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曆代皇帝瘋狂吐槽大清,蒙恬和項羽的交心之談!(1 / 2)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陷入沉思。

“文字獄……”

怎麼感覺這個招數,對讀書人好像很有用的樣子?

不對。

現在大漢內部真正對皇帝構成威脅的並不是讀書人,而是那些士族門閥。

科舉不就是為了提升普通讀書人的地位,以一個個考科舉出身的士大夫來取代血脈傳承的士族門閥麼?

想到這裡,劉秀微不可察地歎了一口氣。

這種招數,在朕的大漢裡,確實是不好使啊。

劉秀輕咳一聲,正色道:

“各位,這個科舉考試還是需要加大力度啊。”

群臣對視一眼,啞然無言。

宋弘表情誠懇地開口:

“陛下,臣倒是覺得,科舉考試並非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這雍正和乾隆的異族身份上。”

“您看,在大清之前的那麼多朝代,哪裡有皇帝會用這種方式來對付臣子?這是在掘華夏的根啊。”

群臣齊聲附和。

“陛下,大漢還是不能太仁慈,必須得把這些該死的異族都滅了。”

“陛下,周圍的這些異族,咱們得時不時清掃一下,不能給他們壯大的機會啊。”

看了這篇大清的盤點視頻,讓這些大漢的臣子們內心對於將來子孫被異族統治的未來極其不滿。

之前有一個五胡亂華,已經夠讓人心驚肉跳了。

但不管怎麼說,五胡亂華起碼華夏文明是挺過來了。

要是文字獄一直搞下去,華夏文明能不能挺住,那就真不好說了!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緩緩搖頭。

“這些個女真人,完全就不懂借鑒曆史。”

“隻有周太祖宇文泰那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成功辦法。”

“不融入,反而選擇打壓,甚至想要把華夏斷根?”

“嗬嗬,這雍正和乾隆,是真蠢啊。”

對於李淵的評價,在場的大唐群臣紛紛表示讚同。

裴寂正色道:

“臣的身體之中也帶著鮮卑母係的血脈,但對臣而言,自從周太祖之後,鮮卑人就已經和漢人……咳,唐人無異了。”

“鮮卑如今已經融入華夏之中,成為了唐人的一員。”

“鮮卑文明之中那些也曾經輝煌燦爛過的地方,如今也是咱們大唐留給華夏後代們珍貴的遺產。”

蕭瑀連連點頭,道:

“誰說不是呢?鮮卑以前是異族,自周太祖之後就是華夏的一部分。”

“華夏並非固步自封的文明,華夏從來都願意接納更多的新鮮血液,才能一步步從周朝開國時候的關中一隅之地擴展到如今據有整個遼闊天下。”

“像大清這些皇帝們的方式,臣可以非常肯定,將來這些女真人後裔必然還是和華夏人格格不入,除非能將他們徹底殺到害怕,不得不融入華夏為止。”

李淵連連點頭,感慨道:

“朕也看出來了,建州女真才是真正的非我族類,這樣的民族縱然能因緣際會強盛一時,但很快就會變成暮氣沉沉的王朝。”

“若是早些像大元那樣滅亡,或許還能算是做點貢獻。”

“但凡能撐過百年,對華夏聞言怕就是史無前例的浩劫了。”

李淵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很多地方或許比不上自己的兒子李世民,但該有的眼光他是一點也不缺少。

一個王朝今後的命運、風格和氣質,早在王朝開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強漢如此,盛唐亦如是!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乾隆皇帝心中想要效仿和追隨的對象,並非他的父親雍正,而是祖父康熙皇帝。】

【故而在剛剛登基的時候,乾隆皇帝以“寬仁”的口號治國,廢除了雍正時期許多被人所詬病的嚴厲政策,同時也給被自家父皇弄死的諸多叔父、伯父們恢複了該有的爵位和地位。】

【文字獄作為雍正時期最讓人聞風喪膽的迫害方式,自然也被乾隆束之高閣不再啟用。】

【由於文字獄在雍正後期已經脫離原本用來迫害漢文明的構想,成為了對滿、蒙、漢在內所有臣民無差彆攻擊的大殺器,故而乾隆的這一係列舉措獲得了所有臣民的稱讚。】

金幕之中,年輕的乾隆皇帝悠然坐在皇位上,麵帶笑容地看著一份份歌功頌德的奏折,嗬嗬直笑。

“皇考所作所為,還是太偏激了。”

一名頭戴皇後冠冕的女子站在乾隆皇帝身後,輕柔地給乾隆皇帝按著肩膀,笑道:

“陛下,您這麼說,老人家在天之靈聽到了可是會不高興的。”

【大清皇後,富察氏。】

乾隆嘿地一笑,道:

“有什麼不高興的?朕現在治下的大清,臣民安樂,國力富庶,比皇考在位的時候強多了!”

“他就算是活過來了,也得承認朕和皇祖的治國之道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

“嚴刑峻法這種法家的思想,根本就不適用於咱們大清這樣國土浩瀚遼闊的國家,還是要以儒家的寬仁之道治國,才能確保大清世世代代,永保江山!”

