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孫文台,於大漢列祖列宗麵前,破董卓於此!(1 / 2)

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都是暗罵不已。

“又來了!”大秦世界之中,扶蘇極度無語。

“怎麼每次到了關鍵時刻,就總有人扯後腿呢?”

之前在看李隆基盤點視頻安史之亂的時候,李隆基和李亨兩父子各種騷操作扯後腿,就已經讓扶蘇心臟有點受不了。

沒想到,換了個視頻看,竟然還有這種情況?

秦始皇表情淡定,平靜道:

“這些所謂的士族,勾心鬥角,各個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會發生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

“若是十八路諸侯都是為了大漢朝廷的話,董卓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扶蘇啞然片刻,表情失望。

“這些十八路諸侯,其實就是打著匡扶漢室名義的反賊,對吧父皇?”

秦始皇點了點頭,淡淡道:

“外戚沒了,宦官也死完了,大漢朝廷再無和士族抗衡的力量,這種結果就是必然的。”

“扶蘇啊,你現在能明白,為何朕當年不行分封,而一定要推行郡縣製了吧。”

分封,就是權力分散於地方。

郡縣,就是權力集中於朝廷。

扶蘇依舊有些疑惑。

“可這大漢不也實行的分封製嗎?”

秦始皇一聲冷笑。

“這儒家的分封製,和咱們法家的能是一回事?”

“朕這麼說吧,大秦朝廷可以精確的知道大秦任何一個鄉村之中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去年產出多少糧食,上繳多少稅賦,出了多少人服役。”

“東漢朝廷能知道嗎?不能。”

扶蘇越發疑惑了。

“父皇,視頻之中也沒有說過這些方麵吧,您怎麼就知道一定不能呢?”

秦始皇冕旒輕輕搖動,平靜道:

“要學會見微知著,扶蘇。”

“視頻之中說了,小的士族掌控村鎮,中等士族掌控郡縣,上等士族入朝為官。”

“視頻之中又說,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

“朕問你,若是一個村鎮之中的各種吏員全是出身於某個士族,那這個士族若是想要隱瞞丁口、稅賦、徭役、糧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嗎?”

扶蘇愣住。

上卿蒙毅開口道:

“若都是一個家族掌控地方,那隱瞞這些東西簡直不要太簡單。”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淡道:

“更何況這個東漢用的還是什麼舉孝廉,嘿,你推薦我的兒子,我推薦你的孫子。”

“這會造成什麼?官官相護!”

“地方上,宗族勢力盤根錯節。朝堂上,各種親朋師生官官相護。”

“你說,這種所謂的郡縣製,和朕大秦的郡縣製有可比性嗎?”

扶蘇這才恍然大悟。

“郡縣製,還是應以法家製度為準。”

“儒家的郡縣製,其實便是一個換皮的分封製!”

秦始皇這才露出笑容。

“沒錯,既然儒家郡縣製本質就是分封製度,那麼當大漢朝廷天子的力量暗弱下去,各地郡縣之中的士族們,自然也就會如當年諸侯一般奮起,逐鹿天下了。”

秦始皇說到這裡,麵無表情地指了指金幕。

“如曹操、孫堅這般奮勇向前,想要為了東漢朝廷而儘力的忠臣,又怎麼可能不被袁術這種心懷異誌,想要取代漢室的人百般阻撓呢?”

頓了頓,秦始皇表情平靜地開口。

“胡亥的盤點視頻之中有一句話,朕記得清清楚楚。”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若你不想重蹈胡亥的覆轍,那你便要永遠記住,將皇權牢牢抓在手中。”

“否則,縱然朕因為看了盤點視頻讓大秦避免了胡亥亡國的禍端,將來也同樣會有這種事情降臨到大秦身上!”

扶蘇表情鄭重,緩緩點頭。

這一刻,這位大秦皇太子殿下深切地感受到了,皇權究竟是如此的重要。

集中權力,原來是這般生死攸關的事。

再想想,自己身旁那些儒家博士生平日裡鼓吹的仁義、分封、君臣相敬……

扶蘇身體顫抖了一下,突然開口道:

“父皇,兒臣想要換幾個博士生,就法家的如何?”

秦始皇有些意外,隨後露出笑容。

“有何不可呢?”

這位始皇帝,心中變得欣慰。

朕的扶蘇,越來越成熟了。

終於不再那麼天真了。

終於越來越符合朕心中的繼承人標準了。

東漢世界中,劉秀不想說話了。

反而是太子劉莊,麵帶怒容。

“這個袁術,大漢給了他袁氏四世三公的榮耀,他就是這麼回報大漢的?”

劉莊越說越是生氣,直接盯著在場的群臣。

“諸位,你們都是士族,你們這些士族的後代,就是這麼回報父皇和大漢的?”

聽著劉莊的質問,大殿一片安靜。

在場的大臣們臉上火辣辣的,心中無不大罵袁術。

愚蠢!

就你這個臭小子的胡搞瞎搞,讓皇族已經要失去對士族的信任了。

劉秀歎息一聲,緩緩開口。

“明年開恩科,招攬進士人數擴大一倍。”

眾臣聞言,心中頓時一驚。

這進士還要繼續擴大?

簡直就是挖士族的根啊!

丞相宋弘頭皮發麻,忍不住開口道:

“陛下,三思啊。”

劉秀麵無表情地看著宋弘。

“老宋,你不要讓朕三思。”

“你應該讓袁隗三思,讓袁紹和袁術三思去!”

宋弘這一刻,簡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袁氏,真該死啊!

