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清軍功敗垂成,傅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 / 2)

孟駁聽著自家母後的嗬斥,表情頓時變得頗為難看。

過了好幾秒鐘,孟駁才緩緩開口道:

“母後有所不知,不是孩兒一直想要和清國作對,是清國不願意跟孩兒和談!”

緬甸王太後厲聲道:

“現在的情況,咱們一邊要和那些暹羅餘孽作戰,一邊還要舉傾國之力來應對大清,更彆忘了西邊還有英國人的東印度公司!”

“你真以為英國人是什麼好人?東印度公司已經占據了不少印度的土邦,若是我們緬甸因為戰爭而衰落了,東印度公司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們!”

“我不管你怎麼做,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和大清之間的戰爭,不然阿瓦城哪天陷落了,我這老太婆死了也沒有臉麵去見你的父王!”

孟駁黑著臉,從王太後的宮殿之中走了出來。

孟駁並不敢和王太後爭吵,因為沒有這位親娘的大力支持,他是登不上這個緬甸王位的。

還沒走幾步,緬甸宰相就帶著幾名重臣急匆匆地迎了上來。

“不好了大王,暹羅方麵戰事告急!”

“那些原本臣服於我們的暹羅領主們,現在趁著我們正在和清國交戰,已經有不少人公開投靠鄭信了。”

“鄭信正在朝著北方進軍,我們在暹羅留守的部隊太少,完全不是他的對手!”

孟駁聞言,臉色不由變得越發陰沉。

剛剛才滅掉的暹羅,難道就要這麼丟棄?

孟駁深吸一口氣,緩緩道:

“立刻把所有能調動的兵力都調去老官屯。”

“啊?”幾名大臣聞言,不由愕然。

現在最需要鎮壓的是暹羅國內以鄭信為首的起義軍,怎麼反而把兵力都調去和清軍作戰呢?

還沒等這些大臣們開口表達質疑,孟駁又沉聲道:

“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在老官屯對清軍造成最大的殺傷,迫使清軍接受我們的議和!”

“隻有結束了和清國之間的戰爭,我們才能有餘力去應付暹羅國內那些叛徒,才有兵力去把鄭信給消滅掉!”

【作為貢榜王朝中被尊稱為“白象王”的存在,緬甸後代公認的一代英主,孟駁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了驚人的決斷力。】

【緬甸不但沒有從老官屯退兵的意圖,反而源源不斷地對老官屯方向進行支援。】

【伴隨著孟駁的這個命令,老官屯方麵的戰鬥激烈程度,變得越發驚人。】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緩緩點頭。

“這個孟駁確實是一個人物,沒想到緬甸這樣的蕞爾小國也能出這般帝王。”

“嗬嗬,他若是和乾隆易地而處,那大清早就不費吹灰之力滅掉緬甸了。”

扶蘇也是頗為吃驚地看著金幕之中的孟駁,道:

“此人的心智確實很堅定,能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如此決斷,實在難得。”

秦始皇嗯了一聲,隨後又平靜地開口道:

“但孟駁的這個決定,應該會讓他丟掉剛剛征服的暹羅了。”

“啊?”扶蘇越發驚訝了,“父皇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秦始皇笑嗬嗬地開口:

“扶蘇啊,你還記得齊威王圍魏救趙的故事嗎?”

扶蘇點頭:

“這個自然是記得的。”

齊威王的圍魏救趙,可是直接把魏國從戰國初年的七雄霸主之位打了下來,使齊國取而代之。

秦始皇嗯了一聲,道:

“魏國作為戰國初年的最強國家,無論是趙國、齊國、楚國都被魏文侯、魏武候和魏惠王多次擊敗,大秦更是一度丟掉了西河郡,被魏國逼到了滅亡的邊緣,不得不啟用商君進行變法改革。”

“這樣的強國,為何會最終被拉下馬來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魏國幾乎每次開戰不是單線,而是要麵臨雙線乃至三線作戰。”

“再強悍的國家,在這種級彆的多線戰爭下,國力也會迅速耗儘的。”

說到這裡,秦始皇視線移動到了金幕之中的緬甸王孟駁的身上。

“孟駁的緬甸,國力遠遠不如大清,卻在清緬戰爭開啟的時候選擇了雙線作戰。”

“這種選擇,就相當於是當年還沒有通過變法強盛起來的大秦,一邊和中原霸主魏國對抗,一邊還想著北上吞並體量和大秦相當的趙國。”

“嗬,若是這種蛇吞象式的戰法能每次都成功,那整個周王朝的諸侯爭霸又怎麼可能持續幾百年的時間呢?”

“哼,就連朕登基之後的那個強絕天下的大秦,滅亡六國的時候都是一個一個的打過去,從來不搞什麼多線作戰。”

“他孟駁何德何能,敢在麵對華夏王朝的時候玩這一套!”

扶蘇聞言,心中先是警醒,隨後又陷入疑惑。

“父皇,那按照您的說法,這孟駁究竟是一個英主,還是一個昏君呢?”

秦始皇沉吟片刻,給出了答案。

“戰術上極為英明,戰略上無比昏庸。”

“考慮到緬甸不過是個蕞爾小國,以小國的標準來看待,也算是英明之君了。”

扶蘇聽了自家父皇的話之後,心情也是頗為複雜。

“小國和大國君主的標準,難道還有不同?”

