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第二次清緬戰爭連續失敗,康熙皇帝心態有點炸(1 / 2)

在劉邦的身邊,劉恒也是一臉的不敢置信。

“這種兵家必爭之地,隻有五百人鎮守?大清的雲貴綠營兵不是超過了一萬人嗎?”

劉邦重重地哼了一聲,道:

“何止一萬人?忘了還有當地投降的土司嗎,土司肯定也是有一些軍隊的,加起來怎麼也有一萬五甚至兩萬人了。”

劉恒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即便是按照最低數字一萬五來算,僅僅用五百人來鎮守這麼一個戰略要地也是非常離譜的行為了。

“這個新雲貴總督楊應琚,似乎也不太會打仗啊。”

聽著劉恒的吐槽,劉邦一聲冷笑。

“打仗這種東西,那可不是後世文官隨隨便便就玩得轉的。”

“你像咱們這個時代,老蕭老曹都不是純粹的文官,多多少少還有武人屬性,都沒辦法很好的領兵作戰,更何況是這個姓楊的不知道從哪塊石頭裡麵蹦出來的小子?”

東漢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劉秀緩緩搖頭。

“這般兵家必爭之地,任何將領都應該派一支數量足夠並且精銳的部隊牢牢占據。”

“楊應琚竟然隻派了五百人,實在是不應該啊。”

宋弘沉吟片刻,道:

“或許這個楊應琚在周圍布置了足夠的友軍,那還是說得過去的。”

劉秀笑嗬嗬地搖頭:

“並非如此。從地圖來看,新街是最方便順流而下攻打緬甸阿瓦城的出發點。”

“任何一個合格的指揮官,在掌控了新街之後都會立刻在此地集結所有主力,接著一路順流而下發動進攻。”

“所以在新街這個地方,清軍本該集中至少一萬人的軍隊,才是合格的應對。”

宋弘聞言,不由啞然。

一萬人和五百人,這差距確實是過大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搖了搖頭。

“這是打的什麼仗?”

“兵家必爭之地,竟然隻派了不到半成的部隊進行防守,簡直就是不把敵人當人看了。”

楊勇也是看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識地開口:

“父皇,如果是您的話,會派到新街多少人馬?”

隋文帝笑了笑,道:

“若是還有一條其他的路線,那朕會派五千兵馬從新街出發南下進攻阿瓦城。”

“若是隻有新街這條路線,那朕會集結所有兵力在新街,一路沿河正麵出擊。”

楊勇點了點頭,這確實很符合父皇的風格。

在消滅南陳的時候,隋朝大軍也是以長江作為突破口,賀若弼、韓擒虎兩支兵馬的行動都和掌控長江息息相關。

楊勇想到這裡,情不自禁地抬頭看了一眼金幕。

很顯然,這個大清雲貴總督楊應琚,他的水平比父皇差了不知道多少!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效忠於緬甸的洛卓土司配合下,緬軍很快就擊潰了投降大清的木邦土司,讓新街的東、西、南三麵都暴露在了緬軍的兵鋒之下。】

【然而此時,大清雲貴總督楊應琚卻依舊沒有把緬軍當一回事,他僅僅派出了永順都司劉天佑率領四百多綠營兵支援新街,新街的兵力依舊不到一千人。】

【從九月七日劉天佑抵達,到九月二十四日三千緬軍精銳正式發動進攻,整整十七天內,新街多次向楊應琚告急,卻沒有獲得任何新的援軍。】

畫麵一轉,無數緬軍士兵乘坐小船逆流而上,在新街下遊附近靠岸,隨後舉著火槍,開始對新街發動衝鋒。

新街之中,清軍同樣也舉著火槍,警惕地注視著外麵的敵軍。

砰砰砰!

依舊還是緬軍的士兵憑借著射程的優勢開火。

又過了好一會,等緬軍士兵往前進了一段距離,清軍士兵才終於密集地開火了。

十幾名緬軍士兵隨之倒下。

在一番激烈地交戰後,一名身材矮小,膚色黝黑的緬軍將軍嘰哩哇啦地大喊起來。

“後退,在他們打不到我們的地方開火!”

“派小部隊分散進攻!”