宋弘心中做出決定。

等會散朝了,一定要派人去汝南調查一下。

看看這個什麼袁氏家族,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貨色!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孫堅聽著回報,表情大為震驚。

“什麼,後將軍那邊所有運送的軍糧和物資全斷了?”

祖茂表情難看,點頭道:

“是啊主公,全沒了。我派人去魯陽詢問,也沒有任何答複。”

孫策聞言,氣憤不已。

“這個袁術,分明就是嫉妒父親立下大功,故意為之,不想要讓父親攻入洛陽!”

孫堅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

“備馬,我要去魯陽城,親自求見後將軍!”

孫策愣了一下,道:

“父親,事到如今,和那袁術還有什麼好說的?”

孫堅笑了笑,拍了拍孫策的肩膀。

“孩子,為父這一生受了無數委屈,這點事情又算得了什麼?”

“隻要趕走董卓,光複大漢,為父做的一切就都值了!”

看著策馬急速離去的孫堅,孫策默然良久,突然開口對著身旁的周瑜道:

“公瑾,你說這個大漢,真的值得父親這麼低三下四的去求人嗎?”

周瑜同樣也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若是我的話,我會起兵直接殺回魯陽去,滅了袁術!”

孫策哼了一聲,點頭道:

“將來若有機會,我必殺袁術,給父親出今日的怨氣!”

兩名少年並肩而立,朝氣蓬勃。

麵前,一輪春日朝陽,緩緩升空。

少年,自有少年氣!

畫麵一轉,孫堅已經坐在了袁術的麵前。

孫堅對著袁術拱手,正色道:

“將軍這邊想來是出了一些問題,不然這些天的軍糧和物資供應也不至一車皆無,對吧?”

袁術聞言,心中頓時有些發虛,乾笑一聲,道:

“文台所言極是,南陽郡這邊,近來確實是有些困難的,唉。”

孫堅正色道:

“我今日前來,便是希望將軍能克服這些困難。”

“我與那董卓,並無任何私人恩怨。出兵冒死討伐,上為大漢朝廷,下為報答後將軍您的知遇之恩。”

袁術聞言,表情不由一動。

孫堅繼續道:

“袁氏在洛陽城中,自袁隗大人以下數百口人儘皆遇害。”

“後將軍難道就不想報此大仇嗎?若此時聽信小人讒言,令我軍頓足不前,後將軍百年之後,又如何去黃泉之

“眼下我即將大功告成,我是將軍您的部下,將來我滅了董卓,天下還有比您更適合主持朝政大局的人選嗎?”

“將軍,若此時不全力為之,則如吳起泣於西河,樂毅被罷官於即墨。”

“大漢興覆,袁氏血仇,儘在將軍一念之間,還請將軍三思!”

聽著孫堅言辭懇切的一番話後,袁術表情連變,終於下定決心,將孫堅扶起。

“文台,之前是我袁公路想差了。”

“你放心罷,從今日起,我定當全力支援你,所有兵員物資應有儘有。”

“你隻管全力進取洛陽,滅了董卓!”

孫堅大喜過望,又朝著袁術再度行禮。

“將軍深明大義,將來必是大漢肱股之臣,流芳百世!”

畫麵一轉,孫堅帶著祖茂等幾名心腹,駛離魯陽城。

路上,祖茂欲言又止,終於還是將心中疑惑問出。

“主公,天下皆知漢室衰微,袁本初、袁公路等人出自高門,世代深受皇恩尚且不願死戰。”

“主公又何必如此拚儘全力呢?”

祖茂的話,立刻就得到了在場幾名心腹的附和。

孫堅聞言,稍稍放慢了馬匹速度。

“漢室衰微,我何嘗不知?”

“今日所為,無非四字。”

祖茂問道:

“哪四字?”

孫堅灑然一笑。

“無愧於心!”

夕陽餘暉灑落。

金紅色光芒照耀下,大漢豫州刺史孫堅,一路向北疾行。

目標——洛陽城!

洛陽城中,董卓表情凝重。

“這孫文台,老夫早就知道他智勇雙全。”

“當年若不是張溫不聽孫文台之言,老夫……嘿。”

定了定神,董卓緩緩開口。

“李傕,爾作為使者,去找孫文台,看看能否跟他議和!”

董卓麾下主將一聽,不由愣住。

郭汜忍不住道:

“太師,真要跟孫文台議和?”

徐榮也道:

“太師,咱們也就損失了幾千兵馬,不至於吧?”

董卓一拍桌子,怒道:

“爾等懂什麼?十八路諸侯,老夫一點都不放在心上。”

“能置我於死地者,唯有孫文台!”

“速去!”

畫麵一轉,李傕來到了孫堅大帳之中。

孫堅大馬金刀而坐,身旁孫策和周瑜兩名少年並立。

“董賊遣爾來此,所為何事?”

李傕乾咳一聲,露出一絲勉強笑意。

“文台兄,太師說了,若是你願意收兵和談,太師願上奏陛下,封你為荊州牧。”

孫堅一聲冷笑。

“董賊好大的口氣!”

李傕心中發慌,趕忙又道:

“文台兄,太師還說了,除了荊州牧之外,你還能兼領揚州刺史,孫氏子弟可有十個郡守名額!”

話音落下,孫堅還沒說什麼,在場的眾將中,許多人都有些心動。

郡守!

這可是僅次於刺史\/州牧的地方實權長官。

然而,孫堅麵無表情地一揮手。

“回去告訴董賊,他擅行廢立,毒殺陛下,我孫文台與他不共戴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