秦始皇微微點頭。

“那是自然。領兵一百,不需要什麼智慧;領兵一千,則需要超出常人的智慧;領兵一萬,主帥必須要極其精明;領兵十萬以上,主帥定然得是當世人傑。”

“治兵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治理事務更加繁多,情況更加複雜的國民?”

“國家越大,就越難治理。”

“當年的諸侯國大秦,即便是朕皇祖那樣的君王,都能被稱為什麼‘奮六世之餘烈’,若是皇祖到了現在這個大秦當皇帝,恐怕他治下的大秦連十年都撐不下去,很快就會解體!”

扶蘇咂了咂嘴,心中半信半疑。

治理一個國家的難度,當真這麼大?

平日裡輔佐父皇處理朝政,總感覺挺簡單的嘛。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清軍的進攻雖然被擊退,但火炮的射擊始終不斷。】

【整整一個晚上,空氣中充斥著雙方火炮互射的聲音,讓人睡覺都難以安穩。】

【翌日清晨,清軍幾乎是在天色剛剛亮起的同時,就發動了進攻。】

江麵上,眾多清軍戰艦順流而下,朝著江心的小島衝了過來。

在江心小島上有一處緬軍水師的營寨,沒等清軍衝到,水寨之中就已經冒出了一道道火光。

炮彈落在江麵上,砸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水花。

清軍水師毫無畏懼,戰艦紛紛逼近水寨,對著水寨的木柵欄發動瘋狂射擊。

就在此時,緬軍東西兩岸的營寨之中,來自英國、法國的大炮紛紛調轉了炮口,朝著江心的清軍艦隊進行轟擊。

“轟!”

一枚炮彈準確無誤地落在清軍一艘戰艦上,砸得木屑飛揚,距離炮彈落點最近的幾名清軍水手慘叫不止,捂著臉和身體在地上翻滾。

緊接著,又是幾枚炮彈飛了過來,其中兩枚轟在了船隻側邊船舷處,打出了兩個大洞。

洶湧的江水立刻從大洞之中倒灌進來,這艘清軍船隻開始在江麵上傾斜,漸漸沒入水中。

船上的清軍將士們見勢不妙,紛紛跳入江水之中,朝著不遠處的友軍戰艦遊去。

還沒等他們全部離開,又是諸多炮彈急射而來。

轟轟轟!

原本就已經傾斜的木製戰艦身上增添了更多的缺口,很快就徹底沒入了水麵之下,隻有一節桅杆帶著大清鑲黃旗的旗幟,倔強地在水麵上緩緩下移。

緬軍東西岸營寨調轉炮口的行為,被傅恒看得清清楚楚。

縱然江麵上的水師損失慘重,但傅恒臉上的表情卻沒有太多的變化。

他心中非常清楚,今日的關鍵並不在水師身上,而是在對西岸營寨的攻擊!

傅恒將目光投向了西岸。

大量清軍士兵朝著西岸營寨衝了過去,許多人的背上和懷裡都抱著成捆成捆的乾蘆葦。

由於緬軍炮火正集中壓製著江麵上的清軍水師,朝著緬軍西岸營寨進攻的清軍先鋒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傷亡,就衝到了第一道柵欄的麵前。

“拆了他們!”

一名清軍總兵大聲呼喝。

清軍士兵們將手中、背上的蘆葦丟了下來,拔出了腰間的長劍大刀,劈砍著將木樁牢牢捆在一起的繩索,隨後幾個、十幾個人為一組,奮力將一根根木樁從地裡拔出來,丟在一旁。

直到這個時候,緬軍才終於回過神來,用火槍開始對著清軍展開密集的射擊。

“藤甲兵何在!”

負責坐鎮前線的哈國興大聲疾呼。

話音剛落,遊擊將軍王連的聲音立刻響起。

“大人無憂,我等在此!”

一群藤甲兵快速衝到了營地麵前,將手中早已經準備好的盾牌立了起來,形成了一道防線。

叮叮當當,子彈打在盾牌上的聲音密集得如雨點一般,許多藤甲兵一不小心將身體露出一點點,立刻就被子彈射中,倒在地上。

王連見部下們的傷亡迅速增加,雙目之中頓時染上赤紅色,突然連人帶盾,朝著眼前一處尚未拆除全部的柵欄衝了過去。

緬軍的柵欄並不是直立和地麵呈九十度的,為了最大程度的抵消清軍炮彈的威力,緬軍用來組成柵欄的木樁全部都是傾斜的,形成一個坡道,火槍手就在坡頂居高臨下地射擊著

王連腳步迅速,幾步就登上了這“木坡”的頂端,隨後拔出了腰間的大刀。

“猴子們,你爺爺來了!”

刀光一閃,就在王連麵前的兩名緬軍士兵齊聲慘叫,從腰間被王連一刀兩斷!

王連毫不遲疑,揮刀瘋狂殺戮,短短半分鐘內連斬十人,在坡頂清掃出了一小段空隙出來。

附近的緬軍士兵被王連的勇猛嚇得大叫不已,一時間上百支步槍全部轉了過來,槍口對準了王連,瘋狂開火。

“砰砰砰!”

王連一個懶驢打滾,順著木坡一路滾了下來,回到了清軍先鋒軍的隊列之中。

就這麼一拖延,又有幾根木樁被清軍士兵們拆了下來,丟到一旁。

“是時候了!”

後麵的總兵哈國興見狀心中暗喜,大叫道:

“快,上蘆葦!”

清軍先鋒軍們拿起了腳下的蘆葦,沿著剛剛拆出來的裂口丟了進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