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秦始皇道破清準戰爭本質,阿玉錫二十二人就敢衝營?(2 / 2)

“若是將軍您早生幾十年,這裡早就已經是大清的土地啦。”

阿玉錫用細長的眼睛斜了一眼說話的部下:

“這裡已經是大清的土地了。”

一行人在此地等待了片刻。

半晌。

良久。

阿玉錫終於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殺敵之心,抱怨道:

“大將軍他們怎麼還沒來?”

準噶爾人現在是很散漫不假,但若是大軍到來的速度不夠快,豈不是給了準噶爾人充足的時間阻止陣型?

部下們倒是並不著急,畢竟偵查的功勞已經穩穩落在口袋裡。

一名部下笑道:

“大人不必著急,大軍不來咱們也沒辦法啊,總不可能就咱們這點人衝進去吧。”

阿玉錫哼了一聲,道:

“衝進去又有何妨?反正準噶爾人都是一群土雞瓦犬,說不得我還能如當年常山趙子龍一般,懷裡揣著劉阿鬥,在準噶爾人大營之中七進七出呢。”

三國世界,蜀漢王宮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趙雲。

長阪坡時年輕氣盛的趙子龍如今已經是一個麵相沉穩的中年人,但聽到這番話之後白淨的臉龐上還是不由微微泛紅,道:

“七進七出?當年其實是被曹阿瞞大軍包圍,拚了一條命才殺出來的血路。”

“至於小主公……”

說到這裡,趙雲突然有些黯然,對著劉備躬身道:

“子龍不才,終究沒有護住主母,還請主公治罪。”

劉備趕忙起身,親手扶起趙雲,正色道:

“子龍這是說的什麼話?當時情況危急,孤都和夫人孩子失散,子龍能將她們護送出來,這是何等勇武之事,孤心中斷不會對子龍有一絲一毫的責怪。”

諸葛亮羽扇收起,表情嚴肅地開口:

“長阪坡之戰,是子龍將軍保住了大漢的後代,若是子龍都要請罪,那孔明作為當時的軍師,又如何自處呢?”

一番勸說,趙雲這才重新落座。

見氣氛有些僵,關羽微微撫須,笑道:

“說這七進七出是有些誇張,應該是後世的以訛傳訛,不過子龍在長阪坡確實殺人如麻,立功甚巨。”

張飛嗬嗬大笑,道:

“子龍都被人說成七進七出,俺老張鎮守當陽橋,怕不得一張嘴就喝死幾百上千個曹軍?”

諸葛亮展開羽扇,笑道:

“那孔明想必是羽扇一搖,頓時狂風突起卷折曹賊帥旗,讓曹軍大敗而逃了。”

眾人聽到這裡,忍不住都笑了起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阿玉錫又等了一陣,心焦不已。

終於,一名部下叫了起來。

“大人,咱們的大軍來了。”

阿玉錫趕忙朝著東方望去,果然看見大馬路上旌旗飄揚,數萬大清主力兵馬浩浩蕩蕩而來。

部下們都興奮了起來,隻有阿玉錫皺起眉頭。

“太慢了!”

大營之中,準噶爾人明顯已經發現了大清主力的到來,正在吹響號角,集合兵馬。

阿玉錫心急如焚,忍不住低聲抱怨。

“太慢了,怎麼這麼慢!”

“直接派騎兵突襲啊,究竟在等什麼!”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來回踱步的阿玉錫突然停了下來。

他顯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雙目之中閃過一絲光芒。

“各位,隨我來,我們直接突襲準噶爾人的大營!”

“啊?”在聽到阿玉錫的這句話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一名部下才不敢置信地開口道:

“將軍,咱們隻有二十二個人啊。”

二十二個人,去突襲準噶爾人上萬人的大營?

哪怕是瘋子也不敢這麼做吧。

阿玉錫表情嚴肅無比,沉聲道:

“事在人為!”

說完,他翻身上馬,從馬鞍袋下取出了一支火槍。

“各位難道就不想像霍去病一樣追亡逐北,封狼居胥?”

部下們呆呆的聽著,過了好一會才有人道:

“俺不認字,大人您說的什麼追背是啥意思,封郎是哪個郎官?”

阿玉錫臉都憋紅了,狠狠地瞪了這名部下一眼,喝道:

“老子是你的上司,老子說衝你們就和老子衝,明白了?”

二十二名部下齊齊點頭。

“明白了!”

阿玉錫這才轉怒為喜,雙目之中帶著熊熊戰意。

“都把火槍和弓弩備好,這一次,咱們和準噶爾人玩個大的!”

準噶爾大營之中,達瓦齊已經得到了清軍主力前來的情報,正在營地之中召集眾將議事。

“各位,準噶爾的祖先們當年可是打到了北京城下,讓康熙皇帝都嚇得尿了褲子,在宮裡抱著乳娘哭到不行。”

“今天清軍竟然敢來進犯,我們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都回去組織好你們的軍隊,今天日落之時,我們就能用阿睦爾撒納頭骨製成的酒杯暢飲歡慶了!”

達瓦齊的話堪稱豪邁,但準噶爾的將軍們明顯沒有這麼樂觀,響應者稀稀拉拉。

等到將軍們都散去之後,達瓦齊哼了一聲,表情有些陰沉。

“一群蠢貨,隻不過是滿清的些許利益收買,竟然個個都心思浮動到這種程度……”

“等本汗殺了阿睦爾撒納,再一個個的收拾你們!”

就在此時,站在外麵的侍衛長驚慌失措地衝進了帥帳之中。

“不好了大汗,滿清的軍隊殺進大營之中了!”

“什麼?”達瓦齊呆若木雞。

畫麵一轉,阿玉錫帶著二十二名清軍騎兵,繞了一個圈子,從山丘後方悄悄地來到了準噶爾軍的大營後方。

“都準備好了?”阿玉錫環視身後的部下一眼,並得到了整齊一致的答複。

“準備好了!”

阿玉錫滿意一笑,雙腿一夾馬腹。

“為了大清!”

二十二名騎兵同時加速,齊聲呼喝。

“為了大清!”

這二十三名大清騎兵,猶如一團閃電般朝著不遠處的準噶爾軍大營激射而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