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曆代皇帝舉杯慶祝高長恭之聲,狄仁傑讓來俊臣看傻了(2 / 2)

來俊臣身軀劇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中書令?

大唐,不,武周三省六部,以中書省最高。

中書省首席長官,就是中書令!

自從看了李隆基的盤點視頻之後,武則天就把發動神龍政變的主謀,武周中書令張柬之給一擼到底。

從那以後到現在,大半年的時間,武周中書令一直空懸。

這狄仁傑,僅僅是因為拍了一番高長恭的馬屁,就能從一個普通的宰相,成為百官之首的中書令。

這也太離譜了吧?

狄仁傑得到了武則天的旨意,不由欣喜若狂,朝著武則天恭敬行禮。

“臣多謝陛下信任,一定為陛下和大周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來俊臣如遭雷擊,整個人木木地坐在那裡,完全不知道該做何表情。

就在這段時間裡,來俊臣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收集著狄仁傑的黑料,預備在武則天麵前告發,將狄仁傑送入天牢之中。

沒想到,這黑料還沒收集完呢,狄仁傑竟然都特麼位極人臣了!

對一個普通宰相下手,以來俊臣現在的地位來說並不困難。

可對百官之首的中書令下手,難度就完全不同。

之前張柬之曾經當著武則天的麵大罵來俊臣,武則天不但笑著聽完,還讓來俊臣給張柬之賠禮道歉,好讓張柬之消氣呢。

現在讓狄仁傑當了這個中書令,今後來俊臣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這一刻,大殿之中明亮無比的燈火,在來俊臣的眼中,卻顯得無比的陰暗。

就好像他那前途無亮的人生!

狄仁傑微笑著起身,回到座位上,眼角餘光順勢掃過來俊臣一眼。

嗬嗬,姓來的,喜歡謀算老夫是吧?

之前有張大人他們在前麵頂著,老夫也沒必要得罪你這種酷吏小人。

可現在嘛。

既然你都想要弄死老夫了,那咱們就來比一比,究竟誰更強!

真以為張公之後,大唐再無人乎!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獲得了這場大勝之後,高湛大喜過望,將高長恭從並州刺史提升為尚書令。】

【這位年紀輕輕的蘭陵王,就此成為了北齊的肱骨重臣之一。】

畫麵之中,一名年紀大約在八九歲,頭頂戴著冠冕的少年來到了高長恭的麵前,含笑開口:

“蘭陵王,你打仗很不錯啊,太厲害了。”

【北齊太子,高湛長子高緯。】

高長恭不敢怠慢,立刻起身行禮:

“臣見過太子殿下,謝太子殿下誇獎。”

高緯好奇地在高長恭身邊坐下,道:

“蘭陵王,你能和孤說一說當時戰場的情況嗎?”

高長恭聞言就是一怔。

戰場的情況?

血肉橫飛,斷肢殘臂。

這些東西,能和八歲的太子說嗎?

高緯見狀,頓時皺眉,頗為不滿地開口道:

“怎麼,還把孤當成三歲小孩呢?”

“讓你說,你就說!”

高長恭無奈,隻能撿一些比較粗略的,不涉及具體血腥情況的細節,給高緯說了一下。

即便如此,高緯也是聽得入神,整個人都陷入進去。

聽完後,高緯忍不住提出一個問題。

“蘭陵王,你帶著幾百人就去衝擊周國數以萬計的大軍,難道你就不害怕嗎?”

高長恭喝了一口酒,心中暖洋洋的,聞言笑道:

“我乃高氏皇族子孫,國事就是我的家事,怎麼會害怕呢?”

“那種時候,唯有拚死向前而已。”

高緯大為歎服,斬釘截鐵地開口。

“等孤長大之後,一定也要這樣衝鋒陷陣,殺了宇文護和宇文邕,滅了周國!”

高長恭聞言,不由莞爾。

“殿下千金之軀,應該是隻會坐鎮後方指揮千軍萬馬,不會有衝鋒陷陣的機會了。”

高緯大怒,兩個眉毛都要豎起來了。

“你什麼意思?看不起人是吧?”

說完,高緯就怒氣衝衝地離開了,跑去找高湛告狀。

“父皇,蘭陵王看不起孩兒!”

高湛愣了一下,頗為疑惑。

“怎麼可能?長恭這個孩子向來是最有禮貌的。”

高緯哼了一聲,開口道:

“他說孩兒將來肯定上不得戰場衝鋒陷陣,他還說國事就是他的家事,他肯定有反骨!”

高湛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你這個傻孩子懂什麼?長恭說得一點錯都沒有,若是咱們當皇帝的不信任高家自己人,難道還指望那些一心隻知道鑽營的廢物臣子們替咱們拚死拚活嗎?”

高緯見高湛也不認同他的話,氣得用力一跺腳,非常憤怒的離開了。

高湛已經有了八分醉意,也懶得去理會兒子高緯的童顏稚語,笑著舉起酒杯。

“來來來,大家繼續喝酒,慶祝這一次的勝利!”

【在場的所有人,包括高長恭本人都不知道,年紀小小但卻心思深沉的高緯,就是從今日起記恨起了高長恭。】

看到這裡,秦始皇嗬嗬一笑,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果然是熟悉的情節又來了。”

扶蘇已經喝得有了七八分醉意,大著舌頭開口:

“父皇,兒臣不太明白,為什麼像高長恭這樣的能臣,總是會被人嫉妒呢?”

秦始皇笑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愚蠢之人總是畏懼優秀之人,嫉妒優秀之人,最終心理扭曲想要毀掉優秀之人。”

“金幕之中不是說過一句話嗎?”

“曆史就是一個輪回,人類永遠都在犯同樣的錯誤!”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皺起眉頭。

“這個齊後主,才這麼小就如此刻薄,也難怪會成為亡國之君了。”

李靖喝得興起,點頭笑道:

“誰說不是呢陛下?五姓七望中的一大半都是位於北齊境內,博陵崔氏更是對北齊忠心耿耿。”

“若是換一個國家,早就在這些優秀的門閥輔佐下統一天下了。”

“也隻有北齊高氏這接連不斷的昏君,才能將原本最強盛富庶的北齊,在建國短短二十多年之後就弄得亡國了!”

李世民表情鄭重地點頭。

“藥師啊,你說得太對了,必須要引以為戒才行。”

李世民下定決心,自己那本還未完成的《帝範》之中,一定要把北齊這批蠢材作為反麵例子,來教育大唐的後代帝王。

嗯,高長恭也必須得有一定篇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