很快,戰場的局麵又發生了變化。

緬軍大部分的士兵們憑借著射程優勢,對新街之中的清軍展開了壓製。

一小部分的士兵則猶如猿猴一般靈敏地在山林和各種木屋之中奔跑跳動著,嘗試發動衝鋒。

這種戰法,立刻就打的新街之中的清軍十分狼狽。

劉天佑躲在一座木屋的背後,剛剛一探頭,立刻就看到對麵幾道火光一閃。

劉天佑趕忙縮回腦袋,緊接著幾顆彈丸砰砰地打在了劉天佑的藏身處附近。

劉天佑氣的破口大罵。

“這些個緬甸猴子,究竟哪裡弄來這麼好的火槍?”

在劉天佑身旁,趙弘榜臉色同樣難看,低聲開口:

“劉大人,這樣打下去不是個辦法,猴子們的火槍比我們強,人比我們多,我們根本守不住啊。”

“不如等夜裡咱們直接撤退回鐵壁關吧。”

劉天佑遲疑片刻,搖了搖頭,臉上露出堅毅表情。

“我們隻需在此多堅守幾日,楊總督就會派援軍前來支援,到時候這些猴子全都得死!”

趙弘榜欲言又止,隻能點頭道:

“好,那我們就繼續打!”

於是清軍繼續被緬軍的火槍壓得抬不起頭來。

緬軍則憑借著火力和射程的優勢,一步步地蠶食著新街陣地,朝著新街內部推進。

這一幕,讓金幕麵前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都頗為不爽。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躺在營帳中,享受著兩名匈奴女子的按摩。

和那些飽經風霜,二十歲樣貌已經堪比五十歲的普通匈奴女子不同,這兩名匈奴女子膚色白皙,身材頗為標致。

她們是右賢王的正妻和剛剛納的小妾,按照匈奴話叫做“閼氏”。

此時,兩名大小閼氏都帶著好奇、震驚、敬畏的眼神注視著漂浮在劉邦麵前的隨身金幕,身體不斷顫抖。

劉邦非常享受這種感覺,眯起眼睛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有沒有搞錯啊,堂堂華夏王朝的軍隊,竟然被猴子們壓著打?】

【漢武帝劉徹:朕常說一漢當五胡,這猴子的話起碼得一漢當十猴吧?】

【光武帝劉秀:在朕的這個年代,完全沒法想象大漢的裝備會落後於匈奴,更沒法想象會被猴子壓著打。】

【宋太祖趙匡胤:大理國知道吧?把猴子們隨意揉捏的存在,每年不還得老實給朕的大宋交歲幣,哦現在不用交了,大理國被朕滅了。】

【明太祖朱元璋:這個新街朕在大明地圖上找到了,這裡是大明的領土啊,怎麼到了你大清反而成了緬甸領土了?】

【唐太宗李世民:說真的,大清這火器差距看多了,是有點讓人反感的,堂堂華夏怎麼落後到這種地步?】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一張老臉因為憤怒而顯得有些扭曲,怒氣衝衝地開口:

“搞什麼,為何大清的火器差到這種地步!”

“區區緬甸猴子,竟然也能把大清的綠營兵壓著打,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都看朕的笑話,朕的臉麵都被丟光了!”

聽著康熙皇帝的怒吼聲,在場的大清群臣隻感覺臉頰火辣辣地,說不出一句話。

人都是要臉的,康熙皇帝要臉,大清的群臣也要臉!

這金幕觀眾都是曆朝曆代的皇帝和大臣,被如此重分量的觀眾們看笑話,那種恥辱的感覺簡直突破天際!

八皇子胤禩乾咳一聲,道:

“父皇,兒臣覺得應該是這些綠營兵的問題,他們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差了!”

“隻要乾……呃,弘曆侄兒調集八旗主力去雲南,一切都會馬上好起來的。”

太子胤禛微微皺眉,正打算開口,卻已經聽到了康熙皇帝的怒斥。

“綠營兵不行?胤禩,你是不是腦子不清楚了,才能說出這種話來!”

“你自己看看金幕,裡麵的綠營兵們作戰難道不儘力,難道不舍生忘死?”

“隻要不是眼瞎的都能看出來,這些該死的猴子能這麼打,就是因為他們的火器優勢太過明顯!”

“難道你要這些綠營兵舉著刀劍出去衝鋒,然後被猴子們的火槍打成篩子?”

“胤禩,你真以為朕老糊塗了不成!”

聽著康熙皇帝的這番破口大罵,八皇子胤禩嚇得渾身顫抖,趕忙跪了下來。

“皇阿瑪,兒臣知道錯了。”

康熙皇帝餘怒未消,惡狠狠地開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