大佬而言,十常侍和竇武、何進之間的爭執,就如過家家一般可笑。

陳平也是連連搖頭,道:

“還是天下承平日久了,這視頻中的大漢君臣,壓根就不明白,權力之爭究竟有多麼殘酷!”

陳平,作為劉邦的情報頭子,一路參與了楚漢爭霸,又跟隨劉邦滅了異姓諸侯。

那些權力鬥爭背後的醃臢之事,陳平可謂爐火純青。

看著竇武、何進等人的操作,陳平那是忍了又忍,差點都要腦溢血了。

大漢的後代,怎麼蠢到這種地步,連幾個宦官都玩不過了?

劉邦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娘的,朕是真沒搞懂,幾個死太監,真的有這麼可怕?”

蕭何沉吟片刻,道:

“應該還是因為太監借了皇帝的勢,有皇帝、太後撐腰,太監們發展黨羽太快太多。”

曹參沉聲道:

“而且太監做事毫無底線,這就更容易拉攏一批渣滓給他們效力。”

“朝堂一片混沌之下,恐怕竇武、何進等人許多時候也是有力使不出來吧。”

劉邦哼了一聲,道:

“所以你們這些家夥繞了半天,還是想要取消太監?”

蕭何點頭道:

“陛下果然火眼金睛!”

劉邦:“……”

啞然片刻之後,劉邦無奈看著蕭何。

“老蕭,你這不對吧?你難道不是應該搬出什麼黃老之學,和朕陳述一下取消太監的好處嗎?”

蕭何聞言,不由笑道:

“臣之心思,陛下自是洞若觀火,臣又何必在陛

“盤點視頻看到現在,陛下想必也能察覺到太監之危害,臣故敢鬥膽直言。”

頓了頓,蕭何又道:

“臣說一句不敬的話,廢不廢太監,說白了也隻不過影響皇家,和臣等關係並不大。”

“臣和曹參等人,無非是為了劉氏皇族和大漢的天下罷了,並無私心,才能這般直言不諱啊。”

劉邦聞言,不由大為感動。

“老蕭啊,也隻有你這樣和朕一起從沛縣走出來的老兄弟,才能說出這種話了。”

定了定神,劉邦緩緩開口。

“罷了,朕這輩子其實也沒被太監伺候過幾年,就算沒了太監,又不是不能活了!”

“就依你們,今後,大漢不得再有任何太監。”

蕭何曹參聞言,齊聲道:

“陛下英明!”

陳平在一旁看著,心中也是震驚不已。

“我老陳,拍了陛下的馬屁一輩子。”

“今日方知,蕭何為何能成為百官之首。”

“這般馬屁,潤物細無聲,不但能勸說陛下,還能讓陛下領情。”

“蕭何,果然不愧是蕭何!”

金幕之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

等袁紹離開之後,何進長出一口氣,對著麵前的諸多小黃門道: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眼下大局已定,爾等回去告訴十常侍,不需要再垂死掙紮了。”

“如今天下士族早已經把十常侍恨之入骨,隻有我才能保他們一條性命。”

“他們有兩個時辰的時間考慮,若是不從,那就隻能兵戈相見了!”

諸多小黃門聞言,隻能心事重重的離開。

畫麵一轉,已經是城門之外。

董卓騎著高頭大馬,表情冷厲地看著麵前緊閉的城門。

“我奉大將軍之名前來勤王,如今至此,城門為何不開!”

城牆之上,突然垂下一個吊籃。

一名官員從吊籃之中邁步而出,對著董卓拱手。

“種劭見過董將軍。”

董卓和種劭相識,微微點頭之後道:

“開城門!”

種劭搖了搖頭,道:

“董將軍,你未得大將軍之命,這城門是萬萬不能給你開啟的。”

董卓盯著種劭,冷然道:

“我說,開城!”

李傕冷笑一聲,拔出腰間長劍。

“種夫子,勸你一句,立刻讓人開城!”

種劭勃然大怒,手指李傕。

“你是個什麼東西,也敢在京師城外,威脅本官?”

“本官乃是大漢諫議大夫,信不信本官一份奏章上去,就滅了你滿門!”

李傕表情一滯。

種劭又將目光轉向董卓,表情平靜。

“董將軍,你要記住,這城裡有陛下,有太後,還有大將軍和無數士族高官!”

“若你不得命令私自進城,你想好此事的後果了?”

董卓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死死盯著種劭,沒有開口說話。

種劭怡然不懼,和董卓對視。

董卓突然笑了。

“好,好一個種大夫,我想請問一句,丁原和橋瑁人呢?”

種劭道:

“都在城外候命!”

