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三戰緬甸,難道這次要贏?(1 / 2)

扶蘇思考了片刻,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反駁的理由。

“所以,法家才是正解?”

聽著扶蘇的疑惑,秦始皇不容置疑地開口道:

“法家,才能將整個國家的力量集中於帝王一身,才能辦好真正的大事!”

“這是其他任何諸子百家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扶蘇沉吟片刻,道:

“但父皇您也看到了,後世的史家都把咱們大秦稱呼為‘暴秦’。”

秦始皇哼了一聲,麵前的冕旒微微顫動。

“這些蠢材,無非就是酸儒之後,能懂什麼東西?”

“哼,說朕焚書坑儒?”

“若是酸儒們當真活在朕這個時代,朕彆說是坑儒了,朕直接把他們全族都坑了,又如何?”

扶蘇有些驚訝地看著秦始皇,不知道自家父皇的反應為何會這麼大。

秦始皇看到扶蘇的表情之後,很快回過神來,咳嗽一聲。

“朕確實是見不得蠢材,見到這些蠢材朕的心裡就生氣!”

就在此時,金幕之中,一條彈幕緩緩飄過。

【漢高祖劉邦:@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你這孫子不行啊,怎麼當個皇帝卻被人如此隨意的欺瞞,猶如一個伶人小醜一般?】

【光武帝劉秀:老祖宗說得對,朕也覺得頗為離譜,都已經是第二次戰爭了,皇帝竟然還對前線的戰事一無所知,軍隊之中就沒有一個能忠於皇帝的人了?】

【魏武帝曹操:所以要孤說啊,還得是親征好,任何問題都不可能瞞得過主帥。】

【吳大帝孫權:你的親征,指的是號稱百萬大軍卻在赤壁被孤火燒連營嗎?】

【魏武帝曹操:@吳大帝孫權,你要不要孤去找張遼過來好好和你聊一聊逍遙津故事啊?】

大清世界之中,又是一個清晨來臨,康熙皇帝坐在皇位上,本該神清氣爽,但臉上卻是陰雲密布。

“果然還是輸了,嗬嗬嗬。”

在場的大清群臣鴉雀無聲。

許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已經成為太子的胤禛身上。

胤禛的表情也是頗為尷尬,打了一個哈哈。

“父皇,弘曆這小子確實是在滅掉準噶爾之後有些自滿了,兒臣回去之後一定會好好教導他。”

“不必了。”康熙皇帝麵無表情地開口,“你教不好這個臭小子,那還是讓朕來教吧。”

“來人啊,把弘曆那個臭小子叫進來!”

片刻之後,一名十歲的少年,帶著幾分拘謹,邁步越過了大殿之中的群臣,恭恭敬敬地朝著康熙皇帝行禮。

“弘曆見過皇爺爺。”

康熙嗯了一聲,表情平靜地對著弘曆開口:

“賜座。”

一旁的太監們很快搬來一張椅子,放在了康熙皇帝的禦階之下。

弘曆有些茫然,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老爹胤禛。

胤禛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弘曆。

這個臭小子,讓你爹在皇阿瑪麵前丟臉丟大了!

弘曆身體顫抖了一下,越發茫然了。

胤禛低喝道:

“還愣在那裡做什麼,皇阿瑪讓你坐,你就坐!”

弘曆無奈,隻能戰戰兢兢地坐了下來。

康熙皇帝伸手一指金幕:

“看。”

弘曆點了點頭,看向金幕。

金幕之中,乾隆皇帝正在大發雷霆。

“蠢材,都是一群蠢材。”

“緬甸,不過蕞爾小國,竟然能讓大清天兵接連失利,若是被其他藩屬臣民知道,他們會怎麼看待大清!”

“告訴明瑞,這一次朕不管他用什麼手段,必須要將緬甸給滅了,以儆效尤!”

看著金幕中的乾隆皇帝,弘曆有些疑惑。

這家夥誰啊?

怎麼還穿著大清龍袍,頭戴大清皇冠?

對於金幕本身,弘曆倒不是特彆驚訝。

畢竟這件堪稱神跡的事物,早就已經成為了京城乃至整個大清這段時間以來最火熱的話題。

康熙皇帝眼角餘光一直注意著弘曆的神態,見狀平靜開口:

“弘曆,這是你。”

“啊?”弘曆傻眼了。

我?

我是大清皇帝?

作為胤禛事實上的次子,弘曆當然也不是沒有想過等將來老爹繼位,自己會成為大清皇太子乃至皇帝的種種事跡。

但這件事情真的出現在眼前時,還是讓弘曆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驚愕的情緒。

以及些許竊喜。

康熙皇帝嗯了一聲,繼續開口:

“這幾天金幕之中,播放的都是你的豐功偉績。”

弘曆聞言,少年的臉龐上頓時唰一下漲紅了。

豐功偉績!

我就知道,若是將來我成為了大清皇帝,一定能帶大清開創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盛世。

隻是,爹臉上的表情為什麼不太好看?

弘曆偷偷地打量了一眼臉色難看的胤禛,心中疑惑不斷。

康熙似笑非笑地看了胤禛一眼。

“老四,還不和你兒子介紹一下他的豐功偉績?”

胤禛深吸一口氣,目光轉移到弘曆身上。

老子站著,兒子坐著。

這個臭小子……

胤禛儘量用平靜的語氣開口:

“你當了大清皇帝之後,打了兩次緬甸,全輸了。”

“慘敗。”

“啊?”弘曆傻眼了。

緬甸,輸了?

這,這也能叫豐功偉績?

少年的臉變得越發通紅,不敢置信地反問了一句。

“輸給了緬甸?”

胤禛提高了聲調,表情變得越發冷厲:

“兩次!”

弘曆:“……”

這一刻,十歲的少年弘曆有一種被人脫光了衣服,丟在大街上的強烈羞恥感。

怎麼會是這樣?

說好的豐功偉績呢?

康熙嗬嗬一笑,淡然道:

“不用著急,這不是馬上還有第三次嘛。”

“說不定這第三次還能輸了呢。”

胤禛愣了一下,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弘曆。

臭小子,若是第三次還能輸,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

弘曆聽著自家爺爺和老爹的對話,整個人的腦海之中亂糟糟的。

他的視線緊緊地盯著金幕,看著畫麵之中那支昂首挺胸的清軍,浩浩蕩蕩地朝著南方開去。

【即便已經兩次戰敗,但從乾隆皇帝到軍機處,乃至新任雲貴總督明瑞,對於緬甸依舊抱著極端輕視的心態。】

明瑞站在乾隆皇帝的麵前,恭敬開口:

“陛下,奴才已經詳細了解過情況了,前兩次剿匪失敗,乃是統帥無能,士兵也不夠精銳。”

“為今之計,隻要陛下能給奴才兩萬到三萬兵馬,奴才一定能把緬甸王的首級帶到陛下的麵前!”

乾隆嗬嗬大笑,心情非常暢快。

“嗯,朕就知道,那些個漢人臣子就是不行,還得是正宗的滿洲奴才才會辦事!”

“去吧明瑞,朕等你的好消息!”

【為了一舉獲勝,乾隆皇帝從四川調來八千綠營兵,又抽調了三千滿洲兵作為明瑞的親衛,再加上雲南和貴州本地的綠營兵,共計兩萬五千兵馬。】

【明瑞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他本人親自率領,總計一萬七千人,直取緬甸首都阿瓦城。】

【參讚大臣額爾景額率領剩餘的八千兵馬作為北路軍,自新街方向南下,從阿瓦城和明瑞會合。】

大軍浩浩蕩蕩,抵達了鐵壁關。

距離上一次的戰爭隻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鐵壁關外的樹林之中還殘存著許多被當時炮火摧毀的樹樁。

茂密的青草灌木已經完全生長出來,掩蓋了大地上的一切痕跡。

明瑞微抬下巴,哼了一聲。

“楊應琚這個蠢材,連仗都不會打,還當什麼大學士,真是笑話!”

“百無一用是書生,漢人書生,尤其是一群沒骨頭的廢物!”

聽著明瑞的話,一旁的眾多滿洲將領紛紛笑了起來。

“對,大將軍說得太對了。”

“咱們大滿洲能奪取天下,說白了不就是這些漢人不會打仗,骨頭還軟嘛。”

“哼,聽說當年在揚州都殺了幾十萬人,這些漢人還不是屁也不敢放一個?”

“嗯,我爹還讓我讀什麼狗屁《詩經》,娘的,煩都煩死人了。讀這些作甚?還不如去街上找幾個漢人良家女子玩玩呢。”

一時間,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明瑞所部剛剛出兵不久,清軍內部就迎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壞消息。】

【北路軍統帥額爾景額因不習慣山區之中的氣候,染病身亡,明瑞便任命其弟弟額爾登額作為北路軍的新主將。】

【隨後,明瑞偵查得知緬軍主力在蠻結設下大營,便領清軍主力直撲蠻結。】

畫麵之中,大批清軍浩浩蕩蕩來到蠻結,在兩側的山上設下大營。

明瑞登高望遠,發現緬軍一共設立了十六座營帳,首尾相顧,頗為嚴謹。

明瑞身邊的部下們也看到了這一幕,一時間都覺得有些棘手。

“大人,這些猴子們也不是完全不通兵法,咱們若是這麼直接打過去的話,要過很多關啊。”

“大人,不如我們先在這裡和猴子們對峙,等額爾登額率領北路軍南下包抄他們的後路,再來一個前後夾攻,大局可定!”

聽著部下們的話,明瑞不由勃然大怒。

“什麼話,這是什麼話!?”

“堂堂大清天兵,竟然還要在這些猴子們設立的小小營寨麵前畏縮不前?”

“這要是傳回去給陛下知道了,本官的臉麵何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