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忽必烈領悟金幕本質,朕要當華夏人的皇帝!(1 / 2)

很多時候,事情發生在彆人身上,人類當然會共情,但也就僅此而已。

隻有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康熙皇帝此刻就是這種感覺。

金幕竟然真的播放了康熙朝現在,不,是即將發生的事情?

如果金幕之中所說的都是事實,那萬一它播出的是大清滅亡的景象呢?

老皇帝猶如五雷轟頂,身體不斷顫抖著。

不,不對。

大清應該就是華夏最後的王朝,千秋萬代的王朝!

但不管康熙皇帝腦海之中有多少個想法,金幕中的視頻依舊以恒定的速度,繼續播放著。

【胤褆前往西寧,作戰還在其次,關鍵是需要籠絡青海、藏地各大勢力,並協調出一個最讓所有人接受,同時還能讓大清穩固占據藏地的結果。】

【最終,胤褆這位大將軍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派出平逆將軍延信由青海、定西將軍葛爾弼由川滇進軍藏地,並成功地擊敗了策妄阿拉布坦派往藏地的軍隊。】

【隨後,胤褆命延信護送由大清冊封的達i喇嘛進入拉薩,正式坐床。】

【此後,達i和班禪必須得到大清冊封成為慣例,不得冊封者便非正統。】

【這個慣例確定後,大清終於真正地掌控了整個藏地,派出官員和駐軍,將藏地完全納入了中央朝廷的統治。】

【大清的統治是實質性的,不同於大明的羈縻製度虛封,能收稅、能駐軍、能決定藏地上層官職地位。故而大清對藏地的統治是華夏同化藏地的重要一步,這對華夏開疆拓土的功勞是毋庸置疑的。】

伴隨著這些話語,是十四皇子胤褆運籌帷幄的一幕幕,是大清軍隊開入拉薩的勝利,是大清官員注視著所有藏地高層臣服的挺直身影。

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一方麵震驚於畫麵中展現出來的藏地佛教文化,另外一方麵也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讚歎。

【漢高祖劉邦:@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朕知道你征服藏地是為了鞏固你滿蒙一體的政策,但從為華夏文明開疆拓土的角度而言,你確實有大功。】

【秦始皇嬴政:劉邦雖粗鄙不堪,但他的這番話朕是認同的。】

【漢武帝劉徹:能為華夏文明開疆拓土者,朕作為華夏皇帝非常欣慰,或許你們大清這個異族王朝也不算太差勁。】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著這一條條彈幕,不由皺眉。

“這些家夥……”

想了想,朱元璋發出一條彈幕。

【明太祖朱元璋:你們這些家夥,隻想著大清異族統治帶來的好處,難道就沒有想過,華夏族的子民們在這種異族統治下的苦難?】

【明太祖朱元璋:朕就不信,一個異族統治者能真正地善待華夏族的人民!】

【隋文帝楊堅:明太祖言之有理,朕是經曆過異族統治的,即便周太祖宇文泰的融合之後,鮮卑和漢人之間的隔閡也非常深,沒有幾代人無法化解。】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支持明太祖。從周太祖改革到朕這裡,足足四代人的時間,鮮卑人才基本融入了華夏文明,大清有四代嗎?】

【宋太祖趙匡胤:@唐太宗李世民,你堂堂一個天可汗,怎麼有臉說這種話的?】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你懂什麼?朕作為華夏的天可汗,能對華夏族和其他族一視同仁。你能保證異族皇帝對華夏族一視同仁嗎?】

大元王朝之中,看著金幕裡的一條條彈幕,頭戴皇冠的忽必烈陷入了沉思。

異族王朝……

華夏文明之中可不止大清一個異族王朝,大元同樣也是!

良久之後,忽必烈開口道:

“秉忠啊,你說朕在大元內部的漢化推行,是不是還不夠?”

劉秉忠遲疑片刻,道:

“陛下已經做得很好了,臣沒有意見。”

忽必烈看了一眼劉秉忠,似笑非笑地開口:

“怎麼,你我君臣之間,現在都已經需要這麼客氣了嗎?”

劉秉忠一咬牙,道:

“臣回去思考一二,再麵奏陛下。”

忽必烈哈哈一笑。

“何必這麼麻煩?除了秉忠之外,其餘人等先退出大殿!”

很快,大殿之中就隻剩下了劉秉忠和忽必烈君臣兩人。

忽必烈示意劉秉忠開口。

劉秉忠一咬牙,道:

“臣內心真正的實話就是,陛下的漢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根子上還是不倫不類!”

忽必烈眉頭一皺,但並沒有發火,而是非常平靜地開口:

“繼續說。”

劉秉忠道:

“就比如大元的四等人政策,將人種分成了四等對待,毫無公平可言。”

“以最低等的南人,也就是南宋境內的漢人為例,他們的性命在大元之中猶如草芥一般,一等大元人殺死一個南人隻需要賠一點銅板就能完事。”

“這種情況下,南人怎麼可能會對大元心服口服呢?可偏偏南人才是宋朝真正的後裔,是華夏至今真正的文明保持者啊。”

“臣看金幕,大元不就是被一個南人朱元璋給推翻的嗎?還請陛下三思!”