董卓點了點頭。

“候命,好好好,他們能候命,我自然也能候命。”

轉過身來,董卓高聲下令。

“全軍都有,後撤二十裡地紮營!”

看著董卓領兵離開,種劭不由長出一口氣,擦了擦汗。

“娘的,嚇死老夫了。”

種劭轉身回城,卻因為嚇得腿軟,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好不容易被吊籃重新吊上城牆,正好看到了迎麵而來的袁紹。

“董卓呢?”

種劭對著袁紹道:

“將軍,老夫不辱使命,已經將董卓勸離了。”

袁紹重重地哼了一聲。

“董仲穎這個狼子野心之徒,等此事完畢,我定不與他善罷甘休!”

種劭道:

“如今事態緊急,還請袁將軍速速返回大將軍府,主持大局。”

袁紹點了點頭,和種劭並肩下了城牆。

才剛剛上馬,又一匹快馬疾馳而至。

荀攸自馬上跳了下來,聲音急促。

“不好了,大將軍入宮去了!”

“什麼?”袁紹臉色大變,“大將軍怎麼在這種時候入宮?”

荀攸忙道:

“本初,你走之後,大將軍讓小黃門回去勸說十常侍,十常侍已經決定交出權力,但要求和大將軍見麵,得到安全保障。”

袁紹傻眼了,好幾秒之後才道:

“他自己入宮的?”

荀攸道:

“他帶著一百名護衛入宮。”

袁紹頓時氣急敗壞,忍不住破口大罵。

“這種時候入宮才帶著這點人,他是在找死嗎?”

“快快快,立刻召集所有城裡兵馬,即刻入宮,保護大將軍的安全!”

東漢世界之中,看到這裡,許多人都忍不住了。

耿弇冷笑一聲,道:

“這個董卓,還真是膽大包天啊。”

“不得君命就想要擅自入宮,他是想要造反不成?”

鄧禹搖了搖頭,緩緩道:

“董卓確實是狼子野心,此人若是不被除掉,一定是個禍害!”

宋弘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這董卓,三番兩次不遵朝廷之命,那袁隗卻依舊對其信任,恐怕要反受其害了!”

坐在皇位上的劉秀皺眉不已,良久才道:

“單單是在盤點視頻之中,朕就已經看到董卓多次抗命。”

“可這樣的董卓卻依舊能被朝廷容忍,恐怕隻能說明一件事情。”

眾臣聞言,心中都是一驚。

片刻後,宋弘脫口而出。

“這隻能說明,此時的大漢內部,像董卓這種不聽話的官員,已經很多了!”

劉秀吐出一口氣,緩緩點頭。

“對,就是這個道理。”

眾人聞言,表情不由變得無比凝重。

在任何一個正常的王朝,像董卓這種三番兩次不聽號令的,就算不被處死,也早就被免去官職了。

董卓之所以存在,隻能說明東漢朝廷內部,有著更多的董卓。

當這樣一群董卓存在於東漢朝堂內外時,整個東漢的局勢究竟有多麼嚴峻,也就可想而知了。

劉秀一聲長歎。

“朕現在明白,為何盤點視頻竟然會一反常態,播放劉宏死後的這麼多片段了。”

“董卓興起,十常侍禍亂朝綱,何進庸才被提拔,袁氏野心不被識破。”

“這些,都是劉宏那個臭小子造的孽啊!”

群臣聞言,不由默然,心中卻都油然浮現一個成語。

後患無窮!

劉宏死後的大漢朝堂,簡直就是這個成語最真實的寫照。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畫麵一轉,已經是皇宮之中。

何進策馬入宮,表情悠閒。

看著左右巍峨的宮牆,何進心中不由感慨。

“想不到我何進一個屠戶之子,竟然也有今天!”

十常侍,盤踞大漢朝廷數十年。

兩次黨錮之禍,讓天下士族被極儘打壓,不得翻身。

即便是竇武陳蕃那般名滿天下,得儘士人之心的高士,同樣也被十常侍無情鎮壓,滅族!

十常侍的可怕,足見一斑。

但,就是這麼可怕的十常侍,如今還不是要屈服在我何進手中!

此事結束之後,大漢朝政,儘在我何進之手。

我定要改革弊政,帶著大漢走出一片新天地。

將來,我就是史書上真正讓大漢中興的能臣。

甚至……還能成為第二個王莽也不一定呢?

想到這裡,何進突然覺得有些不吉利,呸呸兩聲。

王莽篡位,死得老慘了。

我才不要當什麼王莽,我就是獨一無二的何進大將軍!

何進心中諸多快意念頭閃過,朝著何太後所在的長樂宮而去。

長樂宮門口,一名小黃門探頭探腦,見何進過來了,立刻去了隔壁稟報。

“諸位大人,何進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