富察氏抿了抿嘴,微笑道:

“陛下當然是大清最出色的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那種,妾身對此深信不疑。”

乾隆皇帝的笑聲越發響亮了,他站了起來,攬住了富察氏的腰肢。

“皇後啊,朕過兩天就要下江南了,在這之前,朕好好的寵幸一下你……”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露出了笑容。

“弘曆這個小子,竟然不學親爹,學的是祖父,哈哈。”

康熙的語氣之中不難聽出,乾隆的做法讓他心情很好。

說著,康熙不忘看了一眼胤禛。

胤禛忙道:

“皇阿瑪乃是仁君,此為天下所共知。”

“弘曆若是能學到皇阿瑪的一些皮毛,兒臣非常欣慰。”

胤禛也是學聰明了,不會對康熙有任何忤逆。

八皇子胤禩見狀,低低地哼了一聲,一臉不屑。

康熙又看向一旁的弘曆,笑嗬嗬地開口:

“弘曆啊,你很不錯,朕很喜歡,哈哈。”

弘曆忙道:

“皇爺爺您一直以來都是孫臣心中最敬佩的人,孫臣追隨您的道路也是理所當然。”

康熙越發開心,撫著白須大笑了起來。

於是他頗為自得地發了一條彈幕。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爾等都看到了?這就是朕大清的優秀後代,都是以朕為榜樣的,一等一的仁君!】

短暫的沉默之後,立刻就是一大堆彈幕飄了出來。

【漢高祖劉邦:就乾隆這個好大喜功的樣子,能是一個仁君?朕怎麼就不信呢。】

【漢武帝劉徹:高祖皇帝說得太對了,朕也覺得乾隆的性格跟朕多少有些相似,他不可能成為一個仁君。】

【光武帝劉秀:朕也沒聽說過哪個仁君是接連發動四次戰爭,每次都慘敗還要接著打的仁君。】

【昭烈帝劉備:準噶爾三次平叛,再加上緬甸四次征討,一輩子打了七次戰爭的皇帝能叫仁君?】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彆說,玄燁說的笑話還是挺好笑的。】

【明太祖朱元璋:盤點視頻還沒結束就打了七次戰爭,這都能叫仁君,朕自稱仁君也沒啥毛病吧?】

康熙看著這一條條冷嘲熱諷的彈幕,好心情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秦始皇嬴政:老亭長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準噶爾全族都被乾隆屠滅了,怎麼也得死幾十上百萬人吧?這種能叫仁君,朕真的笑了。】

【漢高祖劉邦:@秦始皇嬴政,什麼老亭長,朕現在就是大漢皇帝,老贏你說話注意點。】

【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你這輩子都是朕治下一個小小亭長,哦,不對,現在你已經是大秦漢侯了,感動不?】

發完這條彈幕之後,秦始皇笑嗬嗬地看著大殿之中正襟危坐,一臉冷汗的劉季。

“漢侯啊,你看看在另外一條世界線之中,你有多威風啊。”

劉季:“……”

表情僵硬片刻,劉季正色道:

“始皇帝陛下,您肯定是誤會了。”

“微臣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從小就叫做劉季,和這個什麼漢高祖劉邦一個半兩錢的關係都沒有!”

秦始皇饒有興致地看著劉季:

“漢侯啊,這朝堂之中上上下下,全部都知道你就是劉邦。”

“你若是不信,朕可以回放一下之前的金幕視頻給你看看。”

劉季臉上的汗珠越來越多了,強笑一聲開口道:

“臣是大秦永遠的忠臣,絕對沒有任何背叛大秦的想法。”

“現在的生活對臣來說就是最好的生活了,臣謝謝陛下和大秦都還來不及呢,又怎麼可能背叛大秦和陛下呢?”

秦始皇哈哈大笑了起來,笑得劉季一陣陣頭皮發麻脖子發冷,總覺得自己的腦袋下一刻就要搬家。

劉季當然知道那個【漢高祖劉邦】就是自己!

那種說話的欠揍語氣,劉季再熟悉不過了。

但他不敢承認啊。

當著秦始皇的麵,承認自己是另外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

這不是純純活得不耐煩了麼。

秦始皇笑完之後,深深地看了一眼劉季,大有深意地開口:

“朕曾經聽說過一句話,時勢造英雄。”

“劉季啊,在曆史上你確實是一個創造了新王朝的大英雄,所以你才能坐在這裡和朕說話。”

“放心吧,大秦不會有任何人打你的主意,朕希望你這一支劉氏能世世代代,和大秦共存亡。”

劉季忙道:

“這也是臣的心願!”

對現在這個尚未當過皇帝,甚至都沒有正兒八經統領過一支軍隊的劉季來說,能安安分分地當一輩子的大秦侯爺,子孫後代甚至還有傳承下去很多代的希望,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秦始皇笑嗬嗬地將目光從劉季身上收回。

剛剛那番話,秦始皇還真不是開玩笑的。

他留著劉季和劉氏家族,就是希望作為將來曆代大秦皇帝的警醒。

若是大秦的皇帝們將來哪一天變得昏庸了,劉季和他的後代們就是一個行走的警示。

秦始皇心中突然一動,對著一旁的蒙毅問道:

“項羽呢?最近有他的消息麼。”

蒙毅忙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