忽必烈默然良久,緩緩道:

“四等人製度,當時你也是同意的,秉忠。”

劉秉忠點頭道:

“是的,因為臣知道,四等人製度已經是當時陛下能做到的,最大程度漢化、公平的製度了。”

“若是阿裡不哥在位的話,恐怕不僅僅是南人,而是整個大元境內的華夏族、金人統統都要被劃為四等人!”

忽必烈歎息一聲,道:

“所以你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讓北方漢人作為三等人,讓南方漢人成為四等人,對嗎?”

劉秉忠點頭道:

“正是這個道理。臣很明白,蒙古人是征服者,這個世界是以拳頭為尊,臣等漢人既然輸了,那就隻能服輸。”

“但服輸的同時,臣也希望能為自己的同族儘可能地創造更好的條件。”

忽必烈臉上的表情越發沉凝了。

最好的條件,居然隻是北方漢人三等,南方漢人四等……

忽必烈歎息一聲,道:

“秉忠,你也知道,很多事情朕是身不由己的。”

“朕畢竟是個蒙古人,這種漢化程度已經引來了族人的強烈不滿,哪怕再多漢化一點點,蒙古貴族們對朕的反彈都會大上十倍、百倍!”

劉秉忠點頭,非常誠懇地開口:

“所以臣這些漢臣,心中絕無任何埋怨陛下的意思。”

忽必烈突然一笑,道:

“但朕現在已經決定了,等會就召集群臣,商議廢除四等人製度!”

“啊?”劉秉忠猛然抬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忽必烈。

忽必烈撫須而笑: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劉秉忠點頭,忍不住道:

“陛下,這會遭遇非常巨大的阻力,甚至可能會爆發國內,乃至大元高層的叛亂!”

忽必烈哈哈大笑了起來。

“朕是蒙古帝國大汗,是大元王朝皇帝。朕這一生戎馬天下,什麼樣的危險沒見過?”

“區區叛亂,何足掛齒!”

劉秉忠大喜過望,直接跪在地上。

“臣替天下所有漢人,多謝陛下的大恩大德!”

一旦廢除了四等人製度,大元王朝就和其他王朝一樣,所有人都是平等了。

當然,蒙古人作為統治階級,必然還會享受一定的特權。

但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北方漢人隻是蒙古貴族的奴隸,南方漢人甚至奴隸都算不上,隻能算豬狗牛羊!

忽必烈做出決定之後心情大好,笑嗬嗬地開口道:

“秉忠啊,你知道朕為何會這麼做嗎?”

劉秉忠想了想,不確定地開口道:

“莫非是因為陛下看了大清和高氏北齊的視頻?”

忽必烈點了點頭,笑道:

“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大清和北齊的視頻讓朕意識到,若是大元王朝不能真正漢化融入華夏族之中,那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

“朱允炆、朱祁鎮兩篇視頻中對大明開國的介紹,更是讓朕知道了大元壽命甚至無法過百年的殘酷事實。”

“但那些都不是重點。”

忽必烈說到這裡,抬頭看向了半空之中那巨大的金幕,輕聲自語。

“真正的重點,是金幕。”

“朕現在可能已經明白金幕是什麼東西了。”

劉秉忠吃了一驚:

“陛下竟然看穿了金幕作者的身份?”

金幕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劉秉忠私下裡和其他人討論過無數次,都沒有得出結論。

忽必烈笑嗬嗬地開口:

“不,朕看明白的是金幕的本質。它並非什麼神靈的恩賜,而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縮影和回饋。”

“金幕不分民族出身,對曆朝曆代的華夏皇帝一視同仁,就是希望我們這些華夏皇帝能讓治下的華夏帝國變得更好,讓華夏文明變得更加輝煌!”

“所以,朕啊,從今往後,就不當蒙古人的皇帝了。”

“朕要當的,是大元治下所有民族,包括蒙古人、漢人、色目人、金人等等,所有人的皇帝。”

“朕要當的,是華夏曆史上最強王朝的皇帝,是將來無數華夏子孫都會交口稱讚的華夏族皇帝!”

忽必烈說到後來,他的語氣無比凝重而嚴肅,他的表情無比認真而誠懇。

劉秉忠愕然抬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忽必烈。

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這位大元開國皇帝的身上,散發著某種奪目的光彩。

劉秉忠深吸一口氣,突然雙膝下跪,五體投地行了一個大禮。

“華夏人劉秉忠,拜見華夏皇帝忽必烈陛下!”

忽必烈放聲大笑,快步走下台階,親手將劉秉忠扶起。

“劉愛卿,將來還請